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树人

确定了重赏遗孀守寡,以表明他这个楚王并不支持遗孀改嫁,也不支持贵族迎娶遗孀的态度后。

接着,熊槐看了看面前的叶巡,虽然没有全盘接受叶巡的建议,但是,总体上还是基本接受了他的建议。

此时,熊槐心中更加好奇,这叶巡对于那些已经娶妻的贵族,又有什么惊人的言论。

想着,熊槐面无表情的问道:“贤卿,防范于未然的事情,寡人已经答应了。只是,对于各地已经娶妻的人,不知贤卿有什么办法吗?”

叶巡微微出了一口气,拱手应道:“大王,此事比刚刚防范于未然的事情简单。现在各地娶遗孀为妻的行为才刚刚兴起,娶妻的人也并不多,所以解决此事并不难。

礼云:天子立七庙,诸侯为五,大夫三,士一,如今汉北郡的百姓已经被大王提拔为士大夫,那么他们自然就要遵从礼制,为自家建立宗庙,以让先人得到血食。”

“建立宗庙!”熊槐闻言眼前一亮,这个办法是他刚刚没有想到的。

为自家建立宗庙,这本是十分荣耀的事情,同时,这也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手段。

国家建立宗庙后,不禁可以要求各地贵族贡献祭祀的祭品,还可以用祭祀的福肉来笼络人心,并为自己正名。

国家如此,士大夫哪里同样也是如此,每次祭祀的时候,都是他们家族凝聚人心的最终要的时刻。

如此,士人周围聚集了一群百姓,大夫周围聚集了一批士人,诸侯周围聚集了一批大夫,天子身边聚集了已大幅诸侯大夫。

这样,国家的凝聚力就在这一次一次的祭祀活动中凝聚起来。

虽然新晋的士大夫未必知道宗庙这个东西,但是,只要他这个楚王知道了,那就可以了。只要让新晋的士大夫全都给自己建好宗庙,然后每年都进行拜祭,如此,即便是襁褓之中的幼子,又岂会忘记自己的父亲祖先。

同时,宗庙建立后,必然会有一群同宗同源的人聚集到一起,这样一来,血脉以及爵位就没有那么容易断绝了,即便主脉的人死完了,只需从支脉过继一个孩子继承爵位便可。一脉的人死绝了,从另一脉哪里过继一个孩子就行了。

这样一来,那些娶妻目的并不单纯的人,见到他们即便将继子害死,也无法得到对方的爵位以及土地。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那些年幼的孩子必然就安全了许多。

而且,从某方面来说,给新晋士大夫建立宗庙,也从根本上杜绝了那些不怀好意的娶妻行为,因为有着宗族的力量在,他们已经很难从继子那里获利了。

同时,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国中的士大夫又有谁不愿娶一个正当其年的少女,而满心欢喜迎娶一个寡妇呢。

若是真有贵族依旧愿意娶寡妇为妻,而勇士的遗孀也愿意放弃每月的赏赐嫁人,这就是真爱,熊槐也乐见其成。

毕竟人多力量大,他当然希望自己国家的人口越多越好。

想着,熊槐当即应道:“为百姓建立宗庙的事情,寡人准了。所谓国之大事,在祭在戎,寡人稍后就下诏书给各县县尹,要求他们尽快督办此事。”

“大王英明。”叶巡见楚王同意了他的建议,立即拱手一拜,接着,直起身躯后,又拱手道:“大王,臣还有一事进谏大王。”

“贤卿尽管道来。”

“大王,之前一战,大量百姓战死沙场,以致许多孩子失去了父亲,无法得到父亲的教导。

而之前大王征召百姓之时,曾许诺百姓,要重启乡学以及县学,以教导百姓,是百姓的爵位得以延续下去。

是故,为了避免郡中孩子虚度光阴,臣请大王立即重启乡学与县学,先贤良之人教导各县百姓。”

熊槐闻言哈哈一笑,叶巡的这个建议正与他刚刚得到消息时,内心所想的对策相同。

广建乡学与县学,下诏士大夫家中的子弟必须有一个入学学习,如此,必然能使众多丧父的孤儿暂时脱离他人的控制(不仅是继父,而且还包括同宗的长辈)。

如此,内外勿忧,这才保证汉北郡的未来不会轻易地断送在不必要的麻烦之中。

想着,熊槐笑道:“贤卿可知现在令尹正在郢都干什么?”

