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计重施

王贲出言道:“大王英明,如今我们赵国已经渡河,正在准备攻打坚城,需要不短的时间,若是等秦国援军到来,而后齐国突然撤军,那么仅凭赵国之力,最好的情况就是大破秦军,但是也会两败俱伤。”

赵王点点头:“不错,这正是寡人担心的地方。”

“而且寡人还担心一件事,无论是秦国求和割让上郡数城给寡人,还是寡人夺取上郡数城,一旦各国退兵,现在义渠国又被打残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到时,秦国为了再次占据有利的地形,肯定会全力与赵国夺取上郡的,届时,恐怕寡人的全部心思全都浪费在上郡这里。”

说着,赵王再次想起中山国来。

相比从秦国身上割肉,若是能吞下中山国,不仅容易一些,而且中山国远比上郡富庶。

怎么选择自然不用考虑。

只是赵国现在心中很为难,若是赵国接受秦国的求和,自然是不错的,但是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削弱秦国,而且还会引起同盟各国的愤恨。

如此一来,赵国就是同时与秦魏韩齐各国交恶,尤其是魏韩两国,若是他们在赵国攻略中山的时候在后面拖后腿,那就麻烦不断。

最好还是现在这样,三晋关系亲密,用魏韩两国拖住秦齐楚三国。

想着,赵王开口问道:“诸卿,现在寡人既想削弱秦国,同时也不想彻底得罪秦国,更不想率先与秦国讲和以致得罪其他盟友,不知诸卿何以教寡人。”

众臣全都一时无语。

想要削弱秦国那就的继续攻打秦国,但是这样一来就会令秦国恨上赵国,若是答应秦国的求和,那么就会得罪其他攻打秦国的盟友。

这······

此时乐池猛然想起那个听说各国伐秦,特意跟随自己来长见识的家伙,想起这几日自己与他交谈时,他当时提出的一主意。

想着,思虑再三后,乐池斟酌道:“大王,臣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赵王一愣,立即开口道:“将军尽管到来。”

乐池顿了顿开口道:“大王,这次犀首的行动就是一个榜样,我们可以效仿犀首,派出一部分军队绕开沿途秦国的城池,直接去少梁接应齐魏联军过河。”

赵王闻言一愣。

分兵南下,从这里直接派兵前去接应齐魏联军,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这······

赵王有些不悦,乐池的主意实在是有些冒险。

可是,如果成功了呢?

若是汾阴的齐魏联军渡河···

秦国函谷关的援军肯定不会来了,西河之地可比上郡富庶得多,而且地理位置也比上郡重要的多。

一旦齐魏联军在河西站稳脚跟,那么秦国肯定优先解决河西的齐魏联军,然后才会再解决上郡。

这样一来,赵国只需在上郡攻城略地便可,麻烦的事头疼的事全都交给秦魏两国。

说不定,秦国为了稳住赵国,狠狠的大出血一次不可。

而且魏王还会感激赵国也说不定!

虽然这样的做的收益很大,但是其中的风险同样也很大。

赵王一脸肃然道:“将军,虽然犀首带着义渠军成功的接应了我们渡河,但是公孙衍并没有去更近一些的少梁,而是来到了更远一些的上郡,将军可知其故。”

乐池点点头:“大王,臣知之。犀首之所以舍近求远,一方面是隐蔽行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洛水的东岸有魏国修建的长城,实在不好渡过。”

赵王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

“虽然我们南下的道路并没有长城阻拦,但是却有一座梁山阻拦,这座梁山就是天然的长城,不仅难行,而且只需五六百人就可以堵住道路。”

“而且如今我们大军在就秦国境内,无论怎么隐蔽行踪,最多三日,最早一日,就会被秦国发现,根本达不到突袭的效果。”

说着,赵王一脸正色道:“敢问将军,这些应该如何解决?”

乐池拱手道:“大王,关于隐蔽行踪的问题,臣以为我们根本无需隐蔽,至于梁山的问题,那就绕开好了。”

“绕开?”赵王一愣,好奇道:“将军,绕开梁山,这可是就将原本五六日的路程,平白增加一半,恐怕非得十余日才能赶到少梁不可。”

“如此一来,大军不仅补给困难,而且这一段时间恐怕函谷关的秦军已经赶到河西地,到时大军被堵在秦国,肯定只有全军覆没了。”

乐池点了点头:“大王,臣就是担心梁山堵路,所以思考了许久,依旧拿不定主意,因为要想快速赶到少梁,那就只有用单骑了。”

“单骑?”

赵王沉默了一下。

自从赵国组建单骑以来,招募了大量的擅长骑射的士卒,已经训练了很长时间,为了让这些士卒见见学,赵王也把他们带来了。

如果只用单骑,利用马速,应该可以快速赶到少梁。

可是···

赵王轻叹道:“将军,可是单骑数量毕竟太少,恐怕只能牵制少梁的秦军,难以如犀首一般,可以正面与秦军对决而且还能战而胜之。”

乐池点头道:“大王说的不错,但是少梁那地方同样不像上郡这边难以渡河。”

“从蒲坂到蒲阳,这一大片的地区,大大小小有许多渡口。虽然秦魏两国都在南面修建了长城,但是少梁那一块区域并没有。”

“三千单骑攻打大渡口自然不行,但是在齐魏联军猛攻渡口的情况下,从后面攻破一个小渡口,这还是可行的。昔日秦魏少梁之战,魏军不就是全面攻击河水大小渡口,然后以点破面的吗?”

赵王想了想,有所异动,然后看向旁边一直沉默的带佗,问道:“贤卿,不知你以为如何?”

带佗看了一旁的乐池一眼,感觉自己被坑了一样。

一旦出了差错,那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但是一旦将此事做成了,那么这就是天大的功劳。

思考了一会儿后,带佗行礼道:“大王,如今秦国各地的兵力基本已经调走,秦国各县已是无兵可用,无力阻拦大军过境。所以,若是能有一个熟悉路径的向导,臣可以保证五天内赶到少梁。”

“至于能否接应齐魏联军渡河,臣不仅需要一个熟悉秦国内情的人,还需要齐魏联军配合,三千单骑虽然训练年余,但是人数太少,而且无法攻城。”

赵王闻言点了点头。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初组建单骑的时候,不就是看到单骑的速度极快,极易进行骚扰吗?

现在就是验证的时候了。

至于失败了···

反正这三千单骑大部分都是胡人,全死光了对赵国也没有影响。

想着,赵王露出坚定之色,道:“传令,让请犀首来见寡人。”

“诺!”

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拒绝参与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国难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第三百三十一章 质疑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五百二十九章 会盟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五百零七章 南顾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军大崩第七百七十二章 驰援垫江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触手可及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一千两百一十二章 连下三城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五百一十五章 将死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愿相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八百章 退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义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一百三十一章 齐越再战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六百零五章 备战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韩王来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八百一十七章 疯癫若狂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书
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赵之战第七百一十章 地方权力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拒绝参与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国难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第三百三十一章 质疑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五百二十九章 会盟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五百零七章 南顾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军大崩第七百七十二章 驰援垫江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紧逼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标 下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秦国伐韩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业根基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触手可及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转封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一千两百一十二章 连下三城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百六十章 魏国霸气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八百七十一章 齐诡赵异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五百一十五章 将死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四百五十一章 自愿相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赵国争韩第八百章 退意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义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一百三十一章 齐越再战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六百零五章 备战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韩王来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举再行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么看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八百九十七章 对症下药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八百一十七章 疯癫若狂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战起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一百六十七章 封君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