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回应

曲阳。

曲阳君世子曲隆轻轻的走到曲阳君的房间,见他兄长曲兴正在床边伺候,便轻轻唤了一声:“父君,三兄。”

此时,正在照顾曲阳君的曲兴听到世子曲隆的声音,回头点了点头,然后轻轻的对床上的曲阳君道:“父亲,七弟来了。”

“嗯!”一脸病态的曲阳君虚弱的应了一声,并没有多少反应。

曲隆见状,立即走到床边,轻声细语的道:“父亲,刚刚六君又传来给父亲的亲笔书信!”

此时,躺在床上的曲阳君微微偏头看了一眼曲隆递来书信,并没有伸手去接,而是用虚弱的语气问道:“六君在信中说了什么?”

曲隆将竹简展开一看,看完书信后,皱眉道:“父亲,六君又邀请我们征召百姓向大王施加压力。”

曲阳君闻言皱了皱眉:“是因为柱国率军返回郢都,以及大王并没有因为征召百姓而责备六君,所以六君又邀请我们行动吗?”

曲隆点了点头:“父亲明鉴,正是如此。”

“那,世子以为应该如何回复六君。”

曲隆想了想,应道:“父亲,我以为六君说的对,君强则臣弱,臣强则君弱,现在大王既然在六君等人的逼迫下后退一步,并没有就此责罚六君,那儿臣以为我们应该立即跟进,征召百姓响应六君。”

说着,曲隆脸色浮现一丝神采:“父亲,儿臣以为父亲你的声望远在六君之上,当初六君无法号召各地贵族,可若是父亲出面,那儿臣相信,各地贵族必定纷纷影从。”

说到这,曲隆声音越发高昂激动的道:“只要我们江淮的大部分封君全都联合起来向大王施压,再加上许多反对变法的朝中诸公在郢都响应,那么儿臣肯定,大王一定会停止变法的。

这就跟三十年前大王暂停清查人口土地,二十年前大王驱逐屈原一样,大王见事不可为,就会改弦易辙,主动退缩的。”

曲阳君闻言虽面上并不表情,但在心中却是轻轻一叹。

他今年七十有八,活得实在是太久,而且也死的太晚了,以致于他的嫡长子嫡次子竟然全都走在了他的前面,然后,他竟不得不立第三子为后。

可是,对于他这个嫡三子,因为他宠爱太多的缘故,以致曲隆远不如自己亲自请名师培养的老大,以及送去郢都大学培养的老二成才。

如果···

此时曲阳君在内心默默想到:如果现在老大还在,那老大肯定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想着,曲阳君悲从心来,然后两道眼泪顺着眼角直接落在枕巾上。

另一边,曲兴见曲阳君落泪,顿时惊呼一声,然后拿起毛巾,快速向前一步,替曲阳君擦去泪水后,难过的问道:“父亲,你怎么了?为何突然流泪!”

等曲兴说完,曲隆这才奇怪的问道:“父亲,可是儿臣刚刚说错了。”

曲阳君闻言,叹道:“无事,你们也不必担忧,人老了,就容易莫名其妙。”

“父亲~~”一旁的曲兴闻言不禁悲从心来。

“唉~~”曲隆同样也悲叹一声,接着在心中默默的道:“父亲真的老了。”

忽然,曲阳君感叹道:“大王又要看是变法了,世子,大王变法之前,也曾发生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吴起变法。这些变法,甚至这次大王的变法,其内容都是一脉相承。

现在为父已经记不清之前的这些变法一共维持多长时间了,世子饱读诗书,可否提醒为父一下。”

曲隆闻言,不知道他父亲为何突然说起史书上的变法来,只得满腹疑惑的应道:“父亲,李悝变法曾先后持续十余年,直到魏文侯病死。商鞅变法前后持续近二十年,直到商鞅被杀。而吴起变法前后持续六年,直到吴起被杀。”

“嗯!”曲阳君闻言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

曲隆见曲阳君应了一声后,又沉默了下去,等了一下,再次开口道:“父亲,六君的书信,我们应该怎么回复。”

曲阳君闻言,沉默了许久,然后应道:“我就快死了,已经经不起折腾了,世子回复六君,请他来参加我的葬礼吧。”

“······”曲隆愣了愣,然后皱着额头道:“是,父亲。”

等曲隆离开后,曲阳君又沉默了许久,突然向自己的庶长子曲兴问道:“兴,大王变法一事,你怎么看?”

曲兴愣了愣,然后应着:“父亲,大王已经六十多了。”

“唉!”曲阳君长叹一声,突然从床上坐了起来,然后用力的握住曲兴的手,接着红光满面的道:“答应为父,让曲阳君一脉传承下去···”

“父亲?”曲兴先被曲阳君吓了一跳,然后又看着曲阳君通红的眼睛,不禁微微一愣。

曲阳君急促的大喊道:“答应我···”

“我···”

曲阳君哀求道:“答应我···”

“是,父亲······”

与此同时,钟离城中,钟离君正拿着六君的书信,向其世子钟离玳问道:“六君邀请为父征召百姓向大王施压,不知世子以为应该如何回复。”

钟离玳闻言立即拱手应道:“父亲,儿臣以为应该拒绝。”

“哦!为何?”钟离君好奇的问道。

“因为这是不臣之举。”钟离玳满脸寒意道:“儿臣知道大王变法的事情,已经危及各地封君的利益,令各地封君极为不满。

可是,面对大王的变法,诸君不满可以直接上书大王述说变法危害,然后直接反对变法。但却不能如六君一般,直接征召百姓,试图用武力威胁大王,行大逆不道之事。

所以,儿臣以为这等不臣之举,万万不可效仿。”

“嗯~~”钟离君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么你说大王变法这件事,我们是否要上书表示反对呢?”

“不用反对!”钟离玳理所当然的道:“同时,也用不着表示支持。儿臣以为我们观望便可。”

“为何?”

“父亲,以目前看来,大王变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土地跟人口,而我钟离之地,正处在战争的前线,之前是为了跟越国打,现在则是为了对付齐宋两国。

深处前线,我们的私田以及私属,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还因为战争,连本属于我们的百姓,也常常需要大王支援,我们与大王乃是休戚与共。所以,大王的变法,对我们的影响可是微乎其微。

甚至,我们与大王更是休戚相关,楚国强则钟离安,楚国弱则钟离一日不得安宁。

这种情况下,儿臣以为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就可。”

“善!”

······

另一边,勷君的封地上,勷君拿着六君的书信向自己司马徐完问道:“司马,六君再次来信邀请本君征召百姓,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徐完脸色沉重的摇头道:“君上,臣还是那句话,对于大王的变法,理应以静制动。

大王是君,而君上则是臣子,以臣谋君,成则君无所加,败则举族大祸临头。是故,大王变法即便严重危及君上的利益,那君上也得忍下去。

更何况现在大王的变法并没有直接针对君上,此时此刻,君上又何必冒头惹得大王不快呢!”

“善!”

······

舒庸君:“去回复六君舒蓼君,就说本君愿意为其羽翼!”

······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七百六十七章 剑指水师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国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国祭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二百九十二章 布局第三百二十章 战起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五百二十九章 会盟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一百八十五章 庄蹻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战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观望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达淮阴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如疯似癫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风起兮 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齐国之乱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七百六十七章 剑指水师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争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一千两百七十五章 秦女到楚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国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七百二十二章 大赦天下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国祭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进言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二百九十二章 布局第三百二十章 战起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五百二十九章 会盟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一百八十五章 庄蹻第一百一十五章 赵谋中山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战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观望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达淮阴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师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如疯似癫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风起兮 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齐国之乱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