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满朝恭贺

楚怀王最出名的事情是什么,哪怕是历史小白都知道,他最出名的事情有两件。

其一是疏远屈原,其二是听信张仪割地的谎言。

一想到张仪,前任的记忆立即冒了出来。

熊槐顿时懵了。

因为就在今天白天的时候,前任接见了从秦国来的使者张仪。

张仪是来送礼的。

商於之地六百里。

只要求楚国和齐国绝交。

而且前任已经很高兴的同意了,决定明天在朝会宣布自己的伟大胜利。

“这···”

哪怕只是历史业余专家,熊槐也知道这一件事。

这件事成就了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张仪,简直巧舌如簧,骗死人不偿命,纵横家美名百世流芳。

另一个就是楚怀王,简直智商不在线,成为愚蠢的代名词,千古留名。

熊槐唯一庆幸的是,前任还没有正式派出使者和齐国绝交。

一旦楚国和齐国绝交,那么楚国必然走上历史的车轮轨迹中。

如果这样,那么前任,不,是自己,必然会和历史中的楚怀王一样,成为遗臭万年的大傻帽。

这简直不能忍。

就在这一刻,熊槐下定决心,明天是死活不同意和齐国绝交的。

至于大诗人屈原。

熊槐一想到他,前任的记忆力立即冒出《离骚》。

这一首将楚怀王比作美人,然后移情别恋的诗,满满的都是基情。

熊槐最初学《离骚》的时候,心中就满怀对屈原和楚怀王两人不正当关系的猜测。

现在自己成了楚怀王,当然知道这只是瞎扯,前任和屈原可是清清白白的。

屈原和前任的关系现在并不重要,重要是另一件事情,那就是《离骚》已经写出来了。

“···”熊槐无言。

熊槐承认《离骚》写的很好。

但是令熊槐崩溃的是,这部瑰宝级别的诗,在成就屈原爱国诗人的同时,还将楚怀王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楚怀王听信谗言,识人不明,不会用人的铁证。

前任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将屈原从左徒的位置上,贬成了三闾大夫。

但是,问题是光是贬谪了屈原没有用啊。

《离骚》这么优秀的史诗巨作,已经流传大江南北,传遍各国了。

这让熊槐想起自己那个时代,以后很红的歌,那首老板带着小姨子跑了的歌。

现在熊槐感觉自己就成了歌中的那个王八蛋,而且估摸着要一直传唱到宇宙末日那一刻。

怎么办?

熊槐茫然。

在屈原没有写出来之前,熊槐还有办法补救,但是现在屈原已经把诗写出来,那么该怎么把《离骚》收回去呢?

难道要焚《离骚》坑屈原?

熊槐冥思苦想,却没有任何办法。

或许因为太过劳累的缘故,就在熊槐思索间,竟然不知不觉的昏睡过去。

“大王,令尹昭阳以及诸位大臣已经等候多时,请问大王今日是否前去议事。”

熊槐睁开眼睛,迷迷糊糊间被叫醒,一眼望见昨夜风流无数的郑袖,得到前任的记忆,顿时感觉郑袖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过往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顿时看呆了。

察觉到熊槐的异样,郑袖妩媚的一笑,楚王后宫佳丽无数,但真正得宠的,只有她一人。

如今楚王寡人有疾,她自然要满足楚王,想到这,郑袖开口对外面的宦官道:“大王有恙,今日不朝,明日再议。”

这种事郑袖已经不是第一遇到,说的极为顺口。

“慢。”熊槐突然开口,此时他已经记起今天即将要商议的主题,那就是跟齐国绝交和秦国结盟的问题,这件事可是楚国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他千古名气的大事,熊槐一刻也不想拖。

通盘楚怀王一生,除了误信张仪,以及驱逐屈原这两件事,其他的问题都不大。

只要他自己不作死,送上门让秦国绑架,基本上富贵一生。

作为后来者,熊槐可是有追求的人,即便是做不了楚始皇,那也不要遗臭万年。

想到这里,熊槐大声对外面的人道:

