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欺诈

郢都。

熊槐对赵使王贲的到来,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与礼遇,在楚国的遭到各国围攻的时候,赵国前来楚国商议楚赵两国联姻的婚事,这无疑是对楚国极大的支持。

最起码,熊槐还可以告诉自信满满的告诉国中父老,楚国还没有被天下各国孤立,楚国还是有盟友的。

于是,熊槐接见了王贲后,当即做出回应,派三闾大夫屈署为使者,护送昭滑之女前往赵国与公子章成婚,并让屈署做为自己的使者前去邯郸主持公子子青的婚礼。

屈署走后没多久,齐魏两国会盟的消息传来。

“陈卿,消息属实吗?齐王与魏王真的在阿地不欢而散了?”熊槐听到这个消息,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秦楚两国和谈,楚赵两国联姻,齐魏两国闹矛盾,韩宋两国内部不稳。

这一系列的消息,似乎都在表明连横同盟解散在即,楚国将再一次取得保卫战的胜利。

此时,台下的陈轸闻言,拱手道:“大王,这消息应该假不了,齐魏两国因为齐国援助赵国的问题,而闹出矛盾,并在秦国的问题上无法取得一致意见,所以,齐魏会盟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魏王没有同齐王盟誓就离开了阿地。

此外,我们从齐魏两国内应哪里得到的消息,都显示齐魏两国的会盟,直到最后也没有取得谅解。”

熊槐笑着点了点头:“好,好,好,齐魏两国闹矛盾,这对我们与秦国的和谈是一个极好的好消息。

传讯给左尹,让他加快与秦国的会谈的进度,尽快达成和谈。最好,让秦国与我们结盟。”

“唯。”

另一边。

秦国咸阳,甘茂得到齐魏两国不欢而散的不由大吃一惊,正惊讶间,门客冯喜前来禀报道:“丞相,魏国使者翟章来访。”

甘茂一怔,立即应道:“请。”

“诺。”

···

翌日。

秦王荡看着前来汇报的甘茂,诧异的道:“丞相,寡人听说本来态度已经有所软化的昭常,今天态度再次坚决起来了。”

甘茂点头道:“大王明鉴,之前我们的会谈,已经大致决定楚国割汉中一半给我秦国,但是,昭常却坚决不同意楚国放弃巴充两国的要求,而是打算派出一位公子来秦国做人质。

本来,随着我秦国这段时间的施压,昭常的态度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坚决了,但是,昨天齐魏两国不欢而散的消息传来后,昭常态度再次变得坚决起来,而且,今天的会谈,昭常连人质的事情也不提了。”

秦王荡叹道:“看来楚赵两国联姻还有齐魏两国闹矛盾的事情,给了楚国很大的信心啊。”

说着,秦王荡迟疑道:“丞相,如今局势不断的向有利于楚国的方向倾斜,你说我秦国是不是现在尽快与楚国达成和谈,免得齐魏两国退兵之后,我秦国连半个汉中也拿不到。”

“这···”甘茂没有回答,而是露出一丝顾虑。

秦王荡见此,便知道甘茂也有意与楚国和谈,只是似乎是因为没有拿到想要的东西,而心有不甘。

见此,秦王荡长长一叹,就欲开口同意间,一个侍者在外禀报道:“大王,魏国使者翟章求见。”

“翟章,他来干什么?”秦王荡心中冒出一缕疑惑,应道:“请魏使进来。”

“唯。”

不久,秦王荡看着匆匆而来的翟章,好奇的问道:“贵使何来?”

翟章闻言看了看秦王荡,又看了看一旁的甘茂,心中一松,拱手道:“大王,臣奉寡君之命,特来请求大王能够下令,让陈城外的秦军能全力攻打陈城。”

秦王荡一怔,莫名其妙的看着翟章。

他都打算接受楚国的条件与楚国讲和了,结果现在魏王却让他全力攻打陈城。

凭什么,难道就凭魏王的一句话吗?

“贵使,魏王如此要求,这算是在威胁恐吓寡人呢?”

“不,绝不是威胁与恐吓。”翟章见秦王荡误会自己的意思,立即解释道:“寡君的意思是,若是这次大王能帮助魏国攻下陈城,那么下次攻打楚国,魏国将为秦国羽翼,直扑楚国宛叶方城,策应秦国攻打楚国的行动。

而且,事成之后,敝国将不取楚国汉北一寸土地。”

秦王荡闻言,莫名想起陈城外的秦军来,冷笑道:“不取一寸土地,寡人凭什么相信魏王。”

“就凭寡君能说动韩王,让韩王提前将秦国的报酬,焦地以东七城割让给秦国。”

秦王荡一怔。

说动韩王提前割地!

怕不是打算逼迫韩王吧。

逼迫韩王···这···微微逼迫韩王,这无疑是向秦韩两国,魏国在秦韩两国之间站在秦国这边,魏国如此做为,韩国必然疏远魏国,并再次倒向秦国。

这是用整个韩国来作保啊。

虽然魏国这么做并没有什么实际损失,只是苦了韩国,但是,魏国能如此做,足以见其诚意。

而且,秦国为什么要跟楚国讲和,不就是因为韩国吗,现在韩国失而复得,秦国还有必要与楚国议和吗?

