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

对滕国这个小国,前任有印象,而且印象很深。

滕国是目前泗水之上的十二小国之一,也是目前天下硕果仅存的十几个小国中的一个。

泗上十二小国,一直在泗水上充当齐楚两国的中间地带,齐国保护着几个小国,楚国也有几个跟班,还有几个小国同时交好齐楚。

十几年前,滕文公在即位之后,曾以太子的身份到郢都拜见过前任,寻求楚国对他国君之位的认可。

前任的印象,滕文公谦虚而有礼,是一个合格的国君,于是就同意了他的即位请求。

但是滕文公回国后,楚滕之间发生过一件事情,曾令前任很不满。

这件事就是滕文公推行孟子仁政,声名远扬,结果许多百姓仰慕滕文公的仁义,而后离开楚国,前去滕国定居。

如果只是普通野人,那也没啥,反正楚国每年都有几个野人逃亡,楚国各地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但是,其中还有几个名气极大的名士,也离楚去滕,这在当时造成的影响巨大。

其中最出名的,还要数号称当世圣人的许行。

许行以神农为尊,打着神农的旗号,在楚国传播自己的农家思想,可以说得上是当今最纯正的农家宗师了。

他在楚国号召以农为本,劝课农桑,王公贵族,应该以身作则,不是自己耕种的粮食就不吃,还有统一度量衡,统一物价,鼓励社会分工等等。

可楚国的国情,商业排在农业之前,再加上许行号召楚王和贵族亲自耕田,遭到所有贵族以及大多数平民的抵制。

但是,许行通过自己身体力行,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周围的许多人。

尤其是楚国道家盛行,许行这种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事迹,迅速得到道家的认可,名气远扬。

而且许行的作风,很像儒家所极力传颂的上古圣贤尧舜的作风,每居住一地,当地的百姓就会受到影响,号称民风大治。

于是许多儒家子弟叛门而出,其中还不乏大儒弟子,这些人自己带着锄头改投许行门下,说是要投靠当世圣人,从自己做起,用双手改变世界云云。

也不知道孟子所说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不是专门批判这些改换门庭的儒家子弟的,这些人明显就是读书读出问题,被书上的表面文章给忽悠了。

无论怎么说,许行这个代表农民利益的农家,在现在名气很大,他从楚国跑到滕国,说是仰慕滕文公仁义,特意投靠滕文公,对楚国造成的很恶劣的影响。

这件事传到前任耳中,顿时令前任感到颜面大失,导致楚滕两国关系冰冷。

当然,无论怎么说,滕国都是小国,哪怕楚王对滕文公不喜,滕国依旧不失礼仪,每年该给的礼仪,还是从来不缺楚国的。

而滕国地处泗水上游,同时挨着宋国齐国,楚国最终也没把滕国怎么的。

最后,事情不了了之。

如今齐伐越,宋攻滕,这两个国家明显有内幕啊。

熊槐问道:“对于滕国的求援,贤卿以为如何?”

陈轸摇了摇头,道:“大王,如今我们楚国的目标是越国,现在齐越交战,正是消耗齐越两国实力的时候。”

“而滕国离齐国极近,一向都是齐国的势力范围,若是我们贸然出兵救滕,必然会引起齐国的警惕,而让齐国中止与越国的大战,这对楚国的行动不利。”

熊槐叹了口气,道:“好,就这样吧。滕国使者到来之后,就有劳贤卿直接回复,就说寡人对宋国的侵略行径很不满,先派出使者谴责宋国,然后等我们赶走侵略盟友越国的齐国,必然会救援滕国的。”

至于弱小的滕国,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只能看滕国自己了。

陈轸点头道:“唯。”

停顿了数息,陈轸问道:“大王,我听说昨日三闾大夫向大王献上一碗面粉,其制作的食物精美异常,不知微臣是否有此口福,能得到大王的恩赐?”

熊槐一怔,陈轸竟然主动求赏,不应该啊?