叶巡一怔,迟疑的问道:“大王,莫非令尹已经在郢都开始筹备汉北郡的乡学与县学了。”

“不错。”熊槐点了点头:“举贤任能,此为令尹的职责,而且这次重开乡学,不是如以前一样,只是简单的教导百姓行为规范礼节,而是按照贵族的模式,教之以六艺。

所以,现在令尹正在郢都招募先生,以让汉北郡各乡各县能有足够的先生。”

叶巡闻言倒吸一口冷气。

君子六艺可并不简单,自武王伐纣建立周室之后,就要求贵族必须掌握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基本技艺。而学习这六种技艺,每一项都要耗费相当的财物,非贵族子弟难以支撑其中学费。

可问题是,之前楚王曾对百姓许诺,只要是爵位达到县士的,就可以免费举荐一人去乡学求学。而这次汉北之战后,郡中县士爵位者不少,甚至连国大夫以及列大夫都出现了一些,他们都是可以免费就学,这一大批集中在一起就学,必然耗费巨大。

原本叶巡只是以为乡学只会交一些礼仪,再多就是学一些射技以及初等数学,等到县学,再教授一些初等的其他技艺。如此,汉北十六县,一共十六座县学,所花费的也就没多少了。

不想,楚王之意却是要将六艺在乡学就展开,一个县小的也有三乡,一般的五乡,像邓县这种可比小郡的大县,则接近十乡。

如此,汉北十六县每一个乡都建一座完整的乡学,其中耗费必定惊人。

若是早知道楚王会这么做,他刚刚一定不会提出尽快重建县学乡学的建议。

想着,叶巡立即劝道:“大王,学习六艺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竹简、乐器、弓矢、马匹、车辆等等,全都是难得之物。

而且常人学习这些,全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普通的士族还需要自己耕地,免得误了农时。

全郡展开,必定花费的人力物力巨大,甚至即便耗尽国家的物力,恐怕也未必会满足汉北一郡所需,臣请大王三思!”

熊槐闻言不容置疑的摇了摇头,汉北郡不禁是楚国其他地方的榜样,同时也是他未来对抗公族贵族的利器。

他也没有奢望每个去求学的人都能成为一个合格贵族,但是,只要每十个人出现一个可供培养的苗子,甚至是一百个人中出一个,让这些可用之才对现在的贵族进行冲击,以及为他之后的变法保驾护航,那他就心满意足。

现在虽然耗费大了一些,但以楚国之大楚国之富,承担汉北一郡,这也并不是很勉强。

而且,只要汉北这边成功了,那么现在的付出,那都是值得的。

想着,熊槐笑了笑:“贤卿不必再劝,此事寡人自有计划,既是贤卿现在不提,待令尹准备就绪,那寡人也一定会实施这个计划。”

叶巡一怔。

接着,熊槐笑着摆了摆手道:“贤卿稍后可以去做一些准备,明日,寡人将会接见邓县所有迎娶遗孀并接纳继子的贵族,并还会慰问独自抚养子嗣的遗孀,其中的人选,还请贤卿准备好。”

叶巡一听,只好拱手应着:“唯!”

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八百五十三章 颁布爵位 下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主将人选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陈轸之死 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四十三章 昭阳和泥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四百八十六章 异心同声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七百零九章 揭开序幕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一百八十六章 广陵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气第三百章 会盟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初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争辩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谒者黄歇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抚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
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八百五十三章 颁布爵位 下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主将人选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陈轸之死 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四十三章 昭阳和泥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九百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四百八十六章 异心同声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七百零九章 揭开序幕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六百四十章 丹淅之败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一百八十六章 广陵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二百四十六章 周室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气第三百章 会盟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初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争辩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谒者黄歇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抚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七百三十八章 客星来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