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

韩忧得到楚王的答复后,当天就匆匆离开了宛城,返回韩国向韩王复命去了。

而就在韩忧离去的第三天,一个出乎熊槐意料的人,秘密赶到了宛城。

“秦国向寿秘密来访,他来求见寡人有什么事?莫非秦国也想与寡人重新结盟?”

熊槐听着接子的禀报,心中升起淡淡的疑惑。

向寿乃是秦王的近臣,同时也是熊槐自己女婿公子稷的表兄弟,甚至是情如兄弟,算是秦国之中的亲楚派人士。秦楚两国没决裂之前,向寿等公子稷一方的人,都跟楚国较为亲近。

只是,后来秦国参与连横抗楚,接着公子稷被秦王送到齐国做人质,这两件事的接连发生,导致秦楚两国关系迅速恶化。

尤其是第二次五国伐楚过程中,秦国拒绝了楚国和谈,坚持连横伐楚,导致楚国陈地被攻克,一战而失地千里。

此后秦楚两国的关系便跌到冰点,而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三次五国伐楚过程中,楚国接连派人游说燕赵韩宋四国,但却没有派人去游说世代联姻的秦国。

秦楚两国关系之恶劣,其可见一般。

而秦楚两国关系恶化相对应的,则是秦国朝中的亲楚派大臣也都迅速失势,难以动摇秦国的国策了。

所以,之前熊槐为了避免楚国再次遭到周围的各国围攻,已经决定与一东一西两个强大的国家中一个讲和,并已经将目标放在了齐国身上,甚至派去齐国的使者都可能已经进入齐国的国土了。

但是,现在,秦王荡近臣却在这个时候秘密来到宛城。

这由不得熊槐迟疑。

接着,熊槐又向负责情报的陈轸询问,得知秦国那边现在还没有异常的消息传来后,心中更加惊疑了。

不过惊疑归惊疑,如向寿这样,本身就出身于楚国,跟楚国纠葛极深的亲楚派大臣,熊槐还是要接见的,那怕他现在在秦国并没有多少权势。

不久,熊槐以陈轸作陪,亲自在大厅中接见了向寿。

礼毕。

向寿诚惶诚恐的道:“大王,之前楚国陷于危难,公子芾、公子悝以及臣等,都希望秦国能相助楚国,不负秦楚世代之好。奈何奸相甘茂从中作梗,以致秦楚两国共同期待的联盟事宜半途夭折。

对此,两位公子以及臣等全都深以为憾,万幸大王英明神武,大破齐魏宋三国于淮北,让楚国就此转危为安。

两位公子以及臣等,在咸阳听说了大王大胜的消息,打心眼里为大王感到高兴。

是故,臣这次来楚国,就是代表两位公子,以及诸多友善楚国的大臣,来向大王表示祝贺。”

熊槐一听,顿时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向寿。

这向寿一开口,话里话外的全是公子芾与公子悝,是以公子稷两个亲弟为首的亲楚势力,这已经表明,他这次来楚国,不是奉秦王荡之命,而是代表秦国的亲楚派势力来楚国的。

这次楚国大胜五国联盟,并一举收复所有的失地,可谓声威大振。而随着楚国的威望提高,各国的亲楚派大臣也会随着水涨船高。

这种情况下,向寿依旧迫不及待的赶来楚国求见他,而且态度又如此谦卑谄媚,这就说明向寿或者说秦国的亲楚派势力即将有大动作,但因为力量不够,所以急需楚国的支持。

心中有底后,熊槐看着向寿的笑容更加和善了:

“贤卿远在秦国,依旧时刻惦记着故国,为寡人担忧,两位公子虽是秦国公子,但是也时刻不忘母族故国,两位公子与贤卿的心意,寡人已经知道了,而且寡人也不会忘记你们的。”