秦王荡愣了愣,接着清了清喉咙,诧异的问道:“不知齐王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

“不。”翟章摇头道:“这只是敝国的意思。而且,如果大王能答应敝国,那寡君的意思是,下次伐楚之战,将由秦韩魏三国攻打汉北,至于齐国,则让齐宋两国自决。”

秦王荡闻言一惊,连忙与甘茂对视了一眼。而后见甘茂瞟了一眼翟章,微微颔首,应道:“魏王的意思寡人已经知道了,不过这事重大,寡人轻易不能决断,还请先生给寡人一些时间。”

“臣明白,愿敬候大王佳音。”

翟章离去后,秦王荡急忙向甘茂问道:“丞相,你说魏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甘茂立即应道:“大王,如果臣所料没错的话,应该是赵王即将灭亡中山,而齐燕两国出兵援助赵国的事情,给了魏王极大的压力。”

“赵国?”

“正是如此。”甘茂点头道:“大王,众所周知,赵主父之前的数代赵王,一直都在打卫国的主意,以致赵魏两国频频发生战事,甚至连邯郸也遭到魏国多次围困。直到赵主父即位后,才将注意力转移到北面,才缓和了与魏国的矛盾。

如今魏国在北面已经解决了胡人的问题,西面与我秦国隔河对持,东面与齐燕两国交好,更重要是,无论是我秦国还是齐国,实力都在赵国之上,哪怕赵国吞并了中山国,也依然是如此,所以,赵国接下来的目标,就十有八九是南面,确切的是河水之南的卫国。

赵国只要攻打卫国,便可以突破河水的封锁,将触手伸到河南甚至淮泗地区。所以,赵国攻打卫国的好吃,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说是巨大的。”

说着,甘茂咽了一口口水,然后接着道:“正是因为赵国对卫国的威胁,所以魏国才迫切的需要击败楚国,不仅需要从楚国身上获得淮北之地壮大自己,更是为了解除楚国对魏国的严重威胁。

否则,等赵国解决了中山国,而楚国也没有遭到削弱,那么楚赵联合,楚国顺着鸿沟攻击魏国大梁,赵国渡河攻打卫国,齐国在一旁观望,甚至加入赵国中,也分一杯羹。如此,这对魏国绝对是灾难。”

说着,甘茂拱手道:“大王,臣想来,或者正是因为魏国上下也看到这种对魏国的极为不利的局势,所以魏国才会不惜一切代价攻打楚国,并疏远齐国向我秦国靠拢。”

秦王荡仔细思索了一番,甘茂所言的确极有道理。

这两年来,齐赵两国越走越近,齐国为了赵国还特意放弃了中山国,赵国投桃报李,也给了齐国极为丰厚的报酬。

现在,赵国攻打灵寿,又再次将齐军请了过去。

与此同时,随着魏国的实力不断恢复,齐魏两国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了。

如是种种,即便是秦王荡自己处在魏王的位置上,也不得不担心,齐赵两国会对魏国不利。

想着,秦王荡看向甘茂问道:“不知丞相对魏国之请是何意思?”

甘茂沉吟了一下,看着秦王荡缓缓道:“大王,臣的意思是,答应魏国,先联合五国破陈城,然后让魏韩两国夺取楚国颖水汝水的淮北地,然后秦魏韩三国围攻汉北,一旦事成,则我秦国与韩国共分汉北。

如此,我秦国即可削弱极大的楚国,又可与韩魏组建同盟,并拉拢楚赵两国以对付齐宋联盟,还可夺取楚国汉中上庸汉北等一大批的土地。

这种既能既能壮大自己,又能获取霸主地位的策略,远比放过楚国,组建秦楚韩三国同盟对抗齐魏赵宋四国的策略好。”

秦王荡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与楚国结盟,秦国所获不过是区区半个汉中,而与魏国联盟,那秦国所获的就不仅仅只是半个汉中。

秦王荡一想到楚国的汉中上庸邓宛等地将全部落入秦国之手,心中的贪婪顿时涌上脑海。

只要获取了这些地盘,尤其汉北这块膏腴之地以及战略要地,那他的功业将超过秦国之前的所有先王,即便是扩地千里的穆公以及灭亡巴蜀的先王,也无法与他相比。

想着,秦王荡全身一热,咽下一大口口水,点头道:“好,按照丞相的意思办。”

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举大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一百二十七 试点襄阳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九十一章 韩军败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六百八十章 为人软弱公子稷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战 上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战第七百一十六章 实验基地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动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使入楚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杀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会之变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约宋国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凤汇聚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六百五十章 连环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六国停火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国宗室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两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杀机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访齐联越第九百零六章 招祸避祸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
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举大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一百二十七 试点襄阳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九十一章 韩军败退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六百八十章 为人软弱公子稷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战 上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战第七百一十六章 实验基地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动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使入楚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杀人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会之变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约宋国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凤汇聚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六百五十章 连环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六国停火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国宗室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两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杀机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二十四章 访齐联越第九百零六章 招祸避祸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