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齐国伐魏

楚国寿春。

熊槐得知宋王偃被齐王地剁成肉酱喂了狗后,沉默了许久,叹道:“宋王偃即位之初任用贤能大行王政,宋国由此扭转颓势,继而日渐强盛,与各国并称王。

等到宋王偃老迈昏聩,昏招频出,乱于内而仇于外,现在,宋王偃被齐王地葬于狗腹···真是该啊,活该。”

说着,熊槐感叹了一阵后,又开口问道:“贤卿,现在宋国那边的情况如何?”

邓陵光应道:“大王,因为宋王父的缘故,这次各国伐宋进展都十分顺利,如今齐国占据了宋国陶城商丘等千里富庶之地,而魏国则占据宋国西北部三百里地盘,而我楚国则占据淮北故地以及宋国蒙城等六百里地盘。

与此同时,魏国割三城于韩,以谢韩师,并割七城于赵,以谢赵师。

至于燕国,本来,齐国欲割河间三城于燕,但为燕王谢绝。

至于我们楚国这边···

之前,齐王见伐宋异常顺利,后见我楚国也出兵伐宋,便在征调薛滕等地军队西进宋国与我楚国争地。

因薛地距离近的缘故,齐军迅速占据了沛地丰地以及彭城,并在彭城留大军驻守。庞爰将军率军杀到彭城之时,齐军已经闭门坚守,因大王吩咐不能与齐军起冲突,是故庞爰将军并未攻击彭城,转而西取蒙城等宋地。”

熊槐微微一笑:“呵呵,齐王地的胃口太大了,他难道就不怕被噎死吗?

宋国最重要的三座城池,商丘、陶城、彭城,竟然全都被齐国占据了。

齐国占据陶城也就罢了,毕竟魏国式微,不敢与齐国争锋。

可是,齐王地竟然还敢与寡人争夺彭城,他真以为寡人老了吗?”

说着,熊槐沉吟了一下,目光向魏国方向扫了一眼,冷笑道:“各国伐宋,齐独得宋国商丘、陶城、彭城三地,寡人耻之。

传诏,立即以令尹为使,前往魏国游说魏王,就说瓜分宋国的事情,寡人很不满,寡人欲与魏国联合,重新瓜分宋国,事成之后,陶城等宋国北境归魏,而寡人取彭城、商丘。”

“唯。”

“传诏给司马,让司马从江汉那边再征召五万大军,寡人欲联合魏国与齐争宋。”

“唯。”

“传诏给广信君田文,让他派人联络魏国大臣,全力促成楚魏联盟,事成之后,寡人送他去魏国任相。还有,以宋王偃之死的事,大肆宣扬齐王地的残暴,再次散布齐国威胁论!”

“唯。”

诏令下达后,熊槐沉默了许久,然后返回后宫,再次安慰起宋夫人来。

不久后,太子横听说楚王因为彭城被齐国抢走一事大怒,甚至还当场下诏让令尹昭雎前往魏国会盟,打算与魏国瓜分宋国。

听闻此事,太子横叹道:“父王终究是老了,之前他曾屡屡告诫于我,主不可怒而兴师,但现在父王却自己犯了这样的错误。

如今魏国新得地三百里,正需要大军镇守宋地,而魏国元气未复,哪里还有大军能联合楚国与齐国相争。

而且,我楚国变法未曾,国中动荡,抽调十万大军已经比较勉强了,再抽调五万,这已经是极限了,就凭这区区十五万大军,如何能与齐国三十万大军争宋地。

父王糊涂啊,恐怕父王这次不仅不能给齐国一个教训,而且还会威严扫地,颜面大伤啊!”

说着,太子横又是摇头一叹。

另一边,广信君田文得到楚王的诏令后,却是精神一振,然后连忙安排门客前往魏国,欲全力促成楚魏联盟以伐齐国。

半月后。

昭雎抵达魏国,并受到魏国的热烈欢迎。

其后,昭雎说以楚国欲出兵二十万,与魏国联盟伐齐以分宋国事。

对此,魏国群臣瞬间分成两派。

一派以魏国疲弱为由,坚决反对与楚国联合出兵伐齐。

而另一边以亲楚大臣以及田文鼓动、游说、收买的大臣,则力劝魏王答应楚国,并联合赵韩,共同出兵,以剪除魏国东部的威胁。

两派在朝中相争,僵持不下。

而在朝廷之外,大梁城中,无数被齐国威胁论洗脑数年的说客策士,则一边倒的支持魏国联楚抗齐。

一时间,魏国大梁都闹得沸沸扬扬。

数日后,魏国大梁的动静便传到了齐国。

齐王地一听齐相周最禀报,说楚国打算联合魏国截取齐国的胜利果实,当即大怒。

“可恶,老贼实在可恶,那宋国可是寡人费劲千辛万苦才打下来的,是寡人连续出兵三次才打下来的,那老贼什么都没干,竟然就想要宋国,真是岂有此理。

之前寡人见老贼老迈,这才分了楚国六百里地,已经算是够给那老贼面子了。

不想,那老贼竟然如此贪心不足,欲壑难填。”

