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零五章 父子情深

“不错,寡人这么做都是为了你。”熊槐肯定的点了点头,然后从自己的袖中掏出一卷纸质地图,接着将地图放在自己与太子横中间的石案上展开。

待地图完全展开,太子横看着地图上西起秦蜀东至大海,北从匈奴东胡一直延续到楚国南境,见此,他微微一惊:“天下各国疆域图。”

“正是各国疆域图!”熊槐点了点头。

接着,熊槐略有缅怀的道:“三十多年前,先王还在时,先王曾拉着寡人手说,秦国雄踞关中,手握南郑,有吞并巴蜀,挟制楚国,包囊天下之心。

关中险固,巴蜀险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旦秦国占据巴蜀,那秦国就会对我楚国形成绝对的地形优势,那时候,我楚国再想限制秦国,就千难万难了。

所以,先王在世之时,时时提醒寡人注意巴蜀,不可让巴蜀两国为秦国所有。”

说着,熊槐长长一叹道:“可惜的是,当年秦国趁寡人联合各国伐秦失败,趁巴蜀交恶,一举占据了巴蜀。

其后,寡人虽然经过多次努力,但最终也仅仅只是让秦国吐出巴充,直至现在,秦国依然占据蜀地。”

说着,熊槐看着太子横道:“太子,你说说看,以目前秦楚两国的局势,假如我们楚国要对秦国下手,应该如何攻破秦关,杀入秦国腹地,然后与秦国决战?”

太子横闻言,沉思了许久,然后开口道:“仅凭我楚国很难,就像之前巴蜀叛乱,即便我楚军全力出手,但限于地形极端不利,兵力粮草调度困难,难以对秦国造成致命一击。

所以,我楚国想要重创秦国,寻常时候根本不可能,除非出现三种情况。其一,秦国内乱,我楚军可轻易攻入秦国。其二,秦国大军全部出征在外,内部空虚,我楚国也可趁机行动。其三,我楚国势大,不惜一切代价,强攻秦国关邑。”

“太子所言极是。”熊槐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太子对天下未来的大势怎么看?”

“未来大势?”太子横一怔,他父王话变得太快,转眼从攻打秦国变成天下大势,这变得他都反应不过来。

此时,熊槐见太子横露出迷茫的眼神,心中大为失望,只得自己开口道:“昔日,司马错曾对秦惠文王说:得蜀则得楚,得楚则得天下;昔日苏秦曾对寡人说:纵则楚王,横则秦帝;昔日,还有现在,稷下学宫的那群人,时时都在探讨一统天下的办法。

甚至,就连已经回到老家的孟子,还时常与门生弟子谈论统一天下的事情。不仅是谈论,而且,寡人派去拜孟子为师的人还传回消息,孟子已经开始著书立说,讲述自己统一天下的办法。

作为目前儒生中名气最盛威望最高的大贤,孟子统一天下的论述,已经开始在邹鲁之地开始流传,这些太子你难道就不知道?”

“这···”太子横一听,顿时变得极为尴尬。

他的老师是道家的人,楚国也是道家盛行,楚国儒生甚少,他连楚国的儒生都不怎么关注,又怎会关注数千里外的老儒。

为了化解自己的尴尬,太子横立即诧异的道:“父王还派人去做孟子的学生了?”

“嗯。”熊槐点了点头,应道:“不仅是孟子,寡人还派人去稷下学宫求学了,还有清溪学派,西河学派,鲁国其他儒学派别,秦国法墨两派,宋国庄子一派等等。

正是因为这些人源源不断的将各大学派的学说传回楚国,我楚国的太学才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就比如这次江淮设县,各县县尹、县丞、县尉,基本都是从太学而出。”

说着,熊槐见太子横一脸悻悻然,立即皱眉道:“别顾左右而言他,太傅可是主持稷下学宫多年的大贤,深知稷下学宫内幕虚实,难道你就从来没听太傅说过统一天下的论述吗?”

