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

昭常府上。

昭常从楚宫回到府中,便一直陷入沉默。

之前宫中所发生的那一幕,令他心中很不安。

看司马翦那态度,要是司马翦一直查不出真凶是谁,甚至就算查出了真凶,恐怕这一次的阴陵惨案,司马翦十有八九也会往他身上栽了。

想着,昭常皱眉道:“之前淮南封君征召百姓的时候,我与上大夫景邵便是凭借廷理的优势,处处维护封君,并将罪责往屈原身上栽。

现在,廷理司败全都拱手让出,不想,反制来的如此之快,完全让人猝不及防啊。”

长吁短叹了一阵后,昭常又开始思考起阴陵之事来。

自己的情况自己清楚,他可以确认,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要弄阴欣,报复阴欣的倒戈。同时,令尹昭雎当年推掉了五千户的大县,现在也不会为了区区两三千户百姓铤而走险。

所以,昭氏这边是不可能动手的。

同样,景氏景邵除名,景缺闭门不出,景阳还是后起之秀。

所以,景氏也不可能。

至于屈原他们,变法才刚刚展开,而且屈原他们还一直避免与贵族直面对上,免得再楚国引起动荡,所以屈原他们也不可能会动手。

如此,排除了朝中大臣之后,那就只剩下淮南封君了。

一想到淮南封君,昭常立即又摇了摇头。

无故灭人满门,一旦消息走漏,这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六君他们自古不暇,不会干出这种糊涂事。

而且,大王之前自称神游天宫,已经成了活着的神灵。

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如此不智,敢直面大王呢。

可是,如果既不是朝中大臣,又不是淮南贵族,那会是谁呢?

总不可能真的是百姓自发暴动吧。

昭常摇了摇头,这是不可能的,百姓暴动不会演变的如此之快,短短三天时间,从放归百姓到攻破阴陵,这时间太短了。

所以,这其中一定有人引导,推动,否则,阴陵不会败亡的这么快。

想着,突然,昭常脑海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赵国!”

对,一定是赵国,如今赵国正在率领六国伐秦,战况最烈,而秦国现在一直都在联系齐楚两国,希望齐楚两国能在背后捅赵国一刀。

而齐楚两国中,齐国正附从赵国伐秦,只有我们楚国按兵不动。

所以,为了能顺利攻克河东地区,赵国一定也希望我们楚国能一直按兵不动。

而让楚国按兵不动的办法,最好的就是让我们楚国自顾不暇。

而且,赵国不止有这个欲望,还有这个实力。

阴陵北靠淮水,淮水之北就是宋国太子贞的地盘,或者说是宋国的地盘,宋国不仅依附赵国伐秦,而且宋相仇液之前还是赵国大臣。

此外,宋国对强大的楚国一直都是保持警惕与恐惧。

所以若是赵宋两国联手,弄垮一个区区的封君,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如果这背后的凶手是赵国,这对他自己而言最有利的结果。

不仅可以将自己摘出,避免遭到司马翦他们的打击,而且也可以给楚国以及大王找一个强大的对手。

只要确立了赵国这个强大的对手,不禁可以将楚王的注意力转移走,而且还可以缓解压力,让国中贵族稍稍喘口气。

甚至,他们还可以借赵国之力,联合国中贵族一同向大王施压,让大王稍稍退一步。

最近这段时间,大王给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来。

想着,昭常又通盘考虑了一次,确定没有疏漏后,立即吩咐道:“来人,本君将于今夜在府中设宴,立即去给城中贵族发请帖,请他们前来赴宴。”

“诺。”

与此同时,司败司马翦调用了麾下一半将士,声势浩大的离开郢都前往东面,顿时引起了所有郢都贵族的惊疑。

就在郢都贵族都在猜测楚国发生了什么惊天大案的时候,当天晚上,昭常府上,所有参加夜宴的贵族从昭常口中得知阴陵之事。

顿时,在场的贵族全都惊呆了。

多少年了,楚国多少年没有出现这种没有王命的突发性灭族事件了···

甚至,这么多年来,楚国还是第一次遇到百姓暴动将贵族灭族的事。

以前,百姓的反抗可都是逃亡为主,而这一次,百姓暴动了···这对所有的贵族而言,都是一个十分不好的苗头!

又次日,左尹昭常收到了一封来自广陵的信函。

接着,寿县关于阴陵灭门惨案的公文才正式抵达郢都,这一下所有的百姓都知道了阴陵的惨剧,全都在议论纷纷这件惨剧究竟是谁干的。

是有人贪婪呢?还是左尹的昭常的报复呢?还是敌国的奸计呢?

就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六君等人的上书也到了郢都。

宫中。

昭雎一脸沉重的在前面走着,他的身后跟着八个侍者。这八个侍者,每人挑着两个筐竹简,八人共十六筐竹简,不紧不慢的跟着昭雎进入大殿。

“大王,臣刚刚收到淮南贵族的上书,臣不敢擅专,特将这些上书呈于大王。”

熊槐看着昭雎身后的十六个大筐,目光幽幽的问道:“怎么,令尹,这些全都贵族的上书。”

“正是。”昭雎点了点头道:“大王,这前面四个筐是江淮那边有封号的封君的上书,共七十六位封君,其余十二个筐则是国大夫爵以上的贵族的上书,共三百五十九位贵族。因这些贵族的上书几乎是同时送达郢都,是故臣便一同送来。”

熊槐闻言目光一沉,江淮七十六位封君,三百五十九为贵族同时上书,这已经囊括了除江东以外的大部分贵族了。

甚至,熊槐相信,若不是有些贵族返回封地不必经过邗沟,那么,这一次,恐怕他将收到除江动以外的所有江淮贵族的上书。

当然,就算现在没有收到,但想来其他的贵族的上书应该也快到郢都了。

此时,熊槐看着那满满的十六个大筐,目光变得沉重起来。

这些上书不是平常的上书,而是江淮那边的贵族向他这个楚王表达他们的意志。

如果···如果之前征召百姓示威的不是六君等区区十八个封君,而是江淮地区的所有贵族···

熊槐扪心自问,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否顶得住那股庞大的压力?

或许他会直接怂了,或许他能顶得住,谁知道呢!

想着,熊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吩咐道:“来人,将封君的上书呈上来。”

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第一百零三章 越国渡海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东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一千零一百章 缄默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一百二十七 试点襄阳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强攻坚城(二合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八百七十章 宋国已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乱而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诈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张若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七百七十二章 驰援垫江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东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越之议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一千两百一十八章 忧思至今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计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战八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八百五十三章 颁布爵位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六国停火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
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第一百零三章 越国渡海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东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五百五十章 烹杀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三百四十七章 局开第一千零一百章 缄默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一百二十七 试点襄阳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强攻坚城(二合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八百七十章 宋国已定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四章 屈原进言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乱而退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诈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九百六十章 殊死突围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新君即位第七百一十二章 三道诏令第二百二十三章 麦君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张若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七百七十二章 驰援垫江第七百九十二章 增兵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八百一十二章 欲往江东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一百七十九章 灭越之议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一千两百一十八章 忧思至今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九百六十二章 内讧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计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三百九十七章 换将?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战八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八百五十三章 颁布爵位 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一千两百二十九章 六国停火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