“请令尹以及诸位大臣稍候,寡人随后就来。”

“唯。”门外的宦官应到,随后一阵脚步声,由近及远,有大变小,消失在远处。

郑袖见楚王当场打脸,也不反驳或者撒娇,反而立即起身向外唤道:“来人,速速伺候大王更衣。”

这就是郑袖的争宠手段,那就是绝不违背楚王的意志,哪怕楚王抛弃她,移情别恋宠爱另一个女子,她也从不在明面上违背楚王。

昔日,魏国送给楚王一个绝世佳人,楚王喜欢的不得了,对魏女的宠爱程度超过了郑袖,结果郑袖表面上不生气不争宠,对魏女的照顾,面面俱到,对她比对自己还好,成功的在楚王和魏女那里树立起形象。

结果等楚王和魏女放下戒心,她利用楚王和魏女的信任,仅凭一句话,不仅成功夺回楚王的宠爱,还把魏女的鼻子削掉。

在郑袖的服侍下,熊槐穿好衣服,在数位宦官的引路下,来到议事的大殿,以令尹昭阳为首的楚国重臣,已经在大殿中等候多时。

大殿恢弘而大气,熊槐根据记忆,走到大殿的正上方,跪坐下。

“拜见大王。”众人行礼道。

“免礼。”

“谢大王。”

等大臣们全都跪坐好,熊槐直接抛出今天的主要议题,“众位爱卿,昨日秦国使者张仪来访,愿意以商於之地六百里,换取我们楚国与齐国绝交,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虽然熊槐心中有一万个不答应,但是这件事作为当前楚国最重要的大事,还是要拿出来和群臣商议,不能自己一言而决。

另外即便是有前任的记忆,熊槐也想把这问题抛出来,看看楚国的大臣们究竟是怎么想的,试探一下楚国群臣的水准,究竟有多少人目光长远。

听到楚王的问题,以昭阳为首的大臣,对视一眼,全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了然。

其实在张仪面见楚王之前,已经将楚国的重臣们疏通不少,对症下药,将他们说服。同时,昨日张仪以六百里地,以及赠送秦国美人给楚王做妾的代价,换来楚王的龙颜大悦的消息,也在张仪离开楚宫后传遍郢都。

既然楚王有意,而且大家都不反对,那就这样吧。

然后,殿中的大臣整齐的直起身体,向楚王一拜,齐声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损分毫,而获得商於之地六百里。为大王贺,为楚国贺。”

熊槐被大家如同排练好整齐一致的动作和声音吓了一跳,见大伙全都同意与齐国绝交,投入秦国的怀抱,顿时心中充满沮丧。

自从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日渐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中的超级大国。

为了限制日益强大的秦国,五年前,在公孙衍的周旋下,六国合纵,一同进攻秦国,企图削弱秦国,结果秦国兵出函谷关,以少击多,大败合纵联军。

那一次的联军总指挥,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前任,害的楚国在各国面前丢尽颜面。

而另一个史上牛逼哄哄的赵武灵王,也是在一战以后,痛定思痛,认为赵国和秦国差距太大,赵王的王号名不副实,只会招人笑柄,于是把自己赵王的名号去了,回到赵君的位置。

昔日六国伐秦都失败了,即使有六国不团结的缘故,但是秦国的强大,也是可见一斑,已经远远不是一个国家能对抗的了。

熊槐心中哀悼,自己的臣子尽然一个有点眼光的都没有,难怪历史上前任以及诺大的一个楚国,居然会被一个张仪所骗。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十九章 断体不生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荐)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庸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国会盟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阴君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越之议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水军歪楼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计第四百六十三章 广招胡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杀人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应 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来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将军赵雍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达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三十九章 断体不生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荐)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庸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国会盟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阴君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越之议第一千两百五十八章 水军歪楼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计第四百六十三章 广招胡人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杀人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应 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来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将军赵雍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达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