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

张仪向秦惠文王道:“既然天下都想要我们秦国出兵齐国,那我们就出兵好了。不仅要出兵齐国,而且还要完成之前和楚国的约定,将巴国让给楚国。”

秦惠文王闻言不由身体前倾,看着张仪道:“愿闻其详。”

张仪解释道:“大王,如今经过数月休整,我们秦国已经缓过劲来,兵力已经调整完毕。如此,我们可以将主力集结在函谷关,一方面让楚国放心,表示秦国无意伐楚,另一方面向三晋表明,我们秦国伐齐之意。”

“只要我们秦国伐齐,那么三晋就会稳定下,楚国联络三晋的策略自然就会失效。”

“至于让出巴国,目的有两个,其一依然还是让楚国放松警惕,其二则是转移楚国的注意力。”

“此战的目的只有两个,其一是消灭楚国军队的屈匄所部,其二是夺取楚国的汉中郡,全歼昭鼠所部,只要消灭楚国这二十万精兵,那么楚国短时间内能调动的精兵,就只剩下景翠所部,届时楚国必然元气大伤,难以和我们秦国争锋。”

樗里疾问道:“相国的计划虽好,但是屈匄所部在丹水流域设防驻守,易守难攻,如何能打破他的防守。而汉中郡更是易守难攻,在我秦国缺乏水师的情况下,怎么攻取汉中?”

张仪答道:“右更所言的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攻取汉中困难重重,强攻自然行不通。但是只要我们消灭了还在丹水流域的屈匄,那么秦国的大军就可以顺着丹水直达汉水,这样就可以截断汉中与楚国的联系,失去楚国的支持,届时汉中的昭鼠所部自然不战自溃。”

秦惠文王疑惑的问道:“那么如何攻破屈匄的防御。”

张仪答道:“大王,从正面进攻自然难以攻破屈匄的防御,但是我们可以从侧面迂回。”

“我们秦国军队的主力集结在函谷关,在去攻打齐国的半路上,可以在韩国改道南下,偷袭屈匄。”

司马错反对道:“大王,不可,从韩国改道攻打楚国,最先惊慌的就是韩国,要是韩国以为我们秦国对他们不利,那么我们在韩国的军队那就危险了。”

“况且借道韩国,还要避免走漏风声获得偷袭的效果,这根本不可能。”

张仪摇头道:“大王,我们的偷袭计划并不是要彻底瞒过楚国,只要楚国景翠所部到达齐国边界。那么我们从韩国出发攻打屈匄所需要的时间,就会远远少于景翠赶回救援的屈匄的时间,只要我们能在景翠救援到底之前将屈匄所部包围,就可以达到目的。”

樗里疾摇头问道:“那么楚国汉中郢都的援兵呢?尤其是汉中昭鼠所部,只要顺汉水而下,就可以迅速增援屈匄,到时昭鼠十万精兵加上屈匄十万精兵,那就是二十万雄兵依靠丹水防守,敢问相国如何消灭他们,请恕我愚钝,难以理解相国的天方夜谭。”

张仪还没有说话,甘茂回答道:“相国此策虽然有些冒险,但是可以却可以一试。”

接着甘茂向秦惠文王行礼道:“大王,对于楚国汉中的昭鼠所部,只需要我们派一员大将在南郑虚张声势,造成秦国大举进攻汉中的迹象,那么昭鼠在惊疑之下,必然不敢动弹。”

“如果我们能拉上韩国,就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出武关,一路出函谷关在宜阳收取韩国之兵,聚集秦韩三十万雄兵围攻屈匄,必能一战而胜。”

“而且为了拖延上庸和郢都的军队支援屈匄的时间,我们也可以在包围屈匄之后,分出一部军队,前往汉水与丹水的交汇处的险要之地驻守,以此牵制楚国其他地方的援军。”

“如此一来,哪怕我们秦国强攻屈匄,不出一月时间,也可以将屈匄所部消灭。”

秦惠文王听到这,狠狠的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再次向张仪问道:“相国敢问下策。”

张仪向秦惠文王一拜,道:“大王,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臣的下策就是请大王三思,早做决断。”

秦惠文王一听就知道张仪的下策就是依旧观望。

但是,下场固然不可取,上策虽然对秦国来说没有什么风险,但是成就霸业一事,同样也就遥遥无期了。

想到这,秦惠文王双手用力握紧,发出两声轻响。

眼睛闭上数息,而后猛然睁开对司马错道:“贤卿,寡人欲调巴蜀之地的秦兵归来,不知以卿之能,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同时镇压巴蜀以及防备楚国。”

司马错思考了一下,郑重的向秦惠文王道:“大王,微臣愿立下军令状,只需要精兵五千就可以为大王守住巴蜀。”

秦惠文王得到司马错的答复后,面带喜色道:“好,有劳贤卿立即返回巴蜀,寡人要从巴蜀调兵。”

司马错行了一礼道:“唯。”

秦惠文王接着问道:“谁可守南郑。”

甘茂闻言,看了看张仪和樗里疾,这个明显是牵制的任务,不可能是这两位去做偏师主将,而魏章与张仪关系极为亲密,也不可能去南郑,于是自告奋勇道:“大王,臣甘茂愿往。”

秦惠文王笑道:“好,有劳贤卿了,不知卿要防守南郑,需要多少军队?”

