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

郢都。

各国军队开始在楚国边境汇聚的消息,不断的传到楚国郢都,顿时令郢都一片震动。虽说楚国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面对这股足以毁灭国家的风浪,在楚王不在郢都之时,整个郢都都显得没有底气,提心吊胆,没有一丝轻松之意。

就在郢都被这股风雨压得喘不过起来之时,楚王终于回到了郢都,一时间,郢都群臣似乎又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心中安定了不少。

熊槐回到郢都的第三日,被宋王驱逐的两位楚国大臣回到郢都。

“上官大夫,左大夫!”熊槐听着景鲤的禀报,脸上露出一丝嘲弄。

宋国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若是宋国背叛联盟,这绝对是对连横联盟的重大打击,尤其是宋国尴尬遭到各国欺压的情况下,极大的提升了拉拢宋国的几率。

在现在楚国急需了解宋国内部情况的时候,这两个楚国大臣回到郢都复命,这莫不就是天意么!

想着,熊槐立即开口道:“令尹,快传他们进来,寡人要见他们!”

“唯!”

···

Wшw. ттκan. CO

殿中。

熊槐看着二人,直奔主题,问道:“两位贤卿从宋国归来,不知宋国的情况如何?”

上官大夫一听楚王询问宋国,顿时一股浓郁的怨恨之气涌上心头。

起初,宋王请求楚国派出一位宋相,上官大夫本不愿去,但是,耐不住宋王的刻意讨好以及再三邀请,这才看在楚王的面子上,答应前往宋国任相。

结果到了宋国,情况却与他想象的不一样。

没过多久,他就发现宋王请他做宋相,并非因为他的才华,而是因为他在楚国的地位。

所以,他虽然成为宋相,在宋国的地位即位崇高,但是却是一个虚相,宋国实权大都在宋卿惠盎手中,他并没有获得多少权力。

其后,赵臣仇液担任宋国亚卿,不仅将他手中为数不多的权力也分走了一半,而且在朝中与他针锋相对。

而他在与仇液的争锋中,宋王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支持仇液,导致他屡屡被仇液压过一头,成为宋国朝野的笑柄。

那一段时间,若不是看在楚王的面子上,上官大夫早就请辞回楚国了。

但是,上官大夫万万没有想到的,在楚宋两国交恶后,宋王竟然没有让他主动请辞,而是直接将他驱逐了,将他仅有的一点颜面,也从脸色扯下,然后仍在地上,狠狠的踩上一脚。仿佛宋王将他从楚国请到宋国,目的就是为了羞辱他一般。

所以,离开商丘之前,面对惠盎所赠送千金,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难道他会为了区区千金,就会觍着脸,抛下颜面,千里上门送屈辱吗?

屈辱,上官大夫灰溜溜的离开宋都那一刹那,感受到了无尽的屈辱。

从商丘到郢都,这一大段路,不仅没有让他内心的屈辱感消弱,反而愈演愈烈,好像整个人都被点燃了一般。

此刻,一听楚王的话,心中的怒火被勾了出来,立即愤恨的道:“大王,昔日楚宋两国结盟,宋国依靠我国,狐假虎威,获得了不少好处。而且,两年前,我楚国不顾自己,为宋国夺取了薛地。结果,宋王丝毫不顾及万日的情分。

不仅立即与我楚国翻脸,而且还与各国合谋攻打楚国。更有甚者,臣在宋国之时,听闻宋王暗中诅咒大王,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着,上官大夫大声拜道:“大王,君辱臣死,若是日后伐宋,臣愿为大王前驱,不灭宋国,誓不罢休!”

熊槐闻言脸上没有任何变化。

宋王的举动,乃至祭祀诅咒他,都在他的预料中。

毕竟这次宋国的确是被楚国坑惨了。

上官大夫所说的话,并不是熊槐所希望的答案。

想着,熊槐淡淡的道:“好,贤卿有心了。”

说着,熊槐目光转到中大夫左成身上,问道:“不知贤卿有什么对寡人说的吗?”

左成方才在上官大夫开口之时,一直默默的观察楚王的脸色。结果,楚王的脸上没有任何变化,即便上官大夫提及宋王诅咒楚王,楚王也不为所动。

看到这,左成心中便知道,楚王所关心的,不是宋国对楚国的态度,也无需大臣与楚王同仇敌忾。

此时,听到楚王询问,立即应道:“大王,臣立即宋国之前,曾仔细观察过宋国上下的动静,然后发现宋国上下,对我楚国十分怨恨的同时,也十分恐惧我楚国。

其恐惧之处有三,一是担心楚宋两国关系太近,在各国伐楚之时殃及池鱼;二是担心楚国灭越之后,将目标放在宋国身上,故而与各国联合伐楚;三是担心各国伐楚之后,等楚国缓过劲来,会报复宋国。宋弱楚强,一旦楚国对宋开战,宋国即便不亡,也会大为衰弱。

此外,这几年宋国与齐魏两国的矛盾极深,宋国上下更担心即便宋国跟着各国伐楚,也不能消除宋国与齐魏两国的矛盾。反而在伐楚之后,在楚宋两国反目成仇后,在宋国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出兵报复宋国。

臣与上官大夫被驱逐前,宋王在洛邑受辱,被迫割让薛地给齐国的消息传到商丘。不仅让宋国群臣激愤,同时也让更多的宋国大臣与臣结交,这便是宋国与各国离心的迹象。”

说着,左成想起离开商丘前,惠盎所赠送的千金,立即拱手道:“大王,宋王将上大夫与臣驱逐,却并没有杀臣二人祭旗,便是出于这种矛盾心理。那就是即伐楚,同时也不敢过分得罪楚国。”

熊槐极为意外的看了左成一眼,突然发现他的能力与洞察力远在上官大夫之上。

想着,熊槐对左成笑了笑道:“贤卿观察入微,洞悉人心,甚善!”

左成一见楚王露出笑容,顿时松了一口气。

接着,熊槐看着左成,想要看看他的才能,于是,再次开口问道:“不知依卿之见,我楚国应该如何应对宋国?”

左成笑道:“大王,如今天下伐楚乃是大势所趋,故而,现在想要让宋国站在我楚国这边,对各国为敌,替楚国扛住各国的攻势,这实在太难,宋国上下都不会愿意的。

但是,楚宋结盟数年,齐宋交恶数年,这一段时间里,宋国内出现了大量的亲楚派大臣。依臣之见,我楚国可以扶持宋国亲楚大臣,支持亲楚派将领领兵伐楚。然后重金贿赂宋国主将,让出一部分土地,让楚宋两国形成一股默契,将战争的规模以及损害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如此,各国伐楚之后,我楚国便能迅速与宋国结交讲和。一旦天下有变,我楚国便可拉拢宋国,重建联盟,再度争霸天下。”

说到这,左成瞄了一眼楚王,再次拜道:“大王,臣有罪!”

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七百零一章 毫无退让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请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嘱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八百一十八章 吴侯献女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六百三十二章 祸不单行第八百一十七章 疯癫若狂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齐魏讲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众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八百一十章 公布石磨第一千零三章 夏泽无水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诛杀昭常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国北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
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疯狂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七百五十四章 巴人攻城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七百零一章 毫无退让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请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八百三十一章 谣言四起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嘱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七百九十七章 相持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八百一十八章 吴侯献女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六百三十二章 祸不单行第八百一十七章 疯癫若狂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发即墨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一千两百八十二章 齐魏讲和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众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八百一十章 公布石磨第一千零三章 夏泽无水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诛杀昭常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五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障碍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零四十章 韩王崩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国北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