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

就在襄疾与各国闹翻的当天夜里,襄疾率领剩下的楚军连夜从函谷关撤退。

而剩下的齐赵魏燕四国联军,则在函谷关外耀武扬威一番后,递上了一份四国盟约,然后才退兵东进。

咸阳。

秦王荡看着王案上四国送来的盟约,脸色格外阴沉。

顿了顿,秦王荡才对司马错道:“四国欺寡人太深,竟然递来国书威胁寡人,禁止寡人出兵伐韩,真是岂有此理!”

司马错快速看了一眼秦王荡,拱手道:“大王,魏韩两国已经元气大伤,犹如案板的鱼肉一般,任我宰割。

但我秦国之所以现在无法吞下两国,是因为魏韩两国恐惧我秦国,而紧紧的团结在齐国身边。

我攻其一,其救者三,乃至于五,这才是我秦国无法臣服魏韩的根源。”

“唉,寡人也知道,一如之前,只要寡人出兵伐韩,就会引得各国干预。”秦王荡有些烦躁的道:“寡人现在想要知道的不是原因和现实,而是想要知道如何破解面前的局势。”

司马错微微一滞,然后拱手道:“大王,臣以为我秦国目前要做的是亲魏善韩,结交楚赵燕三国,然后等待时机。”

秦王荡不岔的道:“太消极了,寡人岂能白白的坐在这里等待,而什么都不去做。”

司马错应道:“大王,现在我秦国出兵的道路就三条,北上攻打义渠,渡河伐赵,南下伐楚,东出函谷关伐韩。楚赵两国道路险要,而且两国力量强大,难以使之屈服。

而韩国那边,据探子来报,韩国为了避免再次遭到我秦国打击,不仅重新构建了宜阳防御,而且还派出了两万大军去协助齐国伐宋。

再加上楚王与韩王关系密切,情同父子,一旦我秦国出兵伐韩,则楚国必定不会坐视不理。

所以,现在我们只能等下去。”

说着,司马错拱手道:“大王,其实我们并不要等多久。如今宋国接连遭遇战败,实力大损,无险可守,又遭遇各国来袭。

只要我秦国与楚国不出手,甚至只要我秦国不出手,以楚国内部现在的情况,楚国也无法独自出兵救援宋国。

宋无援兵,内部又混乱不可。

所以,臣预测,宋国必定会在各国联军下一次集结伐宋的大败,然后被各国瓜分。

而宋国一亡,齐国的下一个目标,必定就是燕赵魏三国中的一个,其中又以魏国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魏韩两国现在不仅是我秦国案板上的鱼肉,同样也是齐国嘴边的鱼肉,只是我秦国没得选,而齐国还有得选罢了。”

秦王荡一怔,惊讶的看着司马错道:“如此说来,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齐国必定会与各国闹翻。”

司马错肯定的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秦王荡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楚国呢?”

司马错闻言脸色微微一滞,然后应道:“大王,以楚国目前的情况,只要楚王一死,楚韩两国的情分必定松缓,并且,楚国还一定会发生一场波及整个国家的内乱。

以楚王的年纪······当然,若是大王等不及了,我们还可以派人游说楚太子横,提前引发楚国内乱。

臣这段时间以来,可是时常听说楚王与楚太子越发不合了。

只要楚国一乱,那楚国就必定顾不上韩国。

而韩国失去了齐楚两国作为凭依,那大王就不用废一兵一卒,只需一个使者,便可让韩王主动来咸阳献宜阳称臣。”

秦王荡沉吟许久,咬牙道:“区区数年时光,寡人还等得。”

说着,秦王荡立即吩咐道:“丞相,传诏,立即派出使者去齐国,就说寡人已经服了,从今往后再也不敢对韩国有窥视之心。”

“大王英明。”

“传诏给在宋国的左丞相,让他回来,宋国那个国家,寡人放弃了。”

“唯。”

“传诏,派出使者去魏韩两国,寡人欲归还魏国蒲阳,归还韩国新城、渑池,以与两国交好。”

“唯。”

“传诏,派出使者前往燕赵两国,奉上重礼,以交好两国。”

“唯。”

“传诏,立即派出使者前往楚国,送给楚太子万金,让楚太子为寡人在楚王面前美言几句,并献曲地以东丹水以北十座城池给楚王,以作为寡人伐韩之赔礼。”

“唯。”

