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

不一会儿,在楚宫的一座偏殿,熊槐见到了正在咳嗽的昭阳。

“见过大王。”昭阳见楚王走进来,立即起身行礼道。

“令尹免礼,请坐。”熊槐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然后等昭阳在位置上坐好,问道:“不知令尹此时找寡人,可有要事相商。”

昭阳坐在位置上道:“回大王,正是有事要禀报,不得不再次面见大王。”

熊槐今天可是见识到了昭阳的厉害,光是总属性力压群臣不说,谋略眼光全都高人一等,连大名鼎鼎的屈原都比不上。

当然这也是和如今屈原太年轻有关,如今的屈原不到三十岁,而昭阳已经行将就木,半截入土,姜还是老的辣。

“令尹有话请说。”

“大王,那就是柱国景翠带领的楚国主力,老臣希望等秦国出兵后,立即调往齐宋鲁边界之处。”昭阳道。

“嗯?”熊槐微微一愣,刚刚昭阳可是说过,不能把军队调往齐国边界,怎么现在突然变卦了,要把景翠所带的楚国主力,调往齐国边界,这不是造成齐楚的矛盾吗?

而且大将军屈匄要走一部分军队,名义上是送巴候回国,其实是准备要用武力攻取巴国的,必须要有楚国这个大后方的支持,免得遭遇不测,毕竟巴蜀之地太难走了。

熊槐疑惑问道:“令尹,这是为何?”

“大王,当今天下,各国实力哪国最强。”昭阳反问道。

“应该是我们楚国吧!”熊槐说这话的时候,强忍住没有脸红,有了两世为人的强大心里素质,说个大话怎么了!

身为楚王,总不可能说楚国不如秦国吧,尤其是楚国刚刚打赢秦国的情况下。

“大王所言甚是,我们楚国地域广大,立国已久,人杰地灵,兵精粮足,屡败齐国,数攻秦国,自是天下第一强国。”昭阳点头道。

既然楚王都不清不楚地说了,他身为楚国令尹,自然要顺着楚王的话说,况且他也是这么认为的,深以为然。

“那么其次呢?”昭阳继续问道。

熊槐一怔,讪讪道:“如今齐国吞下燕国,无论人力财力,都应该是其他六国之冠,现在以齐国最强。”

“大王,那么接下来呢?”

“接下来应该是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逐步强大,关中之地,易守难攻,昔日我们六国攻秦,结果功败垂成,秦国强大,可见一斑。”熊槐若有所思道。

“正是如此,大王,秦国强大,且易守难攻。自从秦国打败魏国收回失地之后,本土再也没有受到攻击,只有秦国不断出关攻打其他各国,没有他国攻入关内,削弱秦国的。”

“所以秦国这些年总是在不断的强大,而从来没有被削弱过。齐国虽强,然而我们楚国这二十年来,却被我们楚国打败了三次。秦国则不然,我们楚国要想打败秦国,要么攻破函谷关,要么攻破武关,要么经汉水入南郑,从南郑进攻。”

“但是这三条路都困难重重,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性。而秦国攻打我们楚国则不然,兵出武关,过商於,入汉水,就可以直达我楚国腹地。要是汉中也落在秦国手中,那么秦国军队顺流而下,我们的郢都也在秦国的打击范围之内。”

“所以说齐国对我们楚国的威胁,远远不上秦国对我们楚国威胁。我们攻打秦国困难重重,而秦国攻打楚国却很容易,这也是我们楚国实力比秦国强,却不能削弱秦国的原因。”

“大王,如果齐国被秦燕赵魏韩五国大败,齐国还能守住燕国吗?”

昭阳说了一大串话,再次开口询问。

“恐怕不能,需要从燕国撤军。”熊槐摇头道。

“大王,如果齐国把燕国从肚子里吐出来,那么齐国实力如何?”昭阳继续问道。

“仅凭齐国之力,恐怕和秦国难分上下。而且如果齐国新败,恐怕还要逊色秦国一筹”熊槐答道。

“正是如此,一旦齐国战败从燕国撤军,那么我们楚国的首要敌人就重新变成了秦国。那时齐国就再次变成了我们的盟友,我们把景翠的军队调往宋鲁边界,就是为了等齐国战败,可以适时出兵救援齐国,对各国进行调停休战。”昭阳指出大军移防的目的。

熊槐恍然大悟,原来昭阳的意思还是连齐抗秦啊,但是一个强大到极点齐国不符合楚国的利益,因此要和齐国断交,以削弱齐国。

而一个被严重削弱的齐国,同样也不附和楚国的利益,关键时候还要救援齐国,已获得齐国的感激。

“令尹,要是我们楚国移兵道齐国边界,齐国误以为我们楚国背信弃义,认为这支军队是去攻打齐国的,而派出军队和我们对持,岂不是不能达到齐国全力与五国交战,尽可能的削弱齐国的目的。”

“大王勿忧,老臣有办法,我们楚国齐国与越国相连,越国身处中原之外,一向与中原各国不相往来。只需要派出一位多智之士前往越国,说服越王出兵侵扰我楚国淮泗地区,那么我楚国主力出现在宋鲁齐三国边境,就有了可以解释的说法。”

“而且越国出兵侵扰楚国,我楚国自顾不暇,无力外争,也可以使其他各国放下心来,全力准备接下来的大战。”

熊槐点了点头,突然想起越王勾践来,这个家伙也是一个狠角色,是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霸,越国好像也很给力啊,不由问道:“那么如何保证越国不会真的全力攻打楚国呢?万一假戏真做,越过举国攻楚怎么办?”

“大王放心,越王昏庸,只要是我们派出的说客领军,那么只需给越国一点甜头,付出一点军旅费,就可以轻易满足越国。”

“好,令尹以为谁可作为使者?”

“回大王,昭滑可以。”

“好,依令尹所言。”

顿了顿,熊槐突然问道:“令尹,要是齐国侥幸赢了五国联军呢?”

“要是齐国赢了!”昭阳眯着眼睛,射出一道寒光道:“那就立即联合越国,说服宋国,集结楚越宋三国之力,进攻齐国南部,给秦燕五国争取时间,重新集结军队,到时八国联军攻齐,难道齐国还有侥幸的机会”

“齐国胜五国,威震天下,越国与齐国多有龌龊,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齐国壮大。宋国弱小,却紧挨着齐国,对齐国的恐惧比赵国还要严重,肯定会在惊恐之下,主动和我们楚国联合,连楚伐齐的。”

熊槐点了点头,道:“令尹老成谋国,就依令尹之言。”

第一百八十五章 庄蹻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机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齐国退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九百九十六章 驱逐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华易逝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举与考核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舍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并施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二百五十章 牵线搭桥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进退之间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千章 出兵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六十四章 魏国抉择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诈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
第一百八十五章 庄蹻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机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一百四十八章 齐国退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八百三十五章 暗自警惕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九百九十六章 驱逐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七百四十六章 获罪于天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华易逝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一千两百零一章 反声如潮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举与考核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舍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并施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二百五十章 牵线搭桥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进退之间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千章 出兵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六十四章 魏国抉择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诈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九百四十八章 和谈中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