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

自赵国出兵救燕,而楚国决定暂时观望后,一晃半月而过。

虽然楚国已经决定观望,但却并没有放松对北面的警惕,反而对北方的战事更加关注了。

“大王,赵国那边,北面的牛翦所部从代地出发后,一路势如破竹,横扫中山国东北部。如今牛翦已破中人昔阳两城,不过牛翦攻克昔阳后,便下令停兵休整,并没有东进。”

“没有东进?”熊槐闻言一怔,赵军的行动,与他之前的所预料的不同。

之前他原以为赵军攻克中人后,就会东进曲逆,但是,赵军的动向却出乎他的意料,不仅没有东进,反而继续南下了。

现在赵军又攻克昔阳,结果却依旧没有前去曲逆救援,而是停下休整了。

赵军的这一系列行动,仿佛好像仅仅只是来攻打中山国的一般,没有丝毫救燕的意思。

想到这,熊槐心中一动,问道:“贤卿,赵国如此举动,不知燕国现在是何态度?”

陈轸摇了摇头:“大王,自从牛翦并未如燕国所愿前去曲逆救援后,燕国每日派去十几波使者前去牛翦军中游说催促,让牛翦出兵救援曲逆城。但也只是仅仅如此而已,如今的燕国,除此以外,已经没有其他动作。”

“唉!”熊槐闻言长叹一声。

虽然他之前已经下定决心,暂时按兵不动,以待齐赵两国相互攻打。

毕竟,赵王收了燕国这么大的好处,肯定要付诸行动的。

但是,赵军行动异常之后,燕国的态度却异常软弱。

此时,熊槐这才反应过来,现在的燕国,经历了不久前的惨败后,已经国力大损,难以威胁赵国,甚至,燕国在齐国的威胁下,必须要依附赵国,才能得以保全。

所以,现在赵国是有恃无恐啊。

出兵救燕是已经出兵了,但是,接下来应该怎么救,那就是赵国自己做决定。

燕国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求救,犹如嗷嗷待哺的雏鸟一般,犹如大旱数月的禾苗一般,只能等待赵军的到来。

哪怕现在燕王心中已经恨死了赵王,也只能深埋在心,而外表却只能是一副感激不尽之情,一副为赵王马首是瞻之色。

此时,听到楚王的长叹声,陈轸心中一动,飞快的看了一眼楚王,见楚王神色复杂,心下便知楚王对之前的决定已经有所迟疑。

就在陈轸开口之际,一个侍卫走到大厅门口禀报道:“大王,燕国使者以及安石君在外求见。”

熊槐一愣,然后立即反应过来,大声应道:“请!”

自从屈庸抵达淮阴后,得到他的肯定答复,表示在江东的楚军抵达后,就会立即出兵救燕后。这半月来,屈庸基本上每天都会来催促楚军尽快行动,并再三请求楚军尽快出兵。

至于安石君公子安,他本来是呆在郢都的,但是自从得到燕国惨败的消息后,便于十天前从郢都赶到淮阴。

这十天来,公子安不是在游说他这个楚王出兵伐齐,就是在向淮阴的重臣送礼游说群臣。

此时屈庸与公子安同时求见,想来一定也是得到赵国按兵不动的消息,故而心中急促,这才来求见,催促楚国出兵。

果然,二人进入大厅后,便立即展开游说,希望楚国能尽快出兵伐齐救燕。

对此,熊槐依旧是好言安慰一番,并再次表示楚军一到,便会立即出兵伐齐。

待二人离去后,陈轸拱手道:“大王,臣以为现在是时候了。”

“这···”熊槐皱了皱眉,迟疑着摇了摇头:“赵国按兵不动,此时燕国虽然已经对赵国有所不满,但是燕国的怨恨却还不够深,寡人以为还得再等等···”

另一边,清河城外楚军大营中。

昭雎看着手中刚刚从淮阴传来的消息,见楚王再次婉拒了燕国后,额头上的皱纹不禁更深了。

自从赵国出兵之后,他心中便极为忧虑。

不仅担心赵国救燕成功,楚国难以获得意料中的收获,更担心赵国救燕成功,以致楚国的救燕行动半途而废,导致他这个楚军主将劳而无功。

在楚国令尹空缺的现在,这一次救燕行动,对他而言异常重要。

功劳太小,或者没有功劳,便会导致他本来已经十拿九稳的令尹之位再起波折。

之前楚王在江东的水师抵达广陵,决定暂缓伐齐后,他就十分担心。

可是,当时楚王是为楚国考虑,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所以他虽然无奈,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但是,现在赵国按兵不动,别有所图,燕国每日派去求援的使者,都已经到来后车可以望见前车的地步。

此时此刻,就已经说明燕国的急切,甚至燕国那边已经对赵国有了怨言。

也就是说,现在就是最好的伐齐时间。

错过了这次机会,对楚国而言并没有任何损失,但是对他昭雎而言,却是莫大的损失。

毕竟淮阴距离燕国太远,而机会往往转瞬即逝,难以把握。

······

当夜。

熊槐看着昭雎诧异的问道:“贤卿连夜返回淮阴求见寡人,可是有什么要事?”

