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

齐国临淄。

这一日,苏代进宫面见齐王,笑着行礼道:“大王,臣听说,函谷关那边传来消息,触子将军率军强攻函谷关,已经取得极大的进展,据说攻克函谷关有望了啊!”

齐王地双目隐隐带着阴鸷的笑道:“不错,强攻函谷关四月,秦军士气已失,前方战报,我联盟大军已经能撕破秦军防线,在函谷关上站稳脚跟,甚至占据小段城墙了。”

说着,齐王地露出一阵期待道:“想来,用不了一两月,我联军就能攻克函谷关,然后杀入关中,沉重的打击秦国。”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苏代拱手贺道:“自从魏国衰退后,六十年来,便再也没有谁能杀到关中,打击秦国。五十年前的魏王不行,三十年前的楚王不行,数年前的赵王也不行,但大王却做到了。

这说明各国之君都无法与大王比啊。

臣要恭喜大王,贺喜大王,这可是威王以宣王都没有成就的伟业,但现在却在大王手中实现了。”

齐王地闻言,露出得意的笑容,但嘴上谦虚道:“哈哈哈,贤卿过赞了,寡人的功业与南边的那个楚王比,还要有所不如,有所不如啊。”

说到这,齐王地却是想起南边的那个宋国来。

若是寡人灭掉宋国,那寡人的功业就能跟楚王相提并论了。

可楚王已经垂垂老矣,而寡人却正值盛年,寡人还有时间继续建立功业,但楚王却没多少时间了。

楚王如何能与寡人比!

另一边,苏代却露出难色,迟疑的问道:“大王,最近臣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臣愚钝,百思不得其解,还请大王替臣解惑。”

“原来贤卿也有疑惑啊!”齐王地露出好奇之色。

苏代点了点头,然后向齐王地拱手道:“大王,三晋之所以臣服于大王,除了大王德行高洁,礼待各国以外,其中,秦国对三晋的严重威胁,这也是三晋不得不臣服大王的原因。

可是,如果这次大王严重的削弱了秦国,那秦国一定会归还河东与魏国讲和,归还新城焦地与韩国讲和,割曲地与楚国讲和。

若是魏韩两国收回失地,必定会将重心放在经营失地上,如此,不知大王以为伐秦之后,魏韩两国还会守诺跟大王伐宋吗?

若是魏韩两国不伐宋,那赵国还会越过魏国出兵伐宋吗?

若是赵国不出兵,那燕国还会越过赵魏两国出兵伐宋吗?

若是各国都不出兵,臣并不担心大王不能灭亡宋国,却担心三晋还有燕国会在大王与宋国激战的时候,会联合起来对大王施压啊!”

“嗯?”齐王地脸色一变,眼神变得阴郁起来。

宋国虽然实力远不如齐国,但宋国实力也不弱。

齐国要想击败宋国,夺取土地城池并不难,但要仅凭一国之力灭掉宋国,要么拼尽全力攻打宋国,要么宋国跟燕国一样,发生子之之乱那样大的动乱。

否则,齐国灭宋并不轻松。

最重要的是,宋国南接楚国,西接魏国,若是齐国拼得元气大伤灭掉宋国,那楚魏两国一定会过来抢地的。

那时,以齐国的疲惫之师,可能就要将宋国拱手想让了。

想着,齐王地猛的一抬头,然后面色沉重的看着苏代道:“先生的意思是,联军攻破函谷关,杀进关中对寡人不利。”

苏代一脸正色地点了点头:“大王,齐国在天下之东,秦国在天下之西,风牛马不相及也,大王又何必刻意针对秦国。

况且,大王消耗齐国的力量去帮助三晋,但最终的结果却不是笼络三晋,反而还会将三晋推开,让三晋背弃大王。

与其如此,还不如留下一个强大的秦国,逼迫三晋向大王靠拢,然后联合三晋燕国一同伐宋。

如此,宋之亡,即大王之得也。”

齐王地沉吟了许久,再三权衡之后,缓缓点头道:“贤卿所言极是!”

