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

另一边,台上,屈原听到田离的询问,笑了笑,然后拱手道:“田子刚才的辩论的确精彩,可是对于田子的言论,在下只认同田子所说的义战则胜,不义则败的道理。”

说到这,屈原看着台下的众人笑道:“想来对于这各大学派普遍认可的真理,在场的诸子也没有人会否认的。”

众人闻言顿时轰然一笑,毕竟大家都是要脸的,怎么可能会承认不义的战争会取得胜利呢!

只是大部分没有察觉的是,就在他们的笑态中,他们对楚人屈原的敌意已经不知不觉间消散了许多。

不过,虽然台下的人没有察觉,但是台上正与屈原辩论的田离却是第一时间发现了这种变化。

本来,因为这是一场齐楚双方的辩论,周围的齐人天然的就站在他这边,再加上楚国不久前才打败了齐国,齐人对楚人多有敌视。

这两点因素叠加在一起,屈原还没有上台,便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压向他。

就田离所见,屈原上台之际,虽然面色轻松,但他绷紧的手指以及凝重的眼神,无不显示出他正受到周围环境的强大压迫。

可是现在,屈原三言两语间就打消了周围的齐人对他的敌意,瞬间就有将齐楚双方的辩论变成他田离与屈原两人辩论的趋势。

这是一个劲敌!

田离心中一凛,立即抛掉对屈原的轻视,同时也没有给屈原更多机会以彻底打消齐人对他的敌意。

于是,田离当即开口道:“既然屈子只认同义战则胜的道理,而不认同在下关于五国攻打淮北不义的论断,那么想来屈原一定是认为我五国攻打淮北以解救越国也是合乎道义的了。

可是,五国攻打淮北既是合乎道义伸张正义禁乱除暴的仁义之举,但五国却被楚国所败,这不就是残暴的战胜了仁义,不义的战胜了正义的,这不就是与先生之前的话相违背吗?

莫非在楚国那边,楚人都以为对自己有利的就是正义的,对自己不利的就是不义的吗?”

屈原一听田离想要将他带偏,而且还有制造齐人乃至天下人对楚国的敌视,并楚人扫到道义的最低点的架势,于是立即打断道:

“先生此言差矣,在下之所以只认同先生义战则胜的道理,那时因为先生只有这个论断是对的,而其他的论断全都强词夺理的。”

屈原的话音还未落下,才下台不久的滕更一听屈原也认为田离刚刚与他辩论的话是在强词夺理,瞬间精神一振,然后大喜的向屈原拱手道:“屈子也认为田离刚才的话是在强词夺理吗?”

屈原一听滕更在台下出言,立即点头道:“当然。”

说着,屈原不等田离开口便解释道:“这就好比是两人打架,只要是正义的,无论打左脸还是打右脸,那都是正义的。总不可能打架时打左脸是正义的,而打右脸就是不义的吧。

要是这都不是歪理邪说强词夺理,那么什么话才算强词夺理呢?”

滕更一听屈原的意思与他相近,当即笑着点头道:“屈原所言甚是,若是这都不算强词夺理,那就没有什么话算强词夺理。”

滕更话音一落,周围一些非墨家学派的人,也都跟着点了点头。

此时,田离见自己营造的齐楚敌对的气氛被滕更瓦解的干干净净,心中一怒,先是不满的看了一眼胳膊肘向外拐的滕更,然后又赶紧向屈原质询道:

“既然先生认为在下的话是在强词夺理,那么先生一定是认为五国舍己为人,千里迢迢的解救越国是不义的了,难道在楚人的眼中,存亡续断,延续他国近两千年的国祚是不义的。而楚国不顾天下悠悠众口,在天下人的反对浪潮之中,乘盟友不备,悍然对自己的盟友发动偷袭,然后一举将盟友吞并的行为是正义的了。”

田离此言一出,立即再次激起了齐人对屈原的敌意,楚国灭越的事情可是已经尘埃落,屈原此时为楚国边界,这就是与天下人为敌,与他们心中的正义为敌。

一瞬间,周围的人全都紧张的看向屈原,甚至连对屈原颇有好感的滕更也不例外。

楚国偷袭盟友越国的事情,可是被天下人口诛笔伐十几年了,基本上楚国卑鄙无耻的名声已经尘埃落定。

此时屈原公然为楚国辩解,一个不好,屈原的名气便臭了。

台上,屈原见众人全都看过来,甚至不少满脸正义的人看他的目光已经充斥的敌意,以致连空气都有一些凝固。

见此,屈原笑了笑,开口道:“诚然,存亡续断,恢复上古大贤的宗庙祭祀血食,乃是一件再正义不过的事情了。就好比昔日齐桓公联合各国解救燕国,一举击退了北戎的南下,保住了燕国,还有齐桓公当年复立卫国的事情,全都得到了天下人的交口称赞。而且,天下人对齐桓公的赞扬还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周围的人一听屈原举例齐桓公,且语气中充满着对齐桓公的敬仰,虽然现在吕齐已经完蛋了,已经变成了田齐,可是对这片土地上的先贤,他们心中还是充满着敬意。

