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

此时,见田离三言两语就将滕更辩得哑口无言,屈原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只是,他点头的原因不是因为田离的理论,而是田离很有辩论技巧。楚墨多游侠,秦墨多巧匠,齐墨多辩客,此言不虚。

就在屈原感叹间,他突然见台上田离认出他来了,见此,屈原立即点了点,然后拱手应道:“学宫之中,不敢称大贤,在下楚国屈平。”

另一边,田离见屈原承认,心中一喜。接着,田离又见随着他的呼喊,许多人听到楚国大贤屈子的名号,纷纷向这里涌来,心中的喜悦不由更盛了。

于是,田离笑着开口道:“屈子,关于五国伐楚之战,我齐国稷下学宫已经辩论的多日,但学宫诸子各有论断,互不相让,难以达成一致。我听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我齐国诸子辩论的虽多,得到的结论虽多,但是没有楚人的论证,终为不美。

而屈子乃是楚国大贤,博闻强记,精通辩论。是故,在下想请屈子上台一辩,共同探究楚国打败五国联军的真理,不知屈子意下如何。”

田离说话的声音十分洪亮,中气十足,似乎是担心屈原听不到一般。

其实他确实也是担心有人听不到,只不过担心的不是屈原,而是担心附近的其他辩论者听不到。

果然,随着田离悠扬洪亮的声音传出,瞬间便将附近的其他辩论者全都吸引了过来。

学宫诸子要跟楚国大贤屈原辩论,这的确是一个轰动的消息。

另一边,台下的屈原听着田离的话也是微微一怔,田离竟然要邀请他上台辩论···田离想以他为踏板更上一个台阶。

想着,屈原见周围的人全都两眼放光的看过来,并见远处的人也渐渐围过来,见此,他愣了愣后不禁微微一笑。

虽然他这次来学宫是来观望学宫风采的,但是,天下所有人来学宫,无论是来求学的,还是来学宫授徒的,都免不了要跟人辩论,这是学宫的风气。既然来到学宫,自然要入乡随俗,不可坠了楚人的威风,留下楚人胆怯的话柄。

而且,不巧的很,他刚刚对田离的说法也不认同,不仅不认同,更不能接受齐国换一个攻打的地点,就能轻易打败楚国的论断。

他这次来齐国,乃是奉王命前来与齐国结盟,为了与齐国结盟,那就必须要打掉齐国能轻易战胜楚国的侥幸之心,告诉齐人,无论齐国从什么地方攻打楚国,都会遭到楚国的迎头痛击。

想着,屈原拱手一礼:“能与先生共同论证真理,这也是平的的荣幸。”

说着,屈原便迈步向台上走去。

“屈子上台了!”

周围的人看着向台上走去的屈原,顿时发出一阵惊叹声。

各国来学宫参观的人不少,上台辩论的也不少,有的成功了,有的则失败了。但是,那些成功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各国的大名士大学者,是各国重臣招揽的门客。

至于各国重臣亲自上台辩论的,自从稷下学宫开宫以来,这还是头一位。

这楚国屈原名气虽大,《离骚》美文已经传到齐国,并被诸子争先传颂,学宫之中,无论是诸子还是学子,都不敢说在写诗歌上能比得上屈原的。可是当场辩论毕竟与写诗歌不同,而且,无论是屈原二十多年前写的《离骚》,还是几年前因楚国陈地大败而写的《招魂》,他们大都读过。

屈原的诗歌读起来感情细腻,一股浓郁的情怀会从他的诗歌中迎面扑来,但是,论文章的大气深邃,那屈原就差远了。

连写文章都不博大深远雄浑的人,当场辩论起来又怎能说得过时常上台辩论的人呢!

一时间,周围的诸子以及学子大都惋惜的看着屈原,而后又用炽热的目光看着台上的田离。

这一刻,不知有多少人恨不得以身代之,代替田离跟屈原辩论,然后在万众瞩目中辩得楚国大贤哑口无言低头臣服。然后告诉所有的齐人,我们虽然在战场上失败了,但是,我们却依然折服了楚人。

另一边,田离看着不紧不慢向台上走来的屈原,眼睛余光见越来越多的诸子以及学子向这里聚集过来,并感受到周围的炽热目光,心中大喜。

关于五国伐楚之战五国战败而归的论断,学宫中的诸子已经讨论许久了,其中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失败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分兵以及进攻了错误的方向。

而他将方向错误与墨家的不义非攻相结合,即迎合了齐人不愿承认齐国不是楚国对手的心理,同时也满足了楚人占据道义高处的需要。

这种情况下,屈原必然不会驳斥他的论断。而只要屈原认同他的论断,那屈原就只能在他划定的墨家理论中跟他辩论。

这样一来···一个墨家辩论大师跟一个非墨家学者辩论墨家真意,他实在想不出输的理由。

屈原乃楚国大贤,名声遍传天下,若是他能力压屈原,让屈原拜服,必能极大的振奋齐人的精神,让齐人从战败的沮丧中走出来。

如此大功,必能在学宫中获得巨大的声望,甚至还能让他给齐王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一举获得上大夫的厚禄。

想着,田离看向屈原的目光便越加友善了,连脸上的笑容也越发的灿烂了。

待屈原上台,田离拱手行礼道:“屈子,不知在下方才所言,屈子以为然否。”

田离话音一落,台下的诸子以及众学子全都好奇的向田离对面的屈原看去。

他们都知道这句话不好接,认可了田离的论断,那就是直接跳进田离的圈子,想要脱身跟本就不可能。

可是,如果不认可田离的论断,那就是承认五国伐楚是正义的事情,认同楚国吞并越国是不义之举。

虽然现在天下的局势,各国不是在打战,就是在去打战的路上,打战就跟吃饭一样,所有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但是,现在各国打战还是讲究师出有名的,就算没有道理,那也得强词夺理。

就跟宋王攻打大行王道仁义美名传天下的滕君,就跟楚国攻打越国一样,就算编也要编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好让自己占据道义的制高点。

若是现在屈原在这里承认楚国灭越是不义的,那么辩论的结果将会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事后天下人的口水也可以淹死屈原。

所以,此刻在场的人都很好奇,楚国的大贤屈原会怎么回答呢?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七百三十四张 探索发现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约决战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势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三百三十章 献策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计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粮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齐国伐魏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愿相滕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叶障目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内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陈举之死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宝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齐国灭亡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七百三十四张 探索发现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约决战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势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三百三十章 献策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计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粮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齐国伐魏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四百五十二章 赵王之问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愿相滕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叶障目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内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陈举之死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宝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齐国灭亡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