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

次日一大早,楚军便在郧关之外列阵叫战,一时间,郧关外杀声震天而起。

郧关中。

秦国上庸郡守宋墨看着关外的楚军,脸上一阵沉重道:“蜀地叛乱,汉中上庸人心思乱,楚国趁机来伐,肯定是想趁机夺回上庸。”

说着,宋墨大致看了一眼关外的楚军人数,迟疑道:“本将不怀疑楚人想要夺取上庸的决心,但是区区三万人,就想攻克我一万大军防守的关邑,这根本不可能。若是本将没有预料错,关外的三万楚军必然是疑兵,真正前来攻打上庸的楚军,定然还在他处,准备伺机偷袭。”

郧关守将韩攸若有所思的道:“将军是说楚军打算偷袭上庸城?”

“不错。”宋墨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关外的楚军笑道:“从楚国前往上庸的道路只有三条路,最好走的道路自然走郧关。但是,如今郧关在我秦国手中,此路不通。剩下的两条路,其一是走水路,楚国水师厉害,现在又吞并了越国水师,在水上交战,恐怕天下各国没有哪国是楚国的对手。

而我秦国水师全在江州,而且还没有经历过战事,故本将肯定,楚军一定会欺我上庸没有水师,而派出水师走水路,然后直扑汉水之畔的上庸城。”

说到这,宋墨看着关外楚军不屑的一笑:“楚军想要重现昔日楚国灭庸国的旧事,这简直是痴人说梦,如今本将在上庸城安排了守军,又在水路上设置障碍以阻塞通道,并且还在仞山通道布下了一千精兵防守。

而且,上庸境内的那几波山贼,早已被我派人严密监视起来,他们不出山也就罢了,只要出山搞事,那就别想再退回山中。”

说着,宋墨眼神冷冷的道:

“如此,上庸,可谓万无一失。别说三万楚军,就是十万楚军,也休想攻入上庸。而且,本将已经向咸阳请求援军,等援军到来,我上庸便有数万大军防守,那时,就算楚军有三十万之众,有能奈我何。”

“将军英明!”韩攸闻言立即拱手赞道。

宋墨得意的一笑,然后摆了摆手道:“如今上庸各地民心不稳,本将还要回上庸城坐镇,这里就交给将军了,请将军谨记,无论如何,不要出关迎敌。等国尉司马错平定蜀乱,楚军自然就会撤走。”

宋墨嘱托完,便带着手下的护卫离开郧关,往上庸城而去。

关外。

楚军在外叫战一日,却见秦军没有半点搭理的意思,一直呆在关城中一动不动。

日落时分,昭雎站在郧关之外,看着不远处耸立的郧关,冷冷的笑道:“看来秦军是不打算出关交战了。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强攻了。”

“传令,明日起开始打造攻城武器,准备强攻郧关。”

“诺。”

接下来两日,楚军便在郧关外打造器械,而秦军只在城墙上默默的看着楚军垒起高台,看着楚军士卒到处伐木打造器械,只待楚军准备就绪,然后强攻郧关。

第三日。

上庸各地的消息汇集在昭雎手上。

“郧关有一万秦军,上庸有两千秦军,其余四县都有一千秦军驻守。水路被阻塞,而且还有三千秦军防守,仞山小道也有一千秦军防守,看来秦军准备很充足!”

昭雎看着手中的情报,不屑的笑了笑,然后将情报仍在案上,转手拿起另一份情报。

“襄成君司马郑当,自上庸失守后,便退居山中,一直由上庸贵族资助到今日,才没有遭到秦军的围剿。如此看来,他也没有说谎。不过他终究只是襄成君之父留下的司马,前任襄成君惨遭毒手,谁知道他有没有怀恨在心呢?

不过,不管他是否依旧忠诚,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将成为本将攻取上庸的利剑。”

昭雎沉吟了一下,随后召来一名副将,递给他两面令牌道:“派人去房县附近,找到在山中潜伏襄成君司马,让他速来关外找我,本将有要事吩咐。还有,找到长利县附近原长利县尉,让他也来见我。”

“诺。”

“传令,立即派人回郢都,本将需要船只,请大王增派战船一百只,以威慑秦军。另,派人前往南面邓县,襄阳等地,向各县要求,将所有的船只全都集中起来,本将有用。”

“诺。”

接着,又想起秦军不知何时到来的援军,不仅皱起眉头。

“上庸的两万秦军到好对付,但是,出现这种事情,秦国一定会派援军来。所以,速度必须要快,得赶在秦军到来之前。”

想着,又吩咐道:“派人回武当县,找武当县尹,让他待本将在县中招募男丁,本将给他半月功夫,尽可能多的招募县中男丁,人越多越好。

告诉武当县尹,只要人数充足,此战之后,本将在大王面前为他请功。而且让武当县尹放心,这次不用招募男丁与秦军作战,让他放心派人来,只要来到郧关之外,每人每天赏钱十钱。

无论最后又多少人,半月后都派到本将军营。”

“诺。”

“传令下去,加快速度打造攻城器械,本将要尽快强攻郧关。”

“诺。”

就在上庸战事一触即发的时候,另一边,等庄蹻率领两万楚军来到前线时,楚国巫郡守司马翦已经率领巫郡守军夺回了枳邑,并且已经屯军与阳关之外,正在关外打造攻城器械。

楚军大营。

庄蹻带着一个巴人来到司马翦帐中。

“末将庄蹻,奉大王之命,率军前来支援将军。”

“在下巴犊拜见司马将军。”

司马翦见庄蹻行礼,立即笑道:“庄将军请起,在下早就得知大王派将军前来支援,这段时间一直等着将军到来。”

说着,在庄蹻起身后,又看着巴犊笑道:“巴犊将军,你我可是有十余年未见了,不知巴侯现在如何?”

昔日秦国突袭巴国,巴国不敌,巴王死国家灭,族人四散。数年后,巴王之弟见复国无望后前往楚国求援,熊槐为了打巴地的注意,便收留了巴王之弟,封其为巴侯。

因为巫郡的土地,还有黔中郡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楚国从巴国手中夺取的,境内还有大量的巴人。故,为了避免巴侯在巫郡与黔中郡搞事,熊槐便将巴侯让安置在郢都东部两百里外江水之畔的沙羡县,并将陆续逃到楚国巫郡的巴人也全都安置在沙羡县。

如此,逃到楚国的巴人便大都在沙羡县各处聚居,六年间,便汇聚了数万人。

而后因沙羡县巴人太多,为了方便管理,于是便另寻地方安置巴人···

此刻巴犊听到司马翦询问,难过的摇头道:“国家灭亡,复国无望,巴侯日夜忧叹,数年前便不幸薨了,现在的巴侯,乃是巴侯之子。”

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时机已至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战 三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十六章 心有怜惜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齐魏讲和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六百二十一章 诏令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君臣试探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九百零六章 招祸避祸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寿县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四百八十六章 异心同声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国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国宗室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动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二百零五章 仁义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悬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六十四章 魏国抉择
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时机已至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战 三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十六章 心有怜惜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齐魏讲和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六百二十一章 诏令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君臣试探 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九百零六章 招祸避祸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寿县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四百八十六章 异心同声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各国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国宗室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动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二百零五章 仁义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八百八十章 相位空悬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六十四章 魏国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