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

楚王拒绝了!

景鲤眼中闪过一丝迷茫和不解。

司空昭鱼虽然年事已高,可也是三朝元老,而且还做过多年令尹,更有将令尹让贤的美名,德高望重,这就是太子太傅最好的人选。

可楚王竟然拒而不用。

景鲤心中有些失落,尊崇昭鱼的计划失败,虽然楚王重用昭鱼的意向还不明显,但是昭鱼对自己的威胁更加大了数分。

自己的能力和威望,可是远远比不上前令尹昭***本压制不住昭鱼。

可是如果昭鱼不行,那么楚国还有其他的大贤吗?

景鲤首先将身为令尹自己排除在外,然后又将楚国掌握军权的昭雎景翠排除掉,接着变法派屈原唐昧也排除掉,剩下的人已然不多。

而后景鲤灵光一闪,道:“大王,刺史令陈轸见多识广,可为太子之助。”

陈轸?

这可是寡人的重臣,而且还负责各国的情报,怎么可以让给太子呢?

熊槐依旧摇头道:“刺史令公务繁多,恐怕没有时间帮助太子。”

又被否决了。

接着景鲤再次提及朝中几位重臣,但是熊槐一一进行否定。

最后,景鲤长拜道:“臣愚钝,不知大王有何人选?”

见景鲤将问题推回自己身上,熊槐仔细思索了片刻,道:“令尹,依寡人之见,我们楚国挑选太子之师,为何总是拘泥于楚国之内,为何不将目光放在楚国之外。天下大贤众多,我们何不外聘一位大贤作为太子之师。”

外聘?

景鲤一惊。

楚王原来是打算求贤,虽然自己官至令尹,已经升无可升,就算有大贤来楚,也威胁不到自己的地位。

但楚国贵族这么多,哪里还有其他人的位置。

公孙衍和陈轸都是天下名士,尚且一个充当楚王亲卫将领,一个充当乐师首领,至于其他人···

但是楚王的话也不能直接反驳,只能迂回。

景鲤仔细思索这些年楚国流落在外的天下名士。

想到这,景鲤道:“大王,不知庄子如何?”

庄子!

熊槐点点头,庄子虽然与太子有矛盾,但是若是太子拜庄子为师,倒是可以显示楚国的胸襟,而且庄子出世那一套,如是让太子去修仙什么的,貌似也不错。

但只有一点,那就是庄子会同意吗?

熊槐问道:“庄子之贤,这是先王就认可的,但是先王都请不来庄子,寡人能请他来做太子之师吗?”

景鲤一叹,庄子身为公族,才学地位都够了,但是不愿意归国,这的确是个大麻烦。如果庄子不来,那么···

许行的名字已从脑海中冒出来,然后立即就被景鲤否决,这人名气虽大,奈何是一个祸害。排除许行后,景鲤想起在稷下学宫的环渊,这也是楚国道家学派的人,就是在楚国的地位低了一些,但是有了稷下学宫先生的身份,齐国上大夫的地位,做太子之师也足够了。

景鲤道:“大王可以一试,若是庄子不同意,那么请大王派人去稷下学宫,请环子归国担任太子之师。”

“环子。”熊槐点点头,这也是一个名人,关键是此人在楚国根基薄弱,做太子之师很合适。

熊槐同意道:“好,就依令尹之言,遣使前往齐宋两国拜访庄子和环子,邀请他们归楚。”

“臣领命。”

景鲤走后,熊槐向李秋问道:“太子现在可曾入宫?”

李秋摇头道:“今日还未有太子入宫的消息。敢问大王,是否传召太子。”

熊槐摇了摇头,现在太子还未入宫,那么肯定就是还未起来。

“算了,不必了。”熊槐心中不喜,道:“拿一张帛书来。”

“唯。”

李秋将帛书铺在案上后,熊槐拿起笔,在帛布上写下一个大大的“静”字,然后对李秋道:“将这份帛布赐予太子。”

“唯。”李秋顿了顿,问道:“大王,可有要嘱咐太子的吗?”

熊槐摇了摇头。

送一个这么明显的静字给太子,应该也足够了,希望太子能安安静静本本分分,不要在楚国静极思动乱插手吧。

南后正在梳妆时,从楚王身边得到消息。

今日楚王与令尹为太子寻找了一位老师,而且还赐给太子一个静字。

“一个静字!”一脸容光焕发的南后,一对细眉紧促,思索楚王的字中的深意。

跟随楚王二十年,南后发现楚王越来越难以理解了。

之前楚王喜怒流露于外,容易冲动,但在这段日子来,楚王越发深沉,他的心思也越来越难猜了。

尤其是这一次,竟然什么话也没有,仅仅只是赐下一个字,这究竟是何意?

南后这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双眼一片茫然,这是勉励太子还是劝诫太子亦或者是告诫太子。

一时间想不透楚王的意思,南后叹了一口气,道:“请太子和上官大夫入宫。”

不久后,精神奕奕神清气爽的太子横来到宫中一处花园,此时南后和上官大夫已经在花园中。

“拜见母后。”太子横行礼道。

“免礼。”南后笑道。

太子横起身后,上官大夫行礼道:“臣拜见太子。”

太子横点了点头,道:“上大夫免礼。”

礼毕。

南后问道:“太子,本宫听说今日大王赏赐你一个字。”

太子横应道:“会母后,今日父王赏给儿臣一个静字。”

“太子可知大王之意。”南后看着太子问道。

太子横一愣,静字还不好理解吗!

于是自信满满的道:“儿臣知之,父王这是劝诫儿臣,不能再到处游猎了,要静下心来,开始辅佐父王处理国政了。”

南后看着上官大夫道:“不知上大夫以为如何?”

上官大夫拱手一礼道:“太子所言极是,我楚国崇尚道家学说,道家以老子为尊,老子曾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大王这是在劝诫太子,虚心少欲,凝神静气,以观天地大道,而治国之道,唯顺天应人而已,大王这是在传授太子为君之道在于清静无为啊。”

见南后与太子露出欣喜之色,上官大夫继续道:“太子者国之本也,清静者天地之正也,以国之本守天下之正,楚国其无忧矣,恭喜王后,恭喜太子,大王这是对太子给予厚望啊。”

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侧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计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九十一章 韩军败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八百五十七章 齐王崩中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五百八十二章 动摇心志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七百一十八章 广告与封神第九百八十九章 请罪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七百三十六章 赵王回都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赠之金印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将军赵雍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四十四章 病来山倒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厌诈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祸不单行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盟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
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侧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计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九十一章 韩军败退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八百五十七章 齐王崩中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五百八十二章 动摇心志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七百一十八章 广告与封神第九百八十九章 请罪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七百三十六章 赵王回都第一千两百八十五章 赠之金印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将军赵雍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四十四章 病来山倒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厌诈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祸不单行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盟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