说着,齐王地愤怒的囔囔道:“如今寡人吞并了宋国,威望大涨,国中群臣百姓附从,万众一心。

而那老贼呢,变法急促,百姓茫然不知所处,贵族大臣恐惧不知所归,国家混乱成这个样子,竟然还敢与寡人为敌。

若不是寡人一直想着等那老贼老死,然后轻取楚国,不然,寡人早就对楚国下手了。

好,现在既然老贼欲与寡人一战,那寡人就与老贼大战一场。

寡人要让老贼明白,就跟被寡人喂了狗的宋老匹夫一眼,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既然已经老了,那就好好呆在宫中享福,别出来到处搞事,不然,迟早都要喂狗。”

周最一听,急忙劝道:“大王,不可,臣听说楚王一怒之下,已经再次从国中征调了五万大军,会合寿春的五万大军,加上在宋地的楚军,已经聚集了二十万大军。

我齐国在宋大军虽有三十万之众,但是其中大部分的军队都在镇守宋国各地,不能轻离。

而且,之前宋国内乱,大量宋国宗室子弟投奔楚国,而且楚宋关系一向和睦,臣担心只要我们与楚国在宋国境内决战,宋国必有反复。”

齐王地闻言,顿时皱了皱眉。

此时,周最又接着道:“还有,楚国正在联络魏国,魏国那边闹得沸沸扬扬。而且,楚魏两国都在传言,楚王欲送田文去魏国任相。

以田文对大王的仇恨,一旦田文担任魏相,那田文一定会发动魏国的力量联合楚国伐齐。

所以,依臣之见,我齐国当先伐魏,给魏国一个教训,逼迫魏国进一步臣服我齐国,然后让魏国出兵与我齐国一道,一同出兵与楚国决战。

如此,即能彰显大王的威德,又能破解楚魏联盟,还能重创楚军士气,轻易战胜楚国。”

齐王沉吟了一下,点头道:“善!”

当日,齐王地下诏,尽调北地防备燕国的军队南下,又从即墨等东部地区征召大军,共凑齐了十万大军,准备出兵伐魏。

齐国大臣陈举听说齐王地在齐国主力还在宋国的情况,还要大举征召军队伐魏,心忧之下,便进宫劝谏齐王地:

“大王,臣闻之,欲霸天下者,以德不以威。如今那魏国乃是我齐国盟友,楚国虽然在游说魏国,但魏国却并没有答应下来。

此时此刻,大王只需派出一个使者,就能说服魏国驱逐楚国使者。

只要魏国与楚国决裂,仅凭楚国一国之力,根本就不是我齐国的对手,到时,楚军见魏国援军已失,而自身又不是我齐国对手,自然就会退兵,并遣使来向大王求和。

这就是我不动一兵一卒,就能使楚魏两国屈服的办法。

大王又何必劳动百姓,攻击盟友,使邻国惧,背上残暴蛮横,不仁不义之名呢!”

齐王地一听,注视着陈举,嘴角里嘣出一个字:“滚!”

一月后,齐相周最率十万大军伐魏,魏国主力正在宋,无力与齐军争。

于是,魏国奉上了丰厚的礼物,礼送楚国令尹昭雎出境,并割十城于齐。

其后,齐王任命齐相周最为魏相,并从魏国征召了五万魏军,然后以魏相周最为将,率四十万齐魏联军伐楚。

楚将庞爰见齐魏联军势大,退走不战。

于是,齐魏联军轻取楚国淮北泗东泗西五百里地。而楚国刚刚从宋国夺取的六百里地,瞬间吐出了五百里。

此战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庙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之前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忧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绝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二百九十章 游说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议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愿相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时机已至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战 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百二十七 试点襄阳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县许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书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谋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八百五十七章 齐王崩中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国难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阴君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围一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九百四十四章 韩魏之间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
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庙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之前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忧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绝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二百九十章 游说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议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愿相滕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时机已至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六百一十二章 析邑攻防战 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百二十七 试点襄阳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县许行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书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谋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八百五十七章 齐王崩中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国难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阴君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围一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九百四十四章 韩魏之间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