甘茂想了想答道:“大王,若是虚张声势,臣不要一兵一卒,但是为了防止昭鼠狗急跳墙,臣需要精兵五千,才能确保南郑不失。”

“好,寡人任命贤卿为南郑守,全权负责南郑一事,只要保住南郑不失,那就是功劳。”秦惠文王看着甘茂道。

甘茂行礼道:“唯。”

秦惠文王接着对张仪道:“寡人决定施行中策,请相国细说应该如何实施。”

张仪道:“大王,请首先通告三晋我们秦国准备出兵齐国的消息,然后需要一位名震天下的名将坐镇函谷关,聚集我秦国的精锐,以示秦国伐齐之意。”

秦惠文王看向樗里疾道:“王弟可否愿意出战?”

樗里疾回答:“愿为大王效命。”

见樗里疾同意出战,张仪继续道:“大王,接下请派出使者前往魏国求亲,务必破坏这一次的楚魏联姻,微臣愿意赶往韩国,说服韩国出兵伐楚。”

秦惠文王点头道:“可。”

张仪接着道:“大王,接下来请派人前往齐国和楚国散布谣言,就说秦楚结盟攻齐,挑动齐楚交恶,拖延景翠所部。”

“另我们秦国可以派出使者携重礼走水路去越国,其一是要求和越国结盟,其二是向越王求取精通水战之士和造船工匠,其三是贿赂越国,请求越国继续攻打楚国,让楚国的东部永不安宁。”

“然后请大王召见楚国使者,说我们秦国愿意让巴王之弟回国,但是继承巴国的祭祀,是一件极为庄重的事情,要求巴王之弟沐浴更衣向祖先祈求七日,然后选一个吉日来接受大王的赐爵。”

秦惠文王点头道:“可。”

张仪顿了顿道:“大王,楚将屈匄乃是当世名将,不久前荣升楚国司马,实在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请大王派出使者携带重礼向屈匄祝贺,如此以骄其心,离间屈匄与楚国的关系。”

“请大王排斥使臣大张旗鼓的前往楚国,以重礼贿赂楚王,请求楚国与我们秦国一同出兵齐国。”

“接下来请大王派人前往齐国和楚国散布谣言,就说秦楚结盟攻齐,挑动齐楚交恶,拖延景翠所部的行动。”

秦惠文王想了一下,向张仪问道:“相国出使楚国之时,可是曾向楚王许诺,只要楚国和齐国绝交,那么秦国就让巴王之弟回巴国继续巴国的祭祀,而且秦国与楚国结为婚姻约为兄弟,不知可有此事。”

张仪回答道:“回大王,确有此事。”

秦惠文王乌云密布的黑脸,一道寒光从眼中射出,厉声道:“我们秦国言出必行,既然相国有言在先,那么我们秦国愿意和楚国交好,为示诚意,寡人愿以楚王为兄并派出使者向楚国称臣,不仅如此,寡人还可以送亲女给楚王做侍妾,只希望楚国能出兵攻打齐国。”

听到秦惠文王的话,大殿之中顿时充满压抑之气,张仪等人向秦惠文王道:“愿为大王效死,誓死大败楚国,夺取汉中。”

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章 往燕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败而归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章 会盟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议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谋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九百六十六章 谣言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第三百一十六章 议赵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八百一十五章 吕氏兄弟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难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三百八十六章 强攻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二百八十三章 战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八百一十八章 吴侯献女第九百章 人心难得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二百一十章 交战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三百七十九章 谣言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证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六百九十三章 浑水摸鱼
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章 往燕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一千两百八十四章 君臣离心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败而归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章 会盟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议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二百五十八章 筹谋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九百六十六章 谣言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第三百一十六章 议赵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八百一十五章 吕氏兄弟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难第四百一十七章 蓄力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三百八十六章 强攻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六百零二章 杀机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二百八十三章 战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国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八百一十八章 吴侯献女第九百章 人心难得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二百一十章 交战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三百七十九章 谣言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证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六百九十三章 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