昭雎点了点头,然后拱手问道:“大王,臣听说赵国救援燕国的大军在昔阳停兵休整了?”

“不错!”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又将白日再次拒绝燕国使者的事情一说。

“这···唉···”昭雎闻言顿时长长一叹。

熊槐一怔,奇怪的看着昭雎问道:“贤卿何故叹气?”

昭雎看了看楚王,欲言又止,顿了顿,然后拱手问道:“大王,之前燕国使者未到,大王一听到燕国大败的消息,就连夜召集群臣商议救燕之策,臣愚钝,敢问大王为何如此!”

“当然是···”熊槐话刚刚起头,然后顿时愣住了。

当时他急着救援,自然是为了让燕国保住元气,以在齐国后面插上一颗钉子。

但是,赵国的举动,让熊槐有种被算计的感觉,为此,这才决定暂缓伐齐。

以致把救燕的初衷给忘了。

想到这,熊槐长长一叹,然后向昭雎拱手道:“多谢柱国提醒,否则寡人就被怒火蒙蔽了双眼了。”

昭雎闻言,心中窃喜,立即拱手道:“大王,常言道救急如救火,不可耽误。更何况楚国距离燕国遥远,可谓远水救近火,理应从速从急。

那燕国上下,因两败于齐,已经元气大伤人心惶惶。燕王重礼贿赂赵国,正是因为被围攻曲逆城已经岌岌可危,而燕国面对齐国已经无能为力,这才放下心中的成见,去赵国求援。

所以说,曲逆城局势可想而知了。”

说着,昭雎顿了顿,见楚王露出沉思之色,继续道:“大王,如今燕国寄予厚望的赵军止步不前,曲逆城必然陷入深深的失落,士气大跌,随时都有被齐军攻克的可能。

当此之时,臣以为大王应该急人之所急,理应立即出兵救援。

至于北面各国的成败得失···”

说着,昭雎露出一丝笑容:“大王,与我楚国接壤的是齐国,而不是燕赵两国,我楚国的敌人是齐国,而不是燕赵。所以说,北面的燕赵两国,无论哪一个国家壮大,对我楚国而言都是有利的。

只要是有利,大王有何必究竟是燕国还是赵国。”

说到这,昭雎一脸沉重的拱手道:“大王,若是赵国灭亡中山国大局已定,臣以为我楚国不仅不能拖赵国的后腿,反而要推赵国一把。

赵国的强大,必然会引起周围齐燕秦韩魏等国的忌惮,如此,只有赵国为各国所忌,才能不让各国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我楚国身上。

如此,我楚国才能得到一息喘息之机。”

熊槐闻言,沉默许久,才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柱国所言极是,寡人知之矣。”

说着,熊槐正襟危坐,然后脸色一正,大声道:“传诏,召群臣议事。另,让燕国使者在侧殿稍后,寡人今夜有要事要对使者说···”

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七百零一章 毫无退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离间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师北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书第三百七十章 会师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剑指子青第二十三章 美人变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众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临南郑第五百七十六章 纷至沓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凤汇聚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议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七百六十七章 剑指水师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一千零九章 卒飘如风 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军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五百九十章 转封 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九百零六章 招祸避祸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君臣试探 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三百三十四章 抢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
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七百零一章 毫无退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七百五十七章 鼓声震城第三百二十一章 离间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师北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书第三百七十章 会师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剑指子青第二十三章 美人变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三百三十九章 秘方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众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临南郑第五百七十六章 纷至沓来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七百六十九章 阆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六百三十九章 五凤汇聚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九百八十七章 暗流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齐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廷议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七百六十七章 剑指水师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七百零六章 怅然泪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一千两百五十一章 父子合流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九百六十三章 巨网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一千两百六十九章 亲子待遇第一千零九章 卒飘如风 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军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五百九十章 转封 中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劝说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战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九百八十六章 暂留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一千三百章 淮水之畔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九百零六章 招祸避祸第八百二十八章 吴水尽赤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君臣试探 下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三百三十四章 抢功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自杀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七百七十章 惊变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