此时,太子横突然回忆起太傅的高谈阔论,顿时露出震惊之色:“父王是说,一统天下这才是天下的大势所趋。”

熊槐终于笑着点头道:“不错,这就是未来的大势。”

太子横见他父王点头,难以置信的问道:“这怎么可能,天下各国实力强劲,以一国之智力敌天下之智力,这怎么能成功?”

“怎么不可能?”熊槐闻言,心中越发不满道:“昔日天下有诸侯八百,现在天下大小诸侯不过二十,剩下的七百余诸侯全都被吞并了。不仅如此,如今秦国吞并了蜀国,我楚国吞并了越过,赵国吞并了中山国,甚至齐国也曾一度吞并燕国,魏国也曾险些吞并秦国。

连越国燕国秦国这样强大的国家,连巴蜀这种占尽地利的国家都能被吞并,太子你说,这天下又有那个国家是不能被吞并的。”

太子横一怔,他彻底被震撼了。

他从来没想到,他的父王竟有并吞八荒之心,席卷宇内之志。

此时,太子横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所以父王迁都寿县,正是为了迎合统一天下的大势。”

“不错。”熊槐点了点头,太子还不算傻得彻底没救。

想着,熊槐立即开口道:“我楚国东至大海,西至巴蜀,同时与齐宋魏韩秦五国相接。其中,太子你也知道,秦国险固,难以攻取,魏韩居天下中,即便攻下魏韩,那也只不过是让楚国将两千里的边境线扩展到三千里,而且还是无险可守,首尾难顾的边境线,其不可取。

所以,我楚国接下来的目标,最好就是齐宋两国。”

说着,熊槐手中指向地图,然后从方城位置,经汉中划到巴充:“寡人的意思,接下来我楚国将固守方城、汉中、巴充三地,以备秦魏韩三国。这三个地方,我楚国经营数百年,乃是真正的易守难攻之地,只需极少的兵力就可以守住。

同时,我们可以从西线抽调兵力来东部,联合三晋燕国,全力攻略齐宋两国。必要时还可联络秦国,以秦国牵制三晋。

如此,只要齐宋两国灭亡,我楚国的势力范围从淮水扩张到河水,并且还是占据没有后患的齐宋之地,那时,天下的大势就已经明朗了。”

“父王神明!”太子横听完自己父王的庞大计划,不禁由衷的叹道:“若是此策能成,父王即便与汤武相比,也不遑多让。”

“不。”熊槐立即落寞的长叹道:“寡人何敢与汤武相提并论,寡人已经老了,没多少年可活了。而齐宋两国却并未露出颓势,想来,为父的有生之年,是无法看到齐宋两国并入我楚国了。”

“父王···”太子横一听自己父王如此悲情的话,想起他父王虽然面无老色,但其实已经六十有余的高龄,顿时眼睛一涨,满腔都是悲意。

此时,熊槐见太子横满脸悲色,再次叹道:“寡人虽然看不到齐宋两国灭亡的那一天,可是,寡人现在可以提前给太子你,或者给王孙平铺路,提前迁都来寿县,免得未来你们攻一次齐国,光是路上就花两个月时间,免得你们将来会错失良机啊。

现在,寡人在群臣的怨恨中迁都,这样,群臣以及贵族就只会怨恨为父。

所以,寡人的意思是,愿怨恨集于寡人,而功业留待你们。

寡人唯一的希望,未来天下归一,太子你,或者王孙平,又或者是王孙平之子,在祭告宗庙的时候,别忘了告诉寡人一声。”

太子横闻言,顿觉一股浓郁的父爱涌入心田,然后再也忍不住,顿时痛哭流涕的长拜道:“父王,儿臣错了!”

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八百五十六章 齐王崩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谒者黄歇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顺天应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四百章 往燕第四百一十三章 贪婪与忧虑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陈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宫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礼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势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阴相见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七百八十六章 举国动员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姻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证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
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八百五十六章 齐王崩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产神器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一千两百零七章 谒者黄歇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顺天应人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四百章 往燕第四百一十三章 贪婪与忧虑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陈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逼宫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礼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势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阴相见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两百三十六章 父子对持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战必胜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七百八十六章 举国动员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六十六章 令尹可使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达宛城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秦韩决战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触即溃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姻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证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