向寿见楚王面色始终十分和善,且语气中透着阵阵亲近之意,不由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他在见到楚王之前,心中一直忐忑,唯恐楚王因为秦楚两国的矛盾,以及他们未能在秦楚议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埋怨他们或者以为他们对楚国无用。

但现在,他一见楚王的态度,并没有丝毫疏远与冷淡,便知道他们这群秦楚势力,对楚王而言还是有用的。

想着,向寿定了定神,然后拱手道:“大王的恩情,臣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并且永远感激在心。”

熊槐笑着点了点头。

此时,向寿双眉微微一垂,感叹道:“臣等远在秦国,可谓举目无亲,全赖大王信重与支持,臣等这才能在秦国站稳脚跟,大王对臣等的恩情,可以说是很深的了,臣等也一直在心中默默感激涕零,欲要对大王有所报答,以不负大王之恩。”

熊槐见向寿再三强调自己对在秦楚人的恩情,心中有些奇怪,这种事说一次就够了,向寿再三说,这就显得有些虚情假意了。

虽然熊槐也没有希望秦国的那些亲楚派大臣,如楚臣一样效忠于自己,但向寿如此刻意强调,也太假了。

不过,熊槐对于向寿或者公子芾兄弟,也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对向寿的表忠心,也只是笑着点头。

此时,向寿见楚王点头,脸色微微一变,然后叹恨道:“臣虽然一直都见大王的恩情放在心中,对大王甚是感激。可是,有些人享受着大王的礼遇,得到了大王的恩惠,受到了大王的支持,却不仅不思报答,反而还反咬一口,且欲至大王于死地。

对于这种人,臣深以为耻,不欲与之为伍。”

熊槐一怔,然后诧异的看着向寿问道:“卿说的是···?”

向寿满脸不岔道:“大王,臣说的不是别人,正是秦国右丞相甘茂。当年甘茂在秦国用事,大王待甘茂可谓礼遇有加矣,而且,甘茂在秦国获取高位,甚至是右丞相之位,大王出力甚多。

可是,甘茂又是如何回应大王的厚恩的呢?

先是阻挠秦楚议和,其后纠结五国联合伐楚,若非大王有上天庇护,在淮北一战中大破齐魏宋三国联军···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熊槐一听向寿或者说秦国的亲楚派将矛头指向秦相甘茂,心中顿时一动,接着心中充斥着一股对甘茂的怨恨。

甘茂这个人,熊槐自问对他多有扶持,待他甚厚。

当年甘茂被秦王荡任命为左相以分相国樗里疾的权势,是时,甘茂前有以樗里疾为首的秦国宗室对他十分不满,后有大量的秦国官吏对虎视眈眈,那时秦王荡身边全都是说甘茂坏话的人。

那时候,若非熊槐下令,让秦国的亲楚派大臣全力支持甘茂,否则,甘茂将难以在秦国立足。

可是,当甘茂在秦国坐稳右丞相之位后,又是怎么报答楚国的呢?

熊槐想起之前的两次五国伐楚之战,不禁恨道:“甘茂深负寡人之望,寡人恨之···”

向寿一听楚王之言,立即附和道:“大王之恨便是臣之恨,甘茂久受大王之恩,却对大王恩将仇报,是故,为了一解大王之恨,臣请为大王除掉甘茂。”

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计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六十三章 秦国战略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绝低头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灭族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八百零二章 弃我去者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国动向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齐国之乱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四百零五章 调离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七章 为之奈何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亦为图存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六百三十二章 祸不单行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九百九十二章 还有一招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来楚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四百五十六章 赵国使者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战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诈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四百六十三章 广招胡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
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计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韩忧来楚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六十三章 秦国战略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绝低头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灭族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八百零二章 弃我去者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国动向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齐国之乱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四百零五章 调离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七章 为之奈何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亦为图存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三百一十章 马政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六百三十二章 祸不单行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九百九十二章 还有一招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来楚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四百五十六章 赵国使者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战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诈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势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四百六十三章 广招胡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