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

太子横一脸落寞的走出大殿,然后径直向宫外走去。

此时,落寞的太子横,并没有发现他脸上身上的血迹,则全落在宫中守卫侍从的眼中。

大王又对太子动粗了。

所有人的看到这一幕,全都心中一凛,然后赶紧移开目光,不敢看太子横,唯恐自己被太子注意到。

而后,随着太子横返回府中,关于楚王再次殴打太子的消息,很快便在寿春城中上层大臣中传播开来。

寿春城中。

当令尹昭雎听到楚王再次殴打太子的消息后,心中一怔,沉吟了许久,然后长长一叹。

而屈原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皱起眉头,正欲起身入宫游说楚王,但他想了想,最后还是一叹了之。

司马景缺听说······

“大王···太子···”上将军昭浪得知后,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范环府上。

范环一听宫中传出消息,楚王召见太子并殴打太子后,心中微微一紧。

自从上次在迁都的问题上,楚王与太子发生分歧后,楚王已经多次训斥太子了。

第一次是紧闭了太子两月,第二次不仅打破了太子的脑袋,还紧闭了太子一月,加上这次,这是第二次殴打太子了。

短短不到一年的功夫,责罚太子三次,其中还动手殴打太子两次。

范环嗅到了异样的气息。

想着,范环立即开口:“来人,备车,我要进宫见大王。”

另一边,熊槐对群臣误以为他又暴打太子的事情还一无所知。

此时,熊槐正在思索赵国公子章谋反被杀带来的巨大影响。

虽然此时赵国的动荡还没有彻底尘埃落定,但赵国短时间内的衰弱,却是毋庸置疑的。

若是赵主父因公子章被杀而暴走,然后打算杀赵成为公子章报仇,那赵国还得大乱一场。

说不定,赵国内乱的事情,还会引发各国干预,甚至各国在赵国的国土上大战一场。

如此,赵国必定会彻底完了。

当然,若是赵主父当这事没发生过,那赵国也不会好过。

赵国在五国伐齐的前夕突然与齐国结盟,不仅将高唐等地交还给齐国,而且还打算迎娶齐王之女。

赵国此举,无疑是对五国联盟极大的背叛。

而五国联盟中,除了赵国强势一点,剩下的···

宋国内忧外患,自保都悬。韩燕两国实力弱小,若是单独面对秦齐两国,这两个国家同样自保都难。至于魏国,魏国之前连败两阵,国中精锐尽丧,就剩最后一口气吊着,而且还是全靠三晋联盟吊着。

现在的五国联盟,这是真的是在合众弱以抗两强,不,是三强。

而赵国这一次的内乱,一举让强盛的赵国虚弱下去了······

想到这,熊槐咽了咽口水,北面原本比较清晰的局面,瞬间变得复杂起来了。

当然,熊槐可以确定的是,秦齐两国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而魏韩宋燕四国,则将沦为秦齐两国的猎物。

想着,熊槐长叹道:“赵国这一乱,寡人之前针对的齐国的计划,也跟着变了。不过,这种伤脑筋的事情,也不能靠寡人一人。”

说着,熊槐便吩咐道:“传令给刺史令,让他将赵国内乱的消息传给朝中重臣,让群臣密切关注北边各国动静,下月初一,寡人将召集朝中重臣议事。”

“唯。”

后宫中。

熊槐刚回到宋夫人的宫殿中,还没说几句话,此时,一个侍者走过来禀报道:“大王,咸尹范环求见。”

“范环?!”熊槐立即皱起眉头,他知道,范环来见他,肯定没好话的。

况且,刚刚才知道自己的不仅断了一条手臂,而且还被软禁起来,心中正冒火呢!

哪有时间听他瞎扯!

想着,熊槐立即吩咐道:“快,立即告诉咸尹,就说寡人乏了,让他请回吧。”

“唯。”

不久,就在熊槐与宋夫人说笑间,一个使者匆匆走了过来:“大王,不好了,刚刚咸尹听说大王不见他,他就闯进宫中了。

而且,咸尹还说,他在正殿等大王,若是大王不去,他就到后宫来找大王。”

熊槐闻言愣了愣,然后怒骂道:“范环这个老匹夫,简直无法无天了。”

话未说完,此时,熊槐身侧的宋夫人已经拉住熊槐的手,笑道:“大王何必气恼,咸尹如此说,想来一定是有大事要与大王说,大王何不去见咸尹一面。”

说着,宋夫人见熊槐皱起眉头,又露出一缕悲色:“大王宠爱妾身,我心中不甚感激,但,若是因为妾身的缘故,连累大王英名受损,这绝非臣妾所愿。”

