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围攻秦国

苏代一愣,脸色黯然,谢道:“臣谢大王缪赞,相比家兄,臣相差很远,不敢比。”

同样都是游说诸国,兄长苏秦能挂各国相印,而自己除了能在齐国勉强混得下去,在其他国家,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熊槐言归正传道:“不知齐王让你来访,有何贵干?”

苏代正了正神色,道:“回大王,齐楚本事盟友,齐国不知为何惹怒了大王,齐王惶恐,愿意献出齐国淮北地,为大王寿,请求齐楚讲和,再结邦交。”

熊槐笑道:“寡人听说齐王残暴,残害燕国百姓,各国向寡人求救,这才令齐楚之间发生误会,如今误会解除,寡人愿意同齐国讲和。”

苏代一愣,肚子里面的一大堆理由全都没有说出来,楚王就同意了。

这此任务也太简单了吧。

苏代离去后,熊槐道:“传令柱国,接收齐国淮北之后,即可退兵回国。传令司败,让其与越国交涉,越国身为盟主,从齐国获得的收获,不可比我们楚国少。一旦齐越交战,若是越国不利,可伺机救越,接下来我们楚国要与越国约为兄弟,结为一体。”

“唯。”

“传寡人之命,相约三晋,分兵攻秦。”

魏国。

魏襄王向田需问道:“相国,如今楚王相邀,约我们三晋攻打秦国,不知对于这件事,我们如何答复?”

田需不假思索道:“大王,当然是答应楚国。如果楚王是要将各国的兵力汇聚在函谷关,那么臣的意思就是拒绝他,但是现在楚王的意思是要求各国取回各自的失地,那么就算楚国没有邀请魏国,我们也应该出兵。”

魏襄王迟疑道:“只是寡人有些担心,楚国说要夺回商於之地,但是天下皆知,武关易守难攻,攻破武关的难度还要超过函谷关,要是楚国居心不良,欺骗我们,这可怎么办?”

田需道:“大王,无忧,秦国之前与楚国的大战,已经让秦楚两败俱伤。现在秦国的主力还在与楚国相持,而我们魏国已经同齐国停战,若是现在将主力调回,趁秦国来不及调兵,防守空虚之际,一举而攻占汾阴,将秦国赶回河西,那么秦国就无法轻易渡河攻打我国。”

“而齐国方面,我们夺取了齐国七城,宋夺取了五城,赵夺取十城,楚越两国合力攻取齐国淮北,齐国已经被削弱,短时间内不可能出兵攻打我国。”

“而楚国方面,同时与秦齐大战,损失必然很大。况且我们魏国刚刚与楚国结盟,楚国短时间内也不会来攻打我们魏国。”

听到这里,魏襄王一愣,喜道:“相国的意思是只要我们将秦国赶到河西,那么接下来我魏国就可以休养生息了?”

魏国之前打天下打得太狠,国土又处在天下之中,这些年接连处在战争之中,不,是不断处在被削弱中,根本停不下来。

也不是自己想停战就可以停战的。

田需点了点头,道:“大王,大战多年,现在我们魏国需要休息了。”

魏襄王恍然大悟,面露决绝之色,郑重道:“好,依相国之意,将趁秦国主力还未归国,集中我国主力,并且逼迫韩国出兵,全力攻打汾阴,这次要一举将秦国赶回河西。”

“传令公孙喜,若是在秦国主力未到的情况下,依旧拿不回汾阴,那就让他提头来见寡人。若是拿下汾阴,寡人不吝赏赐,封君只在一念之间。”

“唯。”

秦国。

秦惠文王刚刚到达蓝田,就接到赵魏两国急报。

“如今赵国正在猛攻离石,魏国已经夺回曲沃,与韩国合兵一处,正在向岸门汾阴地区前进,诸位以为如何是好?”

