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

十二月初。

“报···将军,探子来报,北面三十里处出现敌军踪迹,数十万五国联军正沿着鸿沟南下,而且鸿沟之上到处都是联军的运输船,联军以及运输延绵数十里,一望无际,整个鸿沟附近全都是五国联军的身影。”

“终于来了。”昭雎闻言不慌不忙,应道:“密切关注联军的动静。”

“诺。”

接着,昭雎带着诸将来到北面城墙,然后向北一望,却见北方有一股烟尘冲天而起。

不多久,便见一大波人浪出现在北面的视线尽头。

不多时,人潮靠近,齐魏两国的大军率先出现楚人的视线范围之中,接着,其他三国的旗帜也来到陈城不远处。

此时,北墙上的楚人,见到整个北方密密麻麻的全是五国的军队,人山人海,一眼望不见尽头,见此,所有人都露出沉重之色。

观望了一阵之后,昭雎向身侧的人吩咐道:“分别传令给东面的昭应将军,西面的黄君,南面的项君,告诉他们,敌军已至,让他们谨守城池,不可懈怠。”

“诺。”

“传令,全城警戒,从即可起,城中街道上,但有独自行动者格杀勿论。无令出城者,同样格杀勿论···”

“另,传令给颖水的沈将军让他封锁鸿沟,不可放敌军船只进入颖水,还有,让他控制颖水水道,阻止秦韩两国通过颖水运粮,并保证我军后路。”

“诺。”

三日后。

五国联军成功将陈城团团围住。

联军大营。

匡章做为联军主将坐在主位,其下,魏将公孙喜,秦将司马错,韩将暴鸢,宋将唐鞅分居左右,四人之后又坐着二十几个五国将领。

主位上,匡章看着济济一堂的五国将领,开口道:“诸位,在下知道,虽然你们中有人已经来打过好几次陈城了,但也有不少人还是第一次来,对陈城这个楚国北部重镇不熟,所以还需要提前进行说明。”

说着,匡章向公孙喜拱手道:“犀武将军,楚魏两国围绕陈城争夺多年,陈城也曾多年被魏国控制,魏国对陈城可谓知之甚详,还请将军大略的说一下陈城。”

“好。”公孙喜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秦韩两国那边,开口道:“诸位,陈城乃是昔日陈国的都城宛丘,陈国多次遭到楚国欺凌,甚至几度被楚国灭国,故而陈城很早以前就将城墙修的高大而坚固。

甚至,陈国为了修建陈城的城墙修得高大,还曾发生过极为严重的暴动。陈城城墙的高大与坚固,其可见一斑。

而后,我魏国与楚国争夺陈蔡之地的时候,两国都曾加固陈地城防。

所以,时至今日,陈城的坚固在各国中已然名列前茅。”

说着,公孙喜顿了顿,然后开口道:“攻打陈城,主要有三个难点,其一是陈城外数丈宽的护城河,护城河不仅宽,而且河水从鸿沟接引而来。鸿沟虽是我魏国修建的运河,但这一路走来,相比大家也知道了鸿沟水量并不少。所以,要想填平护城河,就要先截断水流,然后才能开始填土。

填平护城河之后,我们就将面临第二个难点,那就是陈城接近三丈高城墙。

而除了城墙之外,最麻烦的难点,就是颖水以及楚国的水师。

陈城背靠颖水,东临鸿沟,而楚国水师纵横江淮无敌手。所以楚国依靠水师之利,一直都牢牢的控制着颖水水道,为陈城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

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后援不断,这就是陈城难以攻取的地方。”

说到这,公孙喜迟疑了一下,深深的注视了秦韩两国将领一会儿,然后又看向宋国那边,开口道:“之前楚国能攻克陈城灭亡陈国,那时因为陈国粮食耗尽,这才兵败亡国。而我魏国之所以能攻克城池,那是因为在陈城之外击溃楚国主力,然后轻取陈城。

而眼下的陈城,楚军龟缩城中,颖水支援不断,故,要想攻克陈城,绝非一时之功,还望诸位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公孙喜说完,众人全都看向宋将唐鞅。

之前宋国还没有出兵,国中就出现乱象,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

众人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就是,陈城还没有攻下来,宋国那边就出现动乱,然后宋军提前撤退。如此,这将是对联军士气的沉重打击。

此时,宋将唐鞅见公孙喜半警告半预防的提前自己,而其他人也全都看了过来,立即保证道:“诸位放心,在下率军前来会盟之前,就已经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唐鞅立下保住之后,匡章立即开口道:“好,既然大家都有了长期围攻陈城的心理准备,那接下来咱们就议一议怎么攻打陈城,诸位···”

“等等!”

匡章话还未说完,便被司马错出言打断。

此时,司马错见众人全都看向他,这才拱手道:“章子将军,在下有一个疑问,陈城不仅易守难攻,而且还有楚相昭雎亲自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坚守,如此重城,我等为何要强攻呢。”

匡章刚刚被司马错打断话,心中本来就有所不快,此刻听到司马错质疑自己的方略,心中更是不喜。

但面对司马错这个秦国名将,他也只能强压这心中的不快,看着司马错问道:“不知将军有何高见?”

司马错闻言,笑道:“诸位,我等一路走来,已经看到楚国将陈城以北的城池全都放弃了。而且,这三天的探查,陈城周围的城池也都是空城,所有的楚军全都龟缩到陈城。

不仅如此,我秦国的探子来报,颖水以南的城池,其士卒也都调到了陈城,此刻正空虚异常。

楚国如此状况,我们为什么不采取避实击虚之策呢?”

说着,司马错笑了笑,意气风发的道:“依在下之见,我们五国联军有七十万之众,大可留下四十万军队在此围困陈城,牵制昭雎所部,然后分出三十万大军避开陈城,然后南下攻取楚国各地。

以颖水以南的情况,楚国必然难以挡住我们的攻势。到时,我们在南面攻城略地,只要攻克上蔡,然后围攻叶地方城,只要这两地一下,便可进逼宛城。

宛城乃是楚国心腹之地,只要联军出现在宛城,楚国必定震动,到时楚相昭雎必然无法稳坐陈城,而会南下救援。

届时,留在陈地的联军趁势追击,昭雎必然招架不住,那时,不仅陈城将会不攻而破,连整个淮北都将被我五国瓜分。

如此岂不是比我们五国联军强攻坚固的陈城好吗?”

司马错话音一落,韩将暴鸢立即大笑着附和道:“好计策,好计策,司马将军不愧是秦国名将···”

第七十八章 丹阳大营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离间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约宋国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议第五百七十五章 战争横财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主将人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战七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五十九章 犀首说楚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四百三十六章 内应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三百章 会盟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六百一十七章 声音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级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嘱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来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六国停火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九百四十四章 韩魏之间第二百九十二章 布局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齐赵结盟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群臣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七百三十五章 应变之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七百一十八章 广告与封神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绝第一千零四章 定计淮北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灭族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当其时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
第七十八章 丹阳大营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三百二十一章 离间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约宋国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荐)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议第五百七十五章 战争横财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主将人选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战七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五十九章 犀首说楚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四百三十六章 内应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三百章 会盟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六百一十七章 声音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级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嘱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来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六国停火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九百四十四章 韩魏之间第二百九十二章 布局第一千两百四十四章 齐赵结盟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群臣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七百三十五章 应变之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七百一十八章 广告与封神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绝第一千零四章 定计淮北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灭族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当其时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