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

楚国寿县。

当熊槐得知屈原完美的完成了出使齐国的任务,不仅加深了齐楚两国的友好关系,而且还带着齐王地嫡子公子冀来楚了。

要知道,现在齐楚两国虽然已经有了盟约,但是齐王地先送出质子的举动,无疑是向楚国服软,承认楚国的主导地位。

对于屈原出使齐国能取得这样的成果,熊槐心中欣喜若狂。

于是,等屈原一回到寿春城,熊槐立即一改常态,主动从后宫中出来。不仅亲自接见了齐国质子公子冀,而且还给了公子冀极高的礼遇,以楚国嫡子的待遇相待。

送走公子冀后,屈原向熊槐回报了在齐国的经过后,拱手问道:“大王,如今齐王已经主动将年仅十岁的嫡次子送来为质,可谓诚意十足,不知大王打算送哪位公子前去齐国为质。”

熊槐闻言,微微一怔,接着,他想起之前太傅环渊给他的信后,应道:“寡人已经有了人选,但是,寡人心中还有顾虑,是以还要想想。”

屈原拱手道:“大王,如今齐国已经展示了诚意,那我们的行动也不可迟缓,免得让他国说我们楚国没诚意。”

熊槐点了点头:“贤卿放心,寡人晓得。”

屈原离去后,熊槐立即吩咐道:“来人,让太子来见寡人。”

“唯。”

在等待太子横到来的期间,熊槐手中拿着太傅环渊数月前送来信,内心十分复杂。

其实,上次公子平安顿太傅环渊归来的同一天,熊槐就收到了这封信。

环渊在信中的说法,是公子平的学问还有所欠缺,所以希望有机会的时候,能送公子平去齐国太学求学。

虽然环渊说的是送公子平去求学,但熊槐却从信函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环渊对公子平的忧虑,以及楚国未来的担忧。

当熊槐在数月前看到那封信的时候,熊槐还一度以为环渊是不是看出了什么。毕竟,他当初因为迁都事宜,而重罚太子横紧足两月,也的确在国中引起了轰动以及猜疑。

当然,更大的可能,则是环渊洞悉世事,知道他与太子横性格迥异,可能会爆发矛盾。

亦或者,宋国那一对相看两厌的父子,给了环渊极大的感触。

不管环渊是猜到了什么,还是心中有些不安,这些都不重要。

毕竟,环渊也是九十多的人了,而且还已经退隐老家了。

熊槐真正的顾虑是,是否让公子平去齐国。

是故,在得到齐王送公子冀为质的消息后,熊槐认真的思索了许久,还是决定送公子平去齐国。

虽然熊槐对太子横的情感比较复杂,但是,太子横这而是年来,一直都是孝敬有加的。数十年的感情,即便太子横屡屡让他失望,甚至他已经决定将太子横当作弃子了,但是,要说他心中彻底绝情,这肯定是假的。

他对太子横是彻底的失望,而不是彻底的绝情。

所以,若是公子平一直呆在寿春,呆在太子横的身边,未来一旦有变,那公子平就十有八九要给太子横陪葬。

是以,熊槐思考许久,最终决定送走公子平,也给太子横流一条后路。

想着,熊槐长长一叹!

不久,太子横来。

礼毕。

熊槐沉吟道:“太子,刚刚齐王嫡次子公子冀来楚为质的事情,想来太子也知道了吧。”

太子横点了点头:“儿臣已知之。”

熊槐有些为难的道:“之前,为父派左徒出使齐国之时,本来打算派出一位公子为质的。但是,现在齐王派出嫡次子,这让寡人心中有些为难,若是派出庶子,则有些不对等,会让齐王面上难看。

而派出嫡子,那就只能送你三弟公子彘去齐国了。

可是,公子彘幼年丧母,还未满十五,是以寡人不忍送公子彘去齐国。”

太子横闻言,立即狐疑的看着熊槐,心中很是吃惊。

“父王不忍送走公子彘,难道打算送我这个太子去齐国不成?”

此时,熊槐笑道:“好在,数月前,太傅上书请求寡人送公子平去齐国稷下学宫求学,是以,寡人打算干脆就让公子平去齐国为质,一边报效国家,一边在齐国学宫中求学。”

说着,熊槐看向太子横道:“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横一听,勃然变色。

父王要送吾儿公子平去齐国为质,这话他怎么能说的出口。

他不忍自己的儿子去齐国,难道我就忍心送我的儿子去齐国吗?

要知道,数月前,父王跟他说的很清楚,楚国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齐国。

一旦楚国出兵伐齐,万一齐国一怒之下来个玉石俱焚,那公子平就完了。

要知道,他可就公子平这一个儿子,还是嫡长子。

想着,太子横立即拍着桌子站起来,然后怒气冲天看着熊槐道:“父王,送公子平为质于齐,此事绝无可能。”

熊槐一看太子横如一个愤怒的雄狮一般,张牙舞爪看着他,当即大怒道:“怎么,太子的意思是送寡人的儿子去做人质就可以,送你的儿子就不行?”

太子横一听,顿时悲痛泪水直流:“父王,儿臣就这一个儿子,父王你怎么忍心将他送到齐国,让我父子永相离。”

“什么叫父子永相离。不过是去齐国求学几年,如何被太子你说的一去不回一样。”说着,熊槐又安慰道:“还有,太子,你现在还年轻,才四十多岁,只要努力,你还会有其他儿子的。

你看,为父都六十多了,不也是能生出孩子来。”

太子横闻言,不禁悲从心来。

他十五岁离宫别居后,虽然父王母后未曾赏赐他美女,但他与景阳等人时常在郢都周围索取抢夺妇人为乐,实在太过放纵。而婚前婚后,他又有些荤素不忌,导致他努力了二十年,也只有一个嫡子,一个庶女。

而且近十年来,他虽多有努力,但却一无所得。

他隐隐已经明白,可能他这一辈子就公子平一个儿子了,想要再生一个,那就是撞大运碰上太一神开眼了。

所以,他那还能生得出孩子,他就公子平一个儿子,就这,父王还要将他送到齐国送死。

想着,太子横双目一红,紧紧的盯着熊槐:“父王,儿臣就公子平一个儿子,我绝对不会让他到任何一个国家做人质,除非我死了,否则这事绝无可能。”

熊槐看着太子横狰狞的面孔,顿时勃然大怒:“混账东西,寡人怎么会有你这种儿子,是非不分,好坏不分,众劝不听,固持己见,整日都在纠结自己那点蝇头小利,你可曾把楚国放在心上。”

太子横态度异常坚决的道:“父王,你尽管骂吧,儿臣不反驳。但是,只要我还活着,公子平就不可能去做人质。”

“滚~~给寡人滚!”

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五百三十章 惊闻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九百六十九章 进谏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归来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三百七十章 会师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五百七十五章 战争横财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七百三十六章 赵王回都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一千零五章 中计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韩一体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议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
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五百三十章 惊闻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九百六十九章 进谏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归来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三百七十章 会师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五百七十五章 战争横财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七百三十六章 赵王回都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两百零四章 深情款款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约伐魏第一千零五章 中计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九百二十章 战争之始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韩一体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议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