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道:“不过,仅仅只是如此,不过是稍安百姓之心罢了。还有越地各处散步的其他谣言,也需要进行破除,以让百姓之心彻底安定下来。对于此事,不知贤卿有何建议。”

唐昧闻言,露出胸有成竹之色。

越地的那些骇人听闻的谣言,有一大半是他自己散步出去,早在散步之时,他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此时听到楚王询问,唐昧立即应道:“大王,越地纷纷扰扰,其直接原因就是大王遇刺,百姓贵族担心祸及自己,现在大王出榜安民,遇刺案已经结束,故而越人心中迫在眉睫的顾虑便会消除。

而越地动乱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越地新附,越人内心深处对我楚国的疑虑。而疑虑最直接所在,则是百姓担心是否会被贬为奴隶,是否会被迁移他处垦荒,是否会被课以苛捐杂税,遭到楚国奴役。

至于那些贵族巨室,则是心忧自己的地位,以及他们的财富能否得以保全,还有家族的未来以及子弟的前程。

只要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越地的动乱,则会迎刃而解。”

熊槐微微颔首,唐昧所说的这些问题,全都直指问题的核心,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越地乃至江东,就容易了。

想着,熊槐看向唐昧问道:“贤卿有何建议?”

唐昧沉吟了一下,看了看楚王,见楚王目光含笑,却难以透过楚王的目光看出在想些什么,想了想,拱手道:“大王,要想解决这些问题,说难不难。百姓的忧虑,很好解决。如今越地贵族巨室死伤过半,他们所掌握的土地,已经全都收归国家所有。

如今百姓在这些土地上耕种,最忧心的问题,还是收获之后如何交税的问题。所以···”

唐昧说到这,见楚王面色不变,语速突然变快道:“所以,现在只需在秋收之前,将国家所掌握的土地分给耕种的百姓,承认土地归百姓,并立下契约,约定秋收之后百姓所需缴纳的税赋。

如此,百姓见大王赐田,又见税赋已定,必然定下心来。因为若是楚国想要将他们贬为奴隶,必然就不会分给他们土地,因为奴隶是没有财产的。同理,国家若是想要将他们迁走,同样也不会在原籍分土地,家在洞庭,地在江东,想要耕种土地还得跨地千里,即便是脑疾之君也不会行此糊涂之举。

还有,只要确定了赋税,这就可以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不会担心国家奴役他们,课以苛捐杂税。

如此,足以打消越人的顾虑,明白大王的仁德之意。”

熊槐不禁点了点头。

这正是他特意从郢都前来江东的目的,当初他决定迁移越人贵族之时,在得到越地贵族名单的同时,还得到了唐昧打算趁机将越地王田全都转化私田的建议,唐昧的建言与他不谋而合。

正是因为有着这个分田这个大杀器,熊槐这才肆无忌惮的大肆捕杀流放越地贵族,却丝毫不担心越地的百姓会反叛。

因为这一大批江东贵族或杀或流放后,这群人所掌握的土地,再加上之前直属于越国官府的土地,整个江东的田地,已经超过三分之二掌握在楚国手中。这么多的土地,足以分给所有的江东百姓。

此时,熊槐笑了笑,从远古到现在,乃至遥远的未来,虽然百姓的生活方式有许许多多的变化,但是百姓的心思却从来都没有变。

所谓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百姓靠谁吃饭,就为谁说话,至少明面上就是这样的。

之前他们依附越国贵族,自然要为越国贵族说话,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现在,越人百姓要依靠楚国吃饭,自然就要站在楚国这边,而摒弃他们之前依靠的贵族。

熊槐可以预料,分田之后,所有的越人百姓恐怕都会对他感恩戴德,更会唾弃之前被杀以及被流放的贵族。

不然,如果那些贵族没罪,他们手中的土地怎么办?

想着,熊槐感叹道:“广开阡陌,分田安民,以定人心,善!”

唐昧见楚王出言赞同,心中瞬间有了底,便继续道:“大王,至于那些贵族,其实更好处理。如今心中依然心向越国的贵族已经所剩无几,即便是几个漏网之鱼,经过这次的杀戮,想来他也不敢显露出来了。

要想收拢剩下那些贵族巨室的心,关键在于举贤,而举贤的办法,臣请大王下诏,在整个江东进行推举考核,然后择优任职,其中特别优异者可任命为县尹甚至前往郢都任职。”

“嗯!”熊槐一怔,问道:“就跟不久前在郢都做的一样。”

唐昧摇头道:“不,臣的意思是扩大规模,凡是一地之长,还有那些有爵位在身的人,都可以推举贤人,然后参加考核。”

熊槐点了点头,上次的推举,仅仅只是一地之长,是县尹郡守封君这些人推举,那些有爵无职的人,并没有推举的资格。

现在让所有有爵位的人全都推举贤人,是将规模扩大了。

想着,熊槐心中突然冒出想起之前那些县尹封君举荐有德无才的事,然后看着唐昧问道:“贤卿,若是寡人下诏,越人将信将疑,不敢推举自己的子弟,而随便推举他人,这该怎么办?”

唐昧笑道:“大王,这还是信誉问题。正所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亡,之前的所有举措,全都是建立在越人百姓对楚国的信任之上。而欲立信,臣请大王让各县先推举道德、仁孝各一人,查明无误之后,赐牛一头,以奖其行,表明大王亲近越人,喜爱道德、仁孝之意。

赏赐之后,再等一段时间对贤良之人进行考核。等合格者前往江东各地任职之后,在宣布分田一事,如此,越人必然人人拜服。”

熊槐瞬间明白过来,唐昧的这一系列动作,都是一环扣一环的组合拳。

先让各县举荐道德仁孝贤良之人,优先将道德仁孝之人报到会稽,然后会稽城这边立即给予赏赐,然后让各地将赏赐送到他们家中。

如此,既能表达他这个推崇道德仁孝之意,以及亲近越人之意,又能给越人树立楚王言出必行的典范。

更关键的是,楚王的赏赐,不管他们是否情愿,还都不能不要,只要他们接受了赏赐,一头牛的重赏,足以让百姓心生向往之情。

而推崇道德,以德治国,这正是百姓所期待的明君。

且,贵族巨室豪强们见道德仁孝之人全都受到赏赐,必然将不再疑虑楚王的用心,为了家族的传承与兴旺,甚至为了自己扬名立万,必然争抢贤良的名额。

一旦他们将自己或者族中子弟举荐到会稽来,那贵族富人那边就稳了,说明楚越开始合流。

如此,等到最后,自己这个楚王下令分田之时,整个江东便彻底稳定下来了。

等上十几年,江东就不再有越人吴人,剩下的只有楚人。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国会盟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齐 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七百七十二章 驰援垫江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五百三十八章 决战 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国惨败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六国停火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三百八十六章 强攻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战 终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九百四十四章 韩魏之间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四十四章 病来山倒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约 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九百三十一章 五国会盟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惊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齐 中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请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两百七十四章 加大力度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国攻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火光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七百七十二章 驰援垫江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五百三十八章 决战 三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国惨败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六国停火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一千两百八十七章 财尽人散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三百二十二章 抉择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三百八十六章 强攻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战 终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九百四十四章 韩魏之间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四十四章 病来山倒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约 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八百零五章 讲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第三十六章 赵国齐国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四百五十五章 兵进滕城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四百三十五章 离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