众人闻言一惊。

离石的西边就是蔺地,这是河水中上游的渡口,赵国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蔺地。而汾阴是河水中游的渡口,汾阴的对岸就是秦国的夏阳。

夏阳以前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魏国少梁。

少梁是魏国进攻秦国的桥头堡。

魏国夺取河西地,就是从少梁进军的,如果魏国夺回汾阴,这种情况对秦国来说,感觉很不好。

虽然现在的秦国不惧怕魏国,魏国就算夺取河西的夏阳也没有用,但是如果魏国死死的卡住汾阴,进攻河东的线路就被堵死了。

从此以后,只要魏国谨守汾阴蒲坂两地,秦国就无法从关中直接出兵魏国。

蒲坂是魏国控制的河水东侧重要渡口,秦国一直没有打下来,蒲坂对岸就是秦国关中。

张仪稍加思索道:“大王,蔺地太远,我们现在就算派兵增援,恐怕也来不及了。”

秦惠文王脸色一僵,道:“相国的意思是舍弃蔺地?”

张仪点点头,道:“大王,这些年我们攻打三晋楚国,已经引发过一次天下攻秦,这一次三晋和楚国兵分三路,恐怕是想将我们在河东地区的领土全部收回,把我们赶回河西。”

“三晋来势汹汹,而我秦国主力被楚国拖住,对此就要有所舍弃。”

“赵国离秦国远,而魏韩就在眼前,蔺地对岸只是我秦国偏远的上郡,汾阴和蒲坂对面,就是我秦国的心腹河西关中,请大王察之。”

秦惠文王呆滞数个呼吸,而后叹气道:“传令,派人出使赵国,寡人愿意和赵国讲和,将蔺地归还赵国,请赵国退兵。”

樗里疾此时出言道:“大王,罪臣死罪,请大王给末将一个机会,让末将待罪立功,驰援汾阴。”

秦惠文王目不转睛的看着樗里疾,良久,点头道:“好,这次一定要保住汾阴。”

樗里疾单膝拜道:“唯。”

樗里疾离去调兵后,一个侍从禀报道:“大王,刚刚从于中传来的消息,楚国大军再次兵围于中,正在向武关进发。”

“什么?”秦惠文王大怒。

侍从张了张嘴,迟疑片刻,没有说话。

秦惠文王见状,怒道:“还有什么消息,一并说来。”

侍从行礼道:“大王,据守卫武关的庶长回报,这次依旧是楚王亲自带兵,楚王见大王不在,传言道:要会猎关中,与大王共谋一醉。”

秦惠文王大怒道:“岂有此理,楚王欺人太甚。”

张仪急道:“大王,武关易守难攻,楚国此举是在激怒我们,一旦我们再次和楚国大战,恐怕汾阴夏阳那里会被魏国得手。”

秦惠文王点了点头,道:“不必理会楚王。”

停顿了片刻后,秦惠文王依旧余怒未消,道:“几年前楚王纠集三晋燕国围攻我秦国的函谷关,去年趁着秦魏大战,伙同齐国夺取我秦国好不容易才攻下的曲地。现在又再次纠集三晋谋取我秦国的河东地。”

“是可忍孰不可忍,寡人要祭天,诅咒楚王不得好死。”

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粮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三百章 会盟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三百八十六章 强攻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师徒来楚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七章 为之奈何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陈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义献宝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三十九章 断体不生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回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国惨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杀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杀戮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满城第十八章 封君贵族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议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义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六十四章 魏国抉择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
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粮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三百章 会盟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七百五十八章 巴人在垫江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三百八十六章 强攻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一百二十一章 齐使苏代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一千两百五十九章 师徒来楚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国出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七章 为之奈何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陈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八百一十九章 章义献宝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三十九章 断体不生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回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国惨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一百一十一章 欲渡濮水第九百七十九章 刺杀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杀戮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满城第十八章 封君贵族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三百七十一章 初议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义第四百九十三章 魏章背秦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六十四章 魏国抉择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