“丞相,往去楚使者团里加几个探子,让他们联系楚国那些亲近我们的人,尤其是昭氏还有景氏的人,请他们多多支持楚太子。”

“唯。”

“再派几个心腹去投奔楚太子,鼓动楚太子谋反。”

“唯。”

“此外,这两三年间,三晋还有楚燕等五国哪里,不是都在谣传齐国威胁论吗?那咱们也插一脚。”秦王荡说着,然后看着司马错道:“丞相,从国库中提取两万金,让人去关东传播齐国威胁论,并拉拢三晋燕国,继续孤立楚国。”

“唯。”

楚国寿郢。

当襄成君带着部分大军以及大部分的军中将领归来后,熊槐当即下诏,次日召见群臣,并特意让人去城外请回坐镇军营的柱国唐昧。

翌日,大殿中,当熊槐在王位上坐好,当群臣在殿中坐好后。

随着楚王召见主将的诏令下达,然后伐秦主将襄成君率领三十余位出身贵族的将领,十余位出身商人豪强的将领,以及一位平民的将领进入大殿中。

礼毕。

襄疾脸色灰败的长拜请罪道:“大王,臣奉命救韩伐秦,于函谷关外激战五月,伤亡超三成,却劳而无功,未能攻破函谷关,削弱秦国,请大王降罪。”

“请大王降罪。”襄疾身后的将领,全都开口请罪。

此时,熊槐摆了摆手:“此战经过,寡人已经知道,诸将士虽然未能攻破函谷关,但这并非是你等作战不力,而是齐国首鼠两端。

不过,此战救韩这个目的,却是已经达到了。

韩国的消息,秦国经过此战,已经胆寒,并未随着联军的退兵,而再次东进伐韩,而是归还了韩国新城、渑池两地。

所以,此战你等有功。”

说罢,熊槐立即看了司马景缺一眼。

景缺会意,目光快速扫过殿中跪拜的诸将,在他随军出征的三子身上停留了半息后,大声开口道:“根据司马府统计,此战救韩有功···”

景缺将军中将领的功勋全部公布后,屈原紧接着开口道:“根据新法,有功者必赏。故,此战主将襄成君疾有功,增封食邑五百户,副将庞爰有功···”

等屈原根据诸将功勋,或将有功者爵位转正,或赐予爵位,或将功勋不足者累计功勋一件。

待封赏公布完毕,殿中所有大臣,全都齐声呼道:“大王英明。”

此时,坐在王位上的熊槐,再次感受到了君臣同心的一瞬间。

这一刻,他不仅极大的壮大了变法派的根基,而且还第一次没有任何人反对。

朝议结束后,熊槐又召见了屈原唐昧二人。

此时,熊槐看着二人道:“两位贤卿,根据司马府的统计,这一次函谷关之战,成功获得秦军人头并活着回国的士卒,有五千余人。”

说着,熊槐看着屈原道:“有劳左徒尽快将他们的爵位赐下。”

屈原立即拱手道:“请大王放心,臣会在今天之内,根据他们的功勋晋升他们的爵位。”

“嗯。”熊槐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唐昧道:“柱国,现在新法局势贤卿也很清楚,虽然各县哪里推行的还不错,但是,各村各里那边,宗族势力根深蒂固且异常强大,新法久久难见成效。

所以,寡人的意思是,希望柱国能放人。”

唐昧闻言,立即拱手道:“不知大王要多少人,臣稍后就去找司马,进行士卒轮换。”

熊槐见状,笑道:“这次晋爵的五千三百余士卒,寡人希望柱国能换出五千人来。而且,这五千人,寡人希望的是能遍布全国各县各村。”

唐昧心中一惊,但毫不犹豫的点头应道:“请大王放心,臣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熊槐点了点头,又对屈原道:“贤卿,这五千人士卒返回故乡后,寡人希望贤卿能尽快在各县、各乡、各村安排职位,让他们衣锦还乡,以进一步在各乡村打开局面。”

屈原用力的点了点头:“唯。”

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潜龙勿用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齐 中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赏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来楚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时候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三百零七章 这很犀首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九百六十六章 谣言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托付后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齐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章 出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
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夜宴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一千两百九十五章 潜龙勿用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齐 中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五百六十四章 宛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赏赐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秦使来楚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敌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八十七章 渡河战起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时候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三百零七章 这很犀首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两百四十章 胜败根源第九百六十六章 谣言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托付后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三百六十九章 暗交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齐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章 出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