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

与此同时,失去了大部分的营垒后,楚营内部的情况,根本瞒不住一直在监视楚军的魏宋联军探子。是以,营中楚军一动,那边监视楚军的探子便第一时间看到了。

魏营。

公孙喜刚刚起船没多久,还未来得及用早膳,此时,监视昭雎的探子匆匆来报:“将军,楚军异动。”

公孙喜闻言,顿时精神一振,然后急忙应道:“好,本将知道了,再探。”

“诺。”

“传令大军立即开始整军备战,传令,通知宋将苏贺,告诉他,昭雎要跑了,让他立即开始备战,不可让昭雎从他那边逃亡而出。”

“诺。”

“报将军,楚军已经离开军营,正向西部逃亡。”

“西部?黄城!”公孙喜微微一笑,下令道:“传令,大军出发,截住楚军。”

“诺。”

“传令,立即派人通知宋将苏贺,让他立即率军前来,包抄楚军后路,这一次,本将要全歼昭雎所部,活抓昭雎。”

“诺。”

“传令,立即派人通知匡章以及田甲,就说昭雎正在突围,让他们务必要拦住巨阳黄城的楚军。”

“诺。”

另一边,昭雎率领楚军离开大营后,刚走进细雨中,就遇到了突围的第一个困难:此刻虽然雨水不大,但是源源不断的小雨,依旧将楚军将士的衣甲打湿。侵湿的衣甲,不仅让所有人都感到难受,而且还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接着,又走了一两里路,楚军又遇到了第二个难处。

此时,整个楚营外的土地上,因为下了近二十天雨水的缘故,土地上已经积满了雨水,原本的平坦的土地,此刻已经全然变成了沼泽地。

楚军将士们正持戟拿盾,且身上还穿戴者木甲,以至于沉重的身躯在这柔软的泥土上异常难行,往往一只脚踏进泥土中,脚掌便立即陷入泥土中,非得用上一股力气,才能将脚掌给拔出来。

甚至,即便拔出了脚掌,脚掌的鞋子也常常无可奈何的永远留在泥土中。在突围的情况下,急着赶路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与机会去捡自己丢失的鞋子。

此时,胡君快步走到昭雎身侧:“令尹,地上积水太多,道路泞滑,而且将士们身上的衣服也已经开始侵水,衣甲沉重,行走不便,将士们请求脱掉木甲,轻装疾行,不知令尹以为如何。”

昭雎闻言脸色一沉,冷脸看着胡君道:“衣甲乃是防备之器,此刻我等乃是突围,而不是溃逃,岂能丢盔弃甲。

传我将令,凡是脱甲者以逃亡罪论处,格杀勿论。”

胡君闻言心中一凛,顾不得擦拭脸上的雨水,急忙拱手行礼道:“诺。”

就这样,楚军先锋急赶慢赶的前行了五里,然后来到魏军挖掘的沟壑墙壁不远处。

此时,走在最前面的先锋主将菱君,见魏人修建的高墙已然被雨水冲毁,不由暗暗松了一口,这阵大雨不仅摧毁了楚军的垒墙,同样也摧毁了联军围困楚人的高墙,这也算一个好消息,省却了他们大量的时间。

接着,菱君又看了看沟壑对面的少量魏国将士,以及远远出现的大股魏国援军,当即下令道:“传我将令,前军准备横放木梯,架桥渡过沟壑,准备随我突围。”

“对面”

对面,驻守沟壑壁垒的魏军将领一看楚人杀到,匆忙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立即下令到:“传令,弓箭上弦,准备拦截楚人。”

“诺。”

说话间,众多魏军立即拿出弓弩,然后张弓搭箭,见楚人到了射程之后,立即射出了手中的箭矢。

然后箭矢射出后,大部分的箭矢全都落下近处,小部分的箭矢落在了楚人的前方,只有极少数的箭矢才射入楚军阵中。

魏将看着前方的箭矢脸色大变,然后又看了看士卒手中不断被雨水侵湿的弓箭,面色惨白的道:“不好,大雨连绵,弓弩虽一直在帐中保养,但湿气太重,依然受潮了。”

眼看弓弩无用,魏将只得下令道:“传令,全军将士立即丢弃弓弩,持戟迎战楚人。”

很快,菱君便带着先锋军杀到沟壑前,然后拿木梯的士卒立即将手中的梯子往前一推,然后木梯架在丈宽的沟壑两侧,接着一个简易的木梯桥便搭建完成。

见梯桥搭建完毕,菱君手中长剑向前一指,大喝一声:“冲!”