接着,听到从外面源源不断传来的舂米声,心思一转,就知道陈轸是什么意思,这是要劝谏啊。

“既然贤卿想要尝尝,自无不可,只是还请贤卿不要失望才好。”熊槐面带遗憾的解释一句,对李秋道:“让太官拿一些馒头过来。”

“唯。”

陈轸听到楚王所说,貌似这面粉的味道并不好,顿时一愣,满腹迟疑。

很快,蔡和就带着几个和方才熊槐所见别无二致的馒头快步走过来。

熊槐对蔡和示意,道:“让客卿品尝一二。”

“唯。”

陈轸接过馒头后,仅仅只是品尝了一口,入口干硬难以下咽,心中瞬间就有结论,远远比不上长沙运来的米饭。

难道这是楚王拿出来的残次品?

好奇的向楚王望去,只见楚王一脸高深莫测的笑意,手中同样拿起一个一模一样的馒头,用力咬上一口,然后一幅享受的模样。

陈轸明悟,昨晚的消息肯定是楚王散布出去的谣言,楚王肯定在算计什么,于是长拜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得此美味佳肴。”

熊槐点了点头,陈轸果然识趣。

已经习惯锦衣玉食的熊槐,勉强将口中的馒头咽下,再次咬上一口馒头,道:“贤卿免礼,如此美味佳肴,你我共享,同喜同喜。”

陈轸会意,道:“谢大王赏赐。”

接着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馒头,自己挖的坑,无论如何也要吃完···

为了快速将面粉的名气打出去,熊槐特意将手中的馒头吃完,而后摸了摸隐隐作痛的咽喉。

暗叹,看来不能让蔡和他们瞎弄,寡人还得亲自指点,尽快赶制出面条才行。

想着,忽然看到陈轸不自然的摸了摸喉咙,顿时忍俊不禁起来。

陈轸察觉楚王有异,急忙将手从喉咙处移开,拱手道:“大王,馒头乃是天下美味,微臣得一品尝,深感荣幸,死而无憾了。”

“哈哈哈···”

听到陈轸如此违心的话,熊槐大笑道:“好好,贤卿有心了,赐水。”

“谢大王。”

就在喝水间,有侍从进来禀报道:“大王,国老昭鱼求见。”

“国老!”熊槐一怔。

和屈原一同监国的昭鱼,会有什么事需要提前求见?

“传。”

昭鱼走进来后,见到楚王和陈轸正襟危坐,行礼道:“臣昭鱼拜见大王。”

“免礼,国老所来有何要事。”熊槐问道。

昭鱼道:“大王,老臣此次面见大王,乃是为秋君而来。”

“秋君?”

熊槐看了看昭鱼,而后向陈轸问道:“贤卿,如果寡人没有记错,去年秋后,寡人征召了江汉湘等地二十多位封君前去与秦国交战,这秋君和哪陵君是唯二不曾出兵的封君吧!”

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七百三十三章 农家墨家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气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战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个朋友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九百章 人心难得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韩魏之间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亲卫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八百四十六章 会稽考核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机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杀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进退之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零一百章 缄默第六百七十七章 两个机会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二百一十四章 济阳城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
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四百零一章 巧言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七百三十三章 农家墨家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欲除甘茂第四百九十九章 寿县之外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七百三十一章 封君令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气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六百零三章 信心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战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择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九十六章 申差和秦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个朋友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九百章 人心难得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二百四十四章 齐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四十四章 韩魏之间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大幕揭开第六百九十六章 冲动是魔鬼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亲卫第二百五十六章 机会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八百四十六章 会稽考核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三百六十章 高价第三百五十一章 投机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一千两百零六章 晴天霹雳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杀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七百九十四章 兵聚淮水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进退之间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零一百章 缄默第六百七十七章 两个机会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二百一十四章 济阳城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九百零一章 大德不德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五百三十五章 激怒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