现在屈原以推崇齐桓公,周围的齐人顿时心有荣焉,连带着对屈原的敌意也稍稍缓解。

此时,台上的屈原继续道:“不仅是齐桓公,还有晋文公让曹卫两国复国,以及敝国昔日复立徐国的事情,都得到天下人的赞扬。”

田离立即开口道:“屈子说的是,存亡续断的确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天下人赞扬楚国的有哪里仅仅只是楚国复立徐国,还有贵国复立蔡国以及陈国的事情,也全都得到了天下人的认可。

从屈子的话中,在下也感受到了屈子的满腔正义之心,可是,既然这样,屈子为何还认为五国伐楚是不义的呢?如此,这不就是先生的内心与言行相违背吗?

是故,在下窃以为,既然屈子也认同存亡续断是天下最大的正义,那屈子何不跟从自己的本心,力劝楚王与各国交好,并让楚王复立越国呢!

诚如是,则先生即做到了心口合一,成为天下的贤者,又能劝导楚王成为一个真正的仁义之君,君明臣贤,双双留名千古,如此,岂不美哉。”

周围的人一听田离让屈原进谏楚王复立越国,顿时争先开口道:

“是啊,屈子何不劝诫楚王,复立越国呢!”

“屈子即认为存亡续断是正义的,那屈子为何又认为五国救越就是不义的呢?”

“屈子为何前后言论自相矛盾呢?”

“难道真如田子所说,楚人关于正义的认知就是是否对自己有利?”

“果真是蛮夷···”

“···”

台上,田离见自己的话音一落,顿时便引起台下齐人的共鸣,以致台下之人纷纷开口助阵,对屈原施压。

见此,田离满心欢喜的看着屈原,满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以一幅胜者的姿态向屈原道:

“不知屈子以为如何?”

屈原闻言,立即哈哈大笑,接着,笑声顿时便压制了台下的议论声。

田离见屈原大笑后,台下助阵的声音立即被压了下去,甚至已经消失,见此,他虽不愿此时开口见话语权再次交给屈原,但也不得不开口问道:“屈子何故发笑,难道天下为正义出声是不应该的吗?还是屈子容不下正义的声音。”

屈原笑着摇头道:“非也,在下之所以发笑,乃是笑先生身为墨者,却只知小义,却不知天下大义,距离昔日墨子的境界还相差太远,还没有得到墨家大义啊。

在下所笑者也不仅仅只是先生,还有在场的其他墨者,竟都不知墨家大义,仅仅只是抱着自己的小义,却忘记了天下大义。”

田离一见屈原贬斥自己不知天下大义,甚至还将齐国的墨家全都给贬斥了,顿时大怒道:“在下愚钝,不知先生口中的真正天下大义是什么,难道天下间还有比存亡续断更大的大义吗?”

说着,田离脸色一凛,然后一字一顿的道:“还请先生赐教。”

田离说完,台下的一众墨者,以及其他一些刚刚开口为田离助阵的人,甚至一些心中有疑问的人,全都向屈原拱手道:“还请先生赐教!”

众人异口同声的呼喊声,如排山倒海一般向台上涌去,接着,声音落下,周围瞬间鸦雀无声,甚至连空气都凝固了。

此时,台上,屈原在众人开口之后,一脸肃然地点头道:“田子,还有诸位贤者,平虽不才,但也知道天下还有比存亡续断更大的正义。”

这话一出口,所有的人全都注视着屈原···

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师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六百一十三章 谣言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齐国图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抚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来楚 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变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忧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一千零一百章 缄默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败而归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战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树人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二百九十章 游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观望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税安民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二百二十六章 连楚伐齐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七百零九章 揭开序幕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战贵速
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师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四十八章 昭阳之后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七百二十章 鬼神之力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六百一十三章 谣言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齐国图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抚第四百九十五章 甘茂来楚 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变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忧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一千零一百章 缄默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败而归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战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树人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二百九十章 游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观望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税安民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陈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二百二十六章 连楚伐齐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七百零九章 揭开序幕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七百五十二章 兵战贵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