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

当屈原来到园中,见楚王正与公子彘说笑,微微一怔后,迟疑了一下,才慢慢走到楚王身侧:“大王!”

熊槐点了点头:“贤卿所谓何来?”

“大王刚刚回到国中,臣本不愿在此时打扰大王,但如今国事繁多,故臣特来问问,不知大王何时召见群臣主持大局。”

熊槐一怔,然后反应过来,现在楚国不仅是死了王后,还有令尹也死了。

所以,现在国人最关注的问题是,接下来谁将接任景翠做令尹。

想到这,熊槐摇了摇头:“贤卿,现在寡人心绪烦乱,无心国事,是故,寡人回朝后的第一次大朝议,就放在半月之后吧!”

“是,大王。”

随着屈原的离开,随着半月后举行大朝议的消息传开,很快,整个郢都热闹了起来。

接下来郢都之中,默默关注局势者有之,走家串门活动频繁者有之,闭门谢客者亦有之。

而熊槐自己却是深居后宫之中,每日都在与幼子嬉戏,尽享天伦之乐。

无论是呼声最高的昭雎,还是被视为他最亲近的屈原,亦或者是那个人人戒备的陈轸,全都没有得到召见。

仿佛楚王对接下来的朝议,以及接下来谁做楚国的令尹,全都漠不关心一般。

不过与大家想象的不同,熊槐不是不管心接下来的令尹人选,而是令尹的人选,熊槐早已确定,那就是现在的柱国昭雎。

虽然熊槐也曾在屈原与昭雎之间犹豫过,但是思虑再三,熊槐还是决定选择昭雎。

之所以舍弃屈原,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现在的楚国,变法的先行试点已经展开,但是无论是最早的汉北三郡,还是最全面的江东两郡,变法都还没有出现成果。

在这种情况下,熊槐需要等,等变法出现成果之后,才能在变法全面展开之前,将国事全部托付给变法的主要推动人。

而现在,以各地勋贵极为痛恨屈原为令尹,极有可能会引起各地的抵触,一旦国中动荡,对楚国不利。

相反,此时以从未推动变法的昭雎为令尹,也能稍稍安抚那些骚动不安的心灵,实现稳定国中各地的目的。

这一个原因,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熊槐每每想到这,都有种深深的遗憾,内政能力一般,隐隐被屈原架空,而且德高望重能压得住其他人的景翠,才是他心目中变法之前,过渡期间最好的令尹。

而军政双优的昭雎,能力超过了他的预期,不是他心目中的人选。

只可惜···

之前还能率兵打战,身体十分健康的景翠,就这么突然的病死了。

对景翠之死,熊槐十分遗憾。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年纪。

如今熊槐自己是奔六十而去的人了,而昭雎的年纪他小点,但也已经年满五十,而屈原呢,才刚刚年满四十。

就从年纪来说,屈原可以等,就算等上十年八载都没有问题,但是昭雎等不了。

想要让昭雎熬死屈原,那根本不可能。

更何况这些年昭雎屡屡立功,若是舍弃年纪大的昭雎,而选择屈原,熊槐担心昭雎心中不平衡。

至于第三个原因,那就是熊槐自己心中隐隐有些担心,希望屈原能在这个风暴前夕,能避免站在风口浪尖。

正是因为种种顾虑,熊槐这才选择了昭雎。

而之所以没有在回到郢都后立即公布令尹的人选,那时因为熊槐想要观察一下群臣的态度,更想观察一下昭雎的动向,以决定昭雎这个令尹接下来具体应该怎么用。

虽然熊槐与昭雎君臣相处许久,熊槐自认对昭雎已经很了解了。

但是,人终究是善变的,一个人贫穷之时与一个人富贵之时,心性是截然不同的,同样,一个人地位低下之时,与一个人地位高贵之时,心性也是不同的。

熟话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心性态度欲望始终如一的人太少。

就好比那个王莽,地位低下时的谦卑王莽与称帝前权势达到顶峰的跋扈王莽,完全就是两个人。

虽然有人说后面的王莽是穿越者,把前面的王莽夺舍了,不是同一个人。

但是,熊槐却以为,更大的可能,不是夺舍,而是王莽得到权势之后,心境变化,欲望膨胀,完全变了一个人,这才给人两个人的感觉。

同样,熊槐也想看看昭雎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熊槐了解昭雎,之前昭雎的最大抱负,就是成为令尹,成为楚国群臣之首,为了这个目的,他才到处投机。

十几年屈原变法遭遇挫折的时候,他暗中推波助澜,站在了大势那边。

其后屈原倒台,在众人的围攻中,昭雎又拉了屈原一把。

当然,这并不是昭雎突然态度转变,决定加入变法党,而是想要通过拉屈原,以获得变法党的好感与支持,比如说唐昧以及与屈原交好的那些人,甚至是屈原本人。

在成为令尹以前,昭雎的理想与抱负从未发生改变,但是,现在他最重要的目标实现了,成为令尹之后,他会怎么样。

究竟是从此志得意满,私欲膨胀,损公肥私呢?

还是会再接再厉,树立一个更加远大的目标,为楚国进一步的富强而努力呢?

亦或者···他会不会权欲膨胀,为了进一步的权势,而打算勾结太子或者公子,换个楚王,独享楚国大权呢?

这都有待观察。

这就是熊槐推迟半月的原因所在,他想看看昭雎是否能克己守心,始终如一。

半月时间一晃而过,这半月来,熊槐失踪稳居后宫,没有接见任何一个朝臣。

而郢都之中,却也因为楚王的态度不明,而风起云涌。

就在大朝议开始的不久前,就在群臣进宫参加朝议之时,后宫中的熊槐,在自己的寝宫中,收到了一份半个月来郢都之内的情报。

“许多大臣串联,打算今日朝议上力推昭雎为令尹。”

“一些封君密会,打算今日朝议上力推昭常为令尹。”

“部分封君密会,打算今日朝议上力推屈原为令尹。”

“道墨儒三家准备力推屈原,汉北三郡以及江东两郡全都准备力挺屈原。”

熊槐大略的将这些情报看了一下,然后将这些情报放在一边,接着找出昭雎的情报。

“柱国昭雎拜祭令尹景翠之后,以军旅疲惫为由,闭门谢客半月,直到今日上朝才出门。”

熊槐看到这个消息微微一愣,然后哈哈一笑。

接着,就在熊槐放下情报,准备出门上朝的时候,突然又拿出那些情报,然后找到了太子横的情报。

“太子半月来每日为王后守丧,没见接触任何大臣。”

熊槐看罢,长长一叹。

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七百一十八章 广告与封神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四百五十六章 赵国使者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国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十六章 心有怜惜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气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齐国图宋第八百章 退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灭族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一千零二章 大势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变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一千两百一十八章 忧思至今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请杀郑袖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气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剑指子青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机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
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一百三十八章 万事俱备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七百一十八章 广告与封神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八百零四章 议楚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四百五十六章 赵国使者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国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十六章 心有怜惜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气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一千两百九十二章 齐国图宋第八百章 退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灭族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一千零二章 大势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求变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装晕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一千两百一十八章 忧思至今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请杀郑袖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气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点火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剑指子青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机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