函谷关外。

联军攻城的第五个月,各国大军见函谷关已露摇摇欲坠之象,士气大增,纷纷加强了对函谷关的攻势,甚至连心中极不情愿的魏军,也在魏将倪良的指挥下猛攻函谷关。

楚赵魏燕四国轮番攻城之后,齐军又驱使鲁卫等附属军攻城四日,然后齐将触子召集各国将领。

“诸位。”

此时,触子看着各国将领道:“本将刚刚得到消息,不久前秦国丞相魏冉访宋,并已经成功说服宋王与秦国结盟,并且宋王还送出一名质子去秦国。

据探子来报,宋王有意在东面呼应秦国,出兵伐魏。”

“什么?”魏将倪良大惊失色,魏国元气大伤,现在魏国的一半精锐全都在函谷关外,一旦宋国出兵伐魏,那后果不堪设想。

想着,倪良连忙开口问道:“触子将军,此言当真,宋国真的要出兵伐魏?”

触子肯定的道:“绝对不假,这是我齐国在宋的内应传出的情报。”

说着,触子又安慰道:“不过请将军放心,我齐国是绝对不会容许盟友被人偷袭后方的,之前秦国伐韩迫魏,然后有了现在的战事,现在,宋国欲偷袭魏国,我齐国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所以,在下提议,我们立即移师东向,先教训宋国,再教训秦国。”

此言一出,帐中各国将领顿时一片哗然。

楚将襄疾率先反对道:“不可,如今函谷关即将被攻克,此时岂能退兵。而且,这次我楚国是为了韩国而来,至于宋国,宋无罪,我楚国师出无名。”

触子摇头道:“襄成君,我们已经强攻函谷关近半年,函谷关已经坚不可摧,而且宋国出兵伐魏,城中秦军士气必定已经恢复。

而宋国则不然,宋国无险可守,我联军人数优势可以全部发挥出来。

所以,我提议,先易后难,宋国一破,秦国必定惊恐,那时我们再攻打函谷关必定易如反掌。”

襄疾闻言,冷冷的道:“我同意,我楚军也不同意,我楚国更不同意。”

触子见状,没理会襄疾,而是转头看向魏将倪良道:“将军以为如何?”

“···”倪良看了看触子,不禁沉默了。

现在他几乎已经确定触子刚刚说的宋国伐魏的消息是假的了,但是,现在齐军已有退意,只要占据联军数量一半的齐军不攻打函谷关,那联军就不可能攻克函谷关。

更重要的是,对魏国而言,攻打函谷关与攻打宋国,明显攻打宋国对魏国有好处。

想到这,倪良立即应道:“我同意先攻打宋国。”

触子一听,笑了笑,然后扭头向燕将李愧问道:“将军意下如何?”

李愧闻言,点头道:“伐宋!”

接着,触子又向鲁卫赵三国询问,得到三国的点头后,触子再次看向襄疾:“襄成君,如何?”

襄疾见状,冷笑一声,然后一甩衣袖,径自离去。

襄疾一走,剩下的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从他人异样的神色中,全都知道合纵伐秦联盟算是破碎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奸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战 上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五百四十九章 劝降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两国互市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证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三百八十六章 强攻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触手可及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师北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之前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九百六十九章 进谏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一百三十章 面粉计划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七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吕氏兄弟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五百二十章 轻取渡口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杀
第三百八十二章 奸情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战 上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五百四十九章 劝降第一千两百七十六章 两国互市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证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五百零一章 楚越会盟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三百八十六章 强攻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触手可及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师北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零九章 决战之前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九百六十九章 进谏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九百二十八章 退位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一百三十章 面粉计划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七百零七章 图穷匕见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后夹击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八百七十三章 剑指顾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吕氏兄弟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五百二十章 轻取渡口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九百一十七章 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