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

见到楚王沉默,景鲤淡淡的道:“大王,封君们虽然在向大王表达不满,但是也仅仅只是上书询问,书简中的措辞,也没有出现口诛笔伐的尖锐之词,可见各地封君还是心向大王的,相信大王会公正处理此事。”

熊槐叹了口气,道:“那么就这样吧,明日上朝之时,正是各地公布襄成君一事的处理结果,另外襄成君之弟来到郢都后,第一时间送到宫中来,寡人直接宣布其继承襄成君之位。”

“唯。”景鲤应道。

看着景鲤离去的背影,熊槐摇了摇头。

自己这个楚王受到地方的封君的威胁,景鲤却让自己暂时向封君妥协。

诚然,这一次是王室理屈,应该让步。

但是让步之后呢?

如何找回场子,重新树立楚王的权威,景鲤却是一个字都没有提。

既没有短期计划,同样也没有长期计划,这就是景鲤已经被楚国数百年来的规矩所左右了。

只是如何对付这些有钱有人有军队的封君,熊槐自己也一时头大如斗。

直接削藩,那就是自寻死路,用武帝的推恩令,这同样也行不通,自己连封君领地内的寻常内政都无法干涉,更何况这种关于继承权的特大事件。

归根结底,还是这些封君权利太大。

熊槐叹了口气,内忧外患,短时间内这些封君根本无法解决。

这或许就是景鲤提都不提的原因吧。

相比这些封君,倒是郢都的这些朝中的贵族更加容易解决一些。

毕竟楚国传承这么多年,贵族多得是,在郢都的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个人,说不定都是没落的贵族后裔。

更何况这百余年来,楚国的势力范围从河水边缩退至淮水边,失去封地的封君,同样不少。

既有襄成君这样努力复兴的封君,也有潘君这样在郢都到处投机取巧的封君,还有不少渐渐没落的封君。

那些已经没落的封君,难道真的心甘情愿就这么慢慢没落吗?

如果真的心甘,这个时代就不会出现楚材秦用这种说法了。

在平民还没有实力打垮贵族之前,能打垮贵族也就只有贵族了。

“大王,刺史令求见。”

听到李秋的提示,熊槐收拢思绪,道:“传。”

陈轸进来后,熊槐问道:“贤卿,金君他们的事情可曾查明原因。”

潘君两人自杀,对襄成君一事已经有交代了,但是金君他们前来郢都的原因,却不能不查明白。

陈轸答道:“回大王,经过微臣初步查探,金君他们之所以特意赶到郢都,应该是和去年的大战损失太大有关。”

随着陈轸的叙说,熊槐倒是知道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也是削弱封君的一种方式。

如果封君的领地没人了,那么封君还会是封君么!

只是去年的那种机会太难得了,而且有了金君他们的遭遇,恐怕剩下的那些封君都有所警惕了。

想到这,熊槐叹道:“可惜了。”

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大多数封君的百姓都跑到楚王哪里了,恐怕现在封君全都来郢都逼宫了。

顿了顿,熊槐问道:“也就是说这一次金君的损失最大,所以金君的态度是最坚决的!”

陈轸点了点头。

熊槐想了想,向陈轸问道:“寡人记得金地之所以叫金地,乃是因为金地盛产恶金的缘故吧。”

陈轸答道:“回大王正是如此。”

宛城除了是楚国北面防备三晋的战略要地外,同时还是楚国最重要的冶铁基地。

究其原因,除了因为宛城附近拥有大量的铁矿外,还因为宛城靠近秦岭,拥有丰富的林木可以烧炭炼铁。

因为资源丰富的缘故,再加上战略位置重要,于是楚国多次加强宛城的防守,吴起入楚后,最先治理的地方,也是宛城。

为此,宛城成为了楚国人口极多的大城市,商业繁荣,手工业极其发达,尤其以冶铁业为最。

鄂君和金君的封地,都在宛城附近,两人虽是邻居,但是走的道路却是不同的,鄂君走的是商业道路,而金君走的就是手工业道路。

因此,金君领地支柱产业,就是需要消耗大量劳力的冶铁业。

金君手下除了经验丰富的铁匠外,剩下的就是负责挖矿的人。

身为金地的所有者,金地领地内所有的百姓都归金君统治。

为此,金君除了购买奴隶充当劳力外,还频频征召领地内的百姓,反正都是不花钱的。

结果这次金君抽调了领地内士卒前去支援楚王后,就出现意外了。

脑海中浮现金君的情况,熊槐暗叹,冶铁可是好东西啊。

想到这,熊槐对李秋道:“把先王珍藏在宫中的那把湛卢剑拿来。”

“唯。”

不久后,李秋就带着人捧着一把宝剑走了过来。

熊槐拔出剑来,露出一把通体漆黑如墨,黑不溜秋的剑。

这是越国铸剑师欧冶子所铸的第一把名动天下的宝剑,于湛卢山挖出神铁并在湛卢山铸成,故命名为湛卢剑。

用手轻轻抚过剑身,丝毫感觉不到此剑的凌厉,号称仁者之剑。就卖相而言,实在是不咋地,远远比不上历代楚王的佩剑太阿。

虽然传说中湛卢剑的出世之时,如何如何惊天地泣鬼神,而且欧冶子自己也说,湛卢剑是其毕生的追求。

但是熊槐把腰间的太阿剑拔出来后,这把有欧冶子连同干将两位铸剑大师共同为楚王打造的宝剑,威风凛凛寒光绽放的太阿,立即就将湛卢比下去了。

虽然大家都认为神剑自晦的湛卢要比太阿好,但是楚王都是佩戴太阿,而将湛卢收藏,连之后的秦始皇,都是把太阿当做随身的佩剑的。

这只说明一个问题,宝剑也是看脸的。

熊槐一只手拿着一把剑,再次比较了一番,还是太阿更加衬托威严一些。

而后,熊槐单手用力挥出湛卢。

“噗”的一声,身前的木案被斩成两段。

熊槐点点头,这剑外表虽然不咋地,但是也不愧是同时被越王吴王楚王认可的宝剑,同样锋利异常,不比自己经常使用的太阿差。

心中有了底,熊槐将太阿放回腰间,然后拿起湛卢,对陈轸道:“走,去铸剑坊,另,传令金君,让他去铸剑坊见寡人。”

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七百章 风波再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劝降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齐国图宋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侧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难第八十五章 会师丹汉第二百零三章 举兵伐齐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九百九十六章 驱逐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并施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核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齐赵结盟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战 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六百九十八章 群起围攻第三百章 会盟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袭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杀机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寿县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
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七百章 风波再起第五百四十九章 劝降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齐国图宋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如虎在侧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难第八十五章 会师丹汉第二百零三章 举兵伐齐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九百九十六章 驱逐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并施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核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齐赵结盟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战 上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六百九十八章 群起围攻第三百章 会盟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二百零八章 援手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袭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杀机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八百零七章 欲都寿县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