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

随着时间的缓缓流逝,就在楚国与北方五国局势越加紧张的时候,更北方传来一个惊天动地的大消息。

“大王,中山国急报,中山国都城灵寿被赵军围困两年后,被赵燕齐三国围攻一年多后,城中绝粮一月之后,于十几天前被三国联军攻克了。不仅如此,而且灵寿城破之后,连中山王都没逃出去,直接被赵军俘虏了。”

熊槐听到这个消息微微沉默了一下,这个消息即在预料之中,又有些出乎意料。

中山国这十几年来多次为燕赵两国所败,元气已失,而且赵主父兵围灵寿两年,展示出的不克灵寿誓不罢休的决心,再加上赵国有齐燕两国军队相助。

所以,在熊槐心中灵寿城必定会被赵军攻克,且中山国也会灭亡。

但是熊槐没想到的是,中山国的都城竟然只在赵军的围攻坚持了两年,而且连中山王都没逃出去,直接被赵主父俘虏了。

他本以为,只要中山王逃出去,即便赵国攻下中山国的都城,也需要花费不短的时间来剿灭中山国的残余势力。

但现在···

“中山国完了,也亡的太快了一些。”熊槐轻轻一叹,然后向陈轸问道:“现在中山国其他地方怎样?”

“大王,中山王被俘后,直接向赵主父投降了,已经下令国中各处残部向赵军投降,想来中山国大局已定。

此刻赵主父亲自坐镇灵寿城,一面派出使者拿着中山王的诏令招降中山国残部,一面让偏师紧随使者之后,以彻底平定中山。”

熊槐点了点头,大局已定,先礼后兵,恩威并施,中山国现在没的跑了。

想着,熊槐想起五国的动静来,不禁皱眉道:“陈卿,可曾查清楚之前一战赵国的损失如何?能否在不久后再次出兵他国。”

陈轸想了想,迟疑道:“大王,现在赵军的具体损失还没有消息,但是,从灵寿城的情况来看,赵军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灵寿城乃是中山国的都城,城池高大,百姓众多,赵军攻城一直攻到城中粮尽之色才攻下城池,赵军在城外呆了两年,全力攻城一年,损失不可谓不小。而且,灵寿粮尽,攻城的赵军想来也好不到哪去。更何况,赵军攻破城池后,不仅俘虏了全城百姓,而且也俘虏了不少中山国的军队以及中山王并贵族。

如今中山国已定,中山国成为赵国的地盘,这种情况下,赵国必然要拿出自己的军粮救济整个灵寿城,以收买人心,尽快平定整个中山国。

而赵国那个国家,国土多山,平地较少,且赵国北面多牧场而少农田,以赵国之力,常年攻打中山国,且这一次亡国之战一打便是两年,再加上救济中山国的粮食···

臣以为赵国多年积攒的粮食,恐怕将要耗尽了,短时间内已经无力征战了。”

见楚王点了点头,陈轸接着道:“而且,灵寿传出的消息,三国联军攻破灵寿后,赵主父于第二天就让齐燕两国的援军回国,这其中不仅是粮食紧缺的问题,还可以看出赵军的虚弱,面对十万大军,赵军恐怕难以控制了。”

熊槐闻言叹了一口气道:“如此说来,寡人原本还寄希望于赵国能出兵调停,现在看来这个希望破灭了。”

说着,熊槐又笑了笑道:“原本寡人还担心赵国会受齐国邀请出兵伐楚,现在赵国也残了,寡人短时间内也不必担心赵国在背后捅寡人一刀了。”

陈轸听着楚王即喜即忧的话,不由轻轻一叹。

以楚赵两国的关系和位置,赵国出面调停的机会可比赵国出兵伐楚的机会高多了。

现在赵国陷入虚弱之中,恐怕会更加鼓动各国伐楚,以为自己提供喘息之机。

所以,以楚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赵国全胜中山国远比赵国与中山国两败俱伤好。

不过,现在楚王既然已经说了,那他也只能附和道:“大王英明。”

又数日。

屈原前来禀报到:“大王,左尹传来消息,他游说韩国的事情失败了。而且韩国不仅拒绝了与我楚国讲和的请求,还将出使韩国的左尹给驱逐了。”

“嗯?”熊槐闻言心中微微一沉。

上次郢都谣言之后,他不仅让陈轸派出探子前往各国散布谣言,而且还因为一些在背后搞事,所以他将左尹昭常与中大夫左成分别派去了韩宋两国

一则调离一些碍眼的大臣,二则也希望能与两国说和。

本以为韩宋两国弱小,实力远不如楚国,再加上刚刚从楚国获得大量的土地,需要大量的军队镇压地方,所以两国再次出兵伐楚的可能很低才是。最不济,楚国重臣出使两国,也会让两国有所顾忌。

但不想,现在韩国不仅拒绝了楚国的好意,而且连他的使者也驱逐了。

这就说明韩国已经决意出兵伐楚了。

想着,熊槐问道:“左尹是怎么说的,还有韩国那边是什么情况。”

屈原脸色沉重的应道:“大王,据左尹的消息,这事似乎跟赵国有关。本来左尹到韩国之后,韩王虽然没有答应和谈,但也没有明确的拒绝。

但是,赵国灭亡中山国后,魏国那边突然派出使者求见韩王。结果,韩国接见魏使之后,就立即拒绝了和谈,并将左尹驱逐了。”

“赵国。”熊槐点了点头。

虽然他早就知道赵国灭亡中山的事情,必然会给周围的国家以极大的震撼。

但是他却没想到这事会促成魏韩两国加紧伐楚的步伐。

当然,对于韩魏两国心思,他也能揣测一二。

赵国灭亡中山国后,必会实力大增。位于赵国身边的韩魏两国,要么会趁机制裁赵国,要么会拼命的壮大自己。

楚赵两国的情况,赵国灭亡中山国后虽然暂时陷入虚弱,但是赵国的实力依然还不如楚国,而且赵国大破中山,乃是大胜之师,士气实力犹在。

而楚国则不然,楚国刚刚被五国大败,失去大片领土,实力被削弱,军队士气低下。

二者一对比,韩魏两国的选择也就不那么出乎意料了。

想着,熊槐冷笑道:“看来韩魏两国不仅从寡人身上尝到了甜头,还将寡人当成了软弱可欺之人。”

说着,熊槐又问道:“贤卿,中大夫那边还有宋太子贞那边可有消息传回?”

如今负责查探消息的陈轸正在全力调动在各国探子散布谣言,外交的事情全部转到屈原手中,是以屈原一听楚王询问,立即摇头道:“宋国遥远,此时尚未传来消息。”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摇头叹道:“宋国那边虽有太子贞相助,但是太子贞却不为宋王所喜,太子贞难以起到大作用。而宋王一向滑头,现在韩魏两国已经决定对楚国动手,相比齐秦两国也会动手,如此,宋王一定会趁机出兵的。

传令下去,开始整军备战。”

“唯。”

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赏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众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谣言再起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诅咒起誓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导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树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齐国灭亡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庙第一千章 出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六十章 目标霸业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当其时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五百一十八章 杀戮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三百零七章 这很犀首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谋越国
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二百七十三章 殊死一搏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赏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众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谣言再起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诅咒起誓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导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树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齐国灭亡第一千两百四十五章 反省宗庙第一千章 出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六十章 目标霸业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当其时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五百一十八章 杀戮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三百零七章 这很犀首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谋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