说完,菱君便率先踏上面前的木梯,然后快步向对面冲过,眨眼间,菱君左腿一迈右腿一抬,接着三柄长戟便向他刺过来。

菱君见状,因身上披的是木甲,不敢强顶,只得腰一歪脚一扭,然后“噗通”一声,直接掉进沟壑的水中。

待菱君稳住身体,脑袋冒出水面一看,却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对面的岸边,而且一步之外全都是魏军将士的腿。

见此,菱君立即大喊道:“下水,立即下水,泅水冲锋···”

其实也不用菱君提醒,此时已经有许多楚军将士等不及木梯,而直接跳入沟壑中,然后泅水向对面冲过去。

此时,在木梯的上楚人专攻魏人要害之处,而水中的楚人则专攻魏人下盘,上下协力,几十个呼吸后,防守沟壑的魏人便被杀退。

另一边,公孙喜正率领主力前来拦截,当他赶到沟壑前五里处时,一个信使匆匆来报:“报,将军,沟壑失守,楚人已经突破我们的沟壑防线。”

公孙喜对此没有感到丝毫意外,其实在当初挖沟筑墙失败时,他就已经预料了今天,没有高墙防守,区区一丈宽的水沟,根本拦不住人。

不过丈宽的水沟虽然拦不住人,但却也能滞缓楚人的前行速度。

想着,公孙喜立即下令道::“传令,大军继续前进,给本将拦住楚军。”

不多时,两军逐渐靠近,到了近前,公孙喜见楚人跟自己一样,一脚一个泥坑的缓缓向前走,不由哈哈大笑:“之前天降大雨,道路泞滑,楚营前者五里泥路成为本将攻克楚营的拦路虎。但现在,昭雎突围,这漫漫泥路,却也成了昭雎的催命符。

果然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啊!合该昭雎有此劫难。”

说完,公孙喜大笑的指着前方缓缓突围的楚军下令道:“杀,拦住楚军,活捉昭雎。”

楚军阵中。

昭雎正踩着烂泥缓缓前行,此时,胡君急忙走到近前:“令尹不好了,菱君来报,他们虽突破了魏人的沟壑防线,但是道路难行,前进速度缓慢,以致先锋快速突围失败,被公孙喜截住了。”

昭雎一听,面不改色:“传令,大军继续突围。”

不久,胡君又来禀报道:“令尹,不好了,宋军苏贺已经杀到我们身后不远处。”

昭雎一听,在胡君诧异的目光中,哈哈大笑道:“来得好,传令,大军收缩,摆防御阵型,以待援军。”

很快,正在指挥魏军拦截楚人的公孙喜突然发现楚人已经不再向前冲锋,而是缓缓收缩,意图摆出一个防御阵型。

见此,公孙喜大笑道:“想要原地待援?虽然现在本将无法使用弓箭,也无法快速突破分割,但失去了大营的庇护,昭雎你又能坚持多长时间内。

传令,大军立即合围楚军,本将这一次要全歼昭雎所部。”

“诺。”

不久,魏宋楚三方就在厮杀间,近二十万魏宋联军便将八万余楚军团团围住,然后三方全都踩着烂泥上拼死搏杀起来。

因道路泞滑,楚军行动迟缓,所有人都无法快速突围,只能被动的防守魏宋联军的进攻。同时,也因为道路泞滑,魏宋联军也无法快速突破,只能一层一层的,如同剥竹笋一般,缓缓地向前突进。

一个时辰后,就在三方激烈的搏杀间,突然,一阵雷鸣般的轰鸣声由远及近。

公孙喜驺然听到声音,不由抬头望天,诧异道:“还下着小雨,也不见电闪,何来雷鸣?”

话音一落,此时,一个惊恐的声音在公孙喜耳畔响起:“水声,是水声,当年河水决堤的时候,就是这种声音。”

公孙喜一听,全身一凉,然后猛然向南方看去,却见南方的淮水方向没有任何动静,接着公孙喜四处遥望,然后却见北面有一道白线袭来。

见此,公孙喜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

此时,其他人也看到了大水袭来,所有人都吓得亡魂大冒。

瞬间,魏军大乱,到处都是嘶喊声:

“大水来了~~快逃啊!”

“快逃···”

周围的人一喊,公孙喜顿时反应过来,惊恐之下,他也顾不得其他人了,直接拔腿便跑。只是,他刚拔出右脚,正欲向前跑,却不料左腿深陷泥中,他竟没拔出来,而且身体不稳下,直接扑到在泥中,然后啃了一嘴泥。

此时,不仅是公孙喜,还有其他所有人,包括魏人宋人楚人,在道路难行,一脚一坑的情况下,所有人都走不快···

很快,就在魏宋楚三方的眼睁睁下,大水自北而来,带着凌冽的狂风,一路呼啸而过,然后一轮冲击,就将魏宋楚三方近三十万大军全部带走,带着他们向淮水冲去。

待大水过后,战场周围几十里,全都沦为空荡荡的沼国,丝毫看不出这里刚刚还进行了一场血战。

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八百五十六章 齐王崩上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回应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二百九十章 游说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图穷匕见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四百零三章 送马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二百零五章 仁义第八百九十九章 圆形方孔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战 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第六十三章 秦国战略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风起兮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范环使秦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动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
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屈署第十二章 脍炙人口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一千零一章 布防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八百五十六章 齐王崩上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回应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议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二百九十章 游说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杀的曹贼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后宫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甘茂来投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八百七十八章 决议救燕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二十九章 魏国犀首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五章 请诛屈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图穷匕见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四百五十四章 以进为退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语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两百一十三章 群臣请命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四百零三章 送马第八百八十三章 初衷易忘第二百零五章 仁义第八百九十九章 圆形方孔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七百七十七章 上庸之战 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第六十三章 秦国战略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风起兮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范环使秦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动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今夜起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