第一百二十七 试点襄阳

屈原一怔,脸色惨白,惊恐的看着楚王。

自己犯了什么错?

楚王竟然要驱逐我?

屈原心中惊疑不定,种种想法全都冒了出来。

最后,屈原长拜道:“唯大王之命是从。”

熊槐点了点头,道:“老子云: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无胜有,静胜动,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楚国,大国也,内忧外患,寡人常患之,故欲行变法之事。然以吴子之能,变法期年,人亡政息,寡人忧之。”

“变法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今天下形势迥异,齐国灭燕一事,在诸国中率先走出一条与霸业截然不同的道路。虽然齐国失败了,但是却并不代表这条道路是错误的。”

“所以寡人担心,若是我楚国再次发生六十年前吴子一般的惨案,我楚国恐怕将有亡国之忧。”

“且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以寡人决定从易事着手,从小事开始。”

原本有些心凉的屈原,听到这里顿时热血沸腾。

楚王这话中的意思,是要再次开始变法了。

而且吸收了上次变法的失误,这一次是要步步为营。

屈原拜道:“愿为大王驱驰,万死不辞。”

熊槐微微颔首,道:

“寡人打算在楚国同时进行两种变革,其一是废除国野之别,但是野人有四种,除了楚国直属的野人以外,其次就数各地封君的野人居多,再次就是贵族收拢的野人,最后是数量不明的逃亡野人。”

“这次废除国野之别的对象,就是楚国直属野人以及逃亡的野人。”

说到这,熊槐顿了顿,道:“方才陈地的事情,给了寡人很大启发,这次的变法,并不是直接废除国野之别,而是采用征募制。”

“征募的对象就是楚国各地郡县的国人和野人,征募的具体事情就是修筑襄阳城。”

屈原闻言立即知道楚王让自己去修筑襄阳城的目的了。

楚国的变法,即将在襄阳城开始。

熊槐继续道:“根据陈地的教训,本次征募,不是让百姓自动汇聚到襄阳,而是直接在各地郡县设置征募官,征募年满二十的成年男子。”

屈原问道:“大王,征募官是由地方官兼任,亦或者由郢都直接派出。”

熊槐直接道:“当然是由郢都直接派遣,至于具体的人选,寡人决定从本次大战中立功的将士中挑选。”

“征募官的主要任务不同以往各地的征召,而是如同魏武卒一般征募,凡是年满十八,只要身体健全,无论国人还是野人,都可以参与征募。”

“襄阳建成之后,凡是参与此次筑城的人,都可以在襄阳获得百亩土地,并且在襄阳,不再划分国野之别。”

“而这第二个变革,就是分田,寡人决定在襄阳不再采用以前的集体耕种制,而是广开阡陌。将大块的王田,分成一块块小田,交由百姓耕种,并且全部采取国人的十一税制。”

“变革内容只有这两项,仅限襄阳一地,具体事由全部交给贤卿负责,寡人只负责提供支援,要人给人,要粮给粮。”

“襄阳成功之后,贤卿就回来,开始全面主持楚国的改革活动!”

屈原了然,襄阳城就是变法的一个实验点。

而且这一次征募的都是楚国直属的百姓,并没有直接针对贵族封君,受到的抵制肯定不会如上次一般。

屈原俯首道:“微臣领命。”

熊槐说完襄阳的问题后,再次想到另一个关于人的问题,也就是楚国地多人少的问题,接着对屈原道:“贤卿,先前你曾对寡人说,楚国不缺地,缺的是人,寡人深以为然,夫欲成大事,必以人为本,楚国地多人少,寡人决定增加人口,在楚国鼓励生育,不知贤卿有什么建议。”

屈原想了想,道:“大王,增加人口,有两种办法,一种方法是从其他国家获取人口,另一种方法就是大王所说的鼓励生育。”

熊槐问道:“如何从他国获取人口?”

屈原答道:“回大王,有两种途径,其一是战争,通过战争掠夺他国人口,其二则是吸引他国百姓来投。”

熊槐摇了摇头,楚国现在的情况,吸引百姓来投,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至于战争···

熊槐猛然想起一件事,那就是楚国新占的齐国淮北地,这是未来打算放弃的地盘。

土地虽然不能打包带走,但是淮北的百姓可以啊!

想到这,熊槐呵呵一笑。

或许以后打战,军队还需要附带一个任务,尽量掠夺当地的人口。

战争的事情暂时放下。

熊槐接着问道:“那么如何鼓励生育?”

熊槐所知的后世办法,有直接发钱奖励的,也有直接送房子的,也有政府抚养的,也有减税,还有荣誉奖励的。

熊槐直接无视前三条。

现在还是两千多年前,楚国穷得很,百姓能一日三餐就是很大的进步,还不能如此奢侈。

若是楚国与秦国一般,倒是可以赐爵,可惜楚国不是秦国。

屈原想了想道:“大王,鼓励生育也有三种途径,其一是奖,其二是罚,其三是鼓励婚配降低成婚年龄。”

“如何奖?如何罚?如何鼓励婚配?”熊槐问道。

至于降低成婚年龄的事情,熊槐直接无视。

为了适应战争的人口需要,在成婚年龄一降再降的现在,平民家中的女子,已经从周礼最晚的二十三周岁降至最晚十五周岁,再降下去,那就是最晚十三周岁。

最晚十三,那么正常的成婚年龄,已经不人道了。

屈原思考了一下,道:“大王,奖励最直接的就是越王勾践的方法,对生育的家庭赐予奖励,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人口较少的国家,以楚国之大,这一方法难以施行。”

“我们楚国若是鼓励生育,则可以进行免除徭役和减税。一对夫妇生育三人,则可以免除全家徭役,生育四人,则可以降低税收。”

“若是大王担心劳役以及税收减少,可以借鉴秦国的方法,对所有家中超过两位成年男丁的家庭增加一倍税赋,促使百姓进行分家,这些新分出的家庭,依然采用正常税赋,则可避免税赋的流失。”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书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五百一十八章 杀戮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动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败而归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百八十五章 庄蹻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越之议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来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齐赵结盟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满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阴相见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四百六十三章 广招胡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决战 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一百三十四章 吓晕太府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连雨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九十一章 韩军败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书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五百一十八章 杀戮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动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败而归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百八十五章 庄蹻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越之议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来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齐赵结盟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满城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阴相见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四百六十三章 广招胡人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决战 三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一百三十四章 吓晕太府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连雨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九十一章 韩军败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子鼠之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