熊槐一听宋夫人之言,便叹道:“也罢,寡人这就去听听咸尹要说什么。”

大殿中。

熊槐坐在王位上,看着台下的沉默不语的范环,心中格外恼火。

他本来不想见范环的,但是范环强请,他不得不来了。

结果,等他来了,范环却坐在那什么都不说。

好像是他请范环来的一样,而不是范环找他一样。

不过,熊槐也知道,范环如此做为,一定是在等他沉不住气先开口。

一旦他先开口,那气势就弱了。

如此,等范环再开口,那就十有八九要被范环大说一通,最后还得承认范环说的对。

想着,熊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再心中冷笑道:“这样的套路寡人见得多了,寡人是绝不会上当的。”

想着,熊槐立即见目光从范环身上收回,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养起神来。

接着,大殿中,熊槐闭目养神,范环神游物外,君臣相对无言。

一时间,大殿落针可闻。

一段时间后,范环见楚王始终不开口,心知今天楚王是绝对不开口了。

于是,范环长叹一声道:“大王,自我楚国迁都寿春以来,臣一直都在想一件事情。”

“···”熊槐看了范环一眼,心中还不知道这次范环要说什么,便没搭理他。

范环见楚王不说话,继续道:“因寿春靠近宋国,所以臣一直都在想宋国的事情。”

熊槐:“···”

“当年,宋王即位以前,宋国连连被周边各国欺凌,国土日渐沦丧,国势大衰。可宋王即位后,对内改革国政,举贤任能,大行王道,对外连连用兵,屡战屡胜。

是以,宋王即位后,胜魏败楚破齐,国土几乎扩张了一倍,成为泗上一霸。”

说着,范环看着楚王问道:“大王,不知王以为宋王贤明吗?”

熊槐闻言,看了范环一眼,点头道:“贤。”

范环一听,立即摇头叹道:“臣也以为宋王贤明,不然宋王也不能扭转宋国的颓势,并能将宋国治理的蒸蒸日上。

可是,臣心中有一疑问,那就是贤如宋王,统治宋国四十余年的宋王,声望在宋国已经高到无以复加的宋王,为何却屡屡遭到大臣的反对呢?

甚至,宋王罢黜一批大臣,又冒出一批反对的大臣,宋王杀了一批反对的大臣,然后又冒出一批反对他的大臣,宋王多次对自己的臣子举起屠刀,却无法禁止国中反对他的声音。

原本朝中非常稳定的宋国,现在却几经血腥,屡遭杀戮,以致国中上下一片混乱,大臣百姓都不知所归。

宋国糜烂至此,不知大王以为这是何故。”

熊槐看着范环:“···”

范环看了楚王一眼,见楚王沉默不语,便拱手道:“大王,臣苦思许久,今日已有所得。宋国之乱,不在于其他,而在于根基不固。”

范环言语俞加高昂的道:“臣听说:种树不重视树根,则树木必定枝疏叶枯;建高楼不重视地基,则高楼必定崩塌于未成。

所以,古时候的人,种树必定呵护树根,唯恐树根受损。建楼必定深挖地基,唯恐楼基不固。

而太子乃国家之根本,本不固,则国家衰。

现在的宋国就是这样的情况,宋王不喜太子,并屡屡刁难太子,所以,宋国群臣就无所适从。群臣无所适从,则百姓就会茫然无所归。

群臣百姓全都疑惑不解,就会导致国家混论,国家一混乱,各种歪理邪说就会冒出。歪理邪说出来了,人心就乱了。人心一乱,敌国就来袭。

如此一来,轻则国土沦丧国家衰弱,重则就跟昔日的燕国一样,一战而亡国。”

说完,范环沉重的看着楚王问道:“不知大王以为臣说的是否有理。”

熊槐此时哪能不知道,范环这是在劝说自己不要苛责为难太子啊。

只是,范环不知道的是,现在的这个局面,并不是他无心的。

此时,熊槐看着一脸沉重的范环,沉默了一下,认真的点头道:“然。”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国内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绝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九百八十九章 请罪第六百二十一章 诏令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达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二章 奸情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军到来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五十一章 犀首迟疑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五百七十六章 纷至沓来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战胜于朝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宋国内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绝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九百八十九章 请罪第六百二十一章 诏令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达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五十章 苦获已齿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六十五章 楚魏联姻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三百八十二章 奸情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军到来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五十一章 犀首迟疑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五百七十六章 纷至沓来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战胜于朝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