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

韩王听到公仲的话,顿时想起宋国小鸟生大鸟的事情来,想着,不由恨道:“难怪这些年总是有谣言说楚王是天命所归,天命在楚。看来必然是楚王得到这件神器之后,内心极度骄傲自大了,这才出此狂言,并灭了越国,以证天命。”

此时,公仲见韩王与公叔都还未彻底从被石磨的震惊中反应过来。于是,立即拜在韩王面前深情款款的道:“大王,臣之所以不敢死在楚国,之所以兵败之后马不停蹄的赶回韩国,就是为了带回这件神器,以献大王。只是,却万万没想到,秦楚两国竟然未爆发决战。是以,为了弥补臣的过错,臣请大王用臣的首级以消樗里疾与甘茂的怨恨,并用神器交好秦王。

并愿交出大王先王以及大王赏赐给臣的所有赏赐,以讨好楚国,只要秦楚两国中有一国愿与我韩国交好,则我韩国必能免去此难。”

韩王闻言注视公仲许久,然后摇头叹道:“公仲起身吧,算计秦楚两国,这是一心为国,寡人岂能以此怪罪于你。”

公叔闻言,张了张口,然后看在石磨,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顿了顿,韩王向公叔道:“公叔,稍后让韩珉秘密送石磨去秦国,就说这就是公仲直奔韩国的原因,寡人不愿私吞,愿与秦王共享神器。另,同时派人秘密去赵魏齐宋四国,向他们表明寡人的心意,告诉他们石磨的制作之法,以交好各国。”

“唯!”公叔应着。

接着,韩王沉默了一下,想起公孙衍所部楚军来。若是围攻齐魏两国退兵之后,楚王会不会趁机大举攻伐韩国,而秦国会不会趁机落井下石。

想着,便咬牙道:“稍后请公叔亲自去一趟郢都,献上鲁阳以北十城,为楚王寿,就说寡人愿与楚国讲和。另,请公叔探望公主,若是公主产子,则寡人再拿出三城,作为楚王之子的食邑。”

公叔迟疑了一下,然后拱手应道:“唯!”

大梁。

魏王脸色苍白的坐在王位上,脸上满是不甘之色,沉默许久,再次向殿中田文与楼庳问道:“两位贤卿,楚国大破秦韩联军的事情是真的吗?”

田文点了点头道:“大王,此事千真万确,韩国那边传来的消息,公仲已经回到新郑了。”

接着,楼庳沉着脸道:“大王,楚国那边传来的消息,秦军已退,断后的三万秦军已经全部投降。目前,犀首正率领楚军前往陈城。”

罗比一说完,田文接着道:“大王,犀武将军传回的消息,楚军大胜秦韩联军的传出后,齐魏联军士气大跌,已经无力攻城了。目前犀武与声子已经率领联军退到陈城以北三十里外,请大王下令。”

“这···这···”魏王喃喃许久,然后一脸灰败,失力的坐在自己脚上,依然难以置信的道:“怎会如此,不久前楚王还打算割让陈地二十余城给寡人,一副楚国难以坚持的模样。眼看楚国大败在即,眼看寡人就要攻下陈城,怎么突然之间秦韩联军就败了呢?”

魏王的话充斥着无尽恨意,更有无穷的悔恨,早知如此,当日就应该答应楚国的求和。

田文楼庳闻言,全都低下了头,没有说话。当初楚国来求和,魏国上下一致认为,在秦韩两国的强大压力下,楚国因为会任魏国宰割,应该对楚国狮子大开口,应该狠狠的从楚国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结果···

形势变化的真快!

此时,魏王一想起原本即将到手的陈城,甚至已经到手的陈城以北二十余城,马上就要被楚国夺回。

想着,顿时一口气堵在胸膛中,上不来下不去,堵的异常难受。

接着,魏王又见田文与楼庳全都低头不语,心中更加难受了。

顿了顿,魏王才无力的开口道:“相国,传诏给犀武将军,让他退兵吧,放弃此前夺取的陈城周围的十余城,坚守襄城。若是楚军意图围城,则放弃这次夺取的所有城池,退回魏境。”

“唯。”

接着,魏王为了避免率先遭到楚国的报复,又开口道:“楼卿,有劳贤卿去一趟楚王,就说寡人愿意与楚国讲和!”

“唯!”

齐国。

齐王向储子感叹道:“相国,寡人尝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今看来,果然如此。先前赵王要立子兰为王,寡人心中还不情愿。现在想来,若是没有立公子子兰,而是立太子横。恐怕楚国就会极少的代价,就能完成诱敌深入,分化秦韩联军,然后各个击破。

如此一来,楚国岂有丹淅之败?”

说着,齐王有赞道:“楚国能有这般强势,从上将军昭鼠以死诈败之中,就可见一般。有此忠臣,国家怎能不强大呢!”

储子闻言沉吟了许久,然后皱了皱眉,然后摇头道:“大王,这段时间以来,臣心中一直有一个疑问?”

“哦!”齐王笑了笑道:“相国有何疑问?”

储子问道:“大王,如果楚国没有丹淅惨败,那么秦韩联军会分兵吗?”

齐王一怔,然后迟疑的道:“丹淅之间有十万楚军,若是这些精锐全部退往有五万精兵防守的楚国重镇宛城!那么,秦韩两国在十五万大军的强大压力下,肯定不敢分兵,而是集中主力围住宛城,然后联络楚国各地驱逐郢都的楚王槐,让楚人迎接子兰回都。

在秦国已经暗中谋算义渠国的情况,时间拖得越久,就越对楚国不利。如此,便是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说着,齐王惊疑不定道:“相国是说丹淅之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也对,寡人听说丹淅主将叶公,已经快年近花甲了,这么大的年纪,突然猝死再正常不过了。如此,只要叶公一死,楚国也可以对秦韩两国诈败,然后大军溃走宛城鄢城,秦韩见此,极有可能也会分兵,最终的结果还是被楚国各个击败。”

说着,齐王想起楚国景鲤之死,不由感叹道:“楚王仁慈之名在楚国广为流传,大概也只有这等仁义之君,才能让臣子能心甘情愿的以死报国吧!”

储子虽然心中疑惑楚国忠臣何其多也,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以楚王的仁义,这种事情的发生,是极有可能的。

想着,便长叹着点了点头。

此时,齐王脸色一沉,皱着眉道:“相国,以楚王之仁,能让其百官之首的令尹景鲤主动赴死以平息国中不满,又有上将军昭鼠,或许还有叶公这等臣子主动以死用诈。

这样的国家,君臣上下相合,国内智者层出不穷,百姓乐为效死。故,寡人深为之忧,恐难以力敌,不知相国可有计策?”

储子闻言皱了皱眉,然后陷入沉思之中。

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三百三十一章 质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吓晕太府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零二章 大势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八十五章 会师丹汉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三百三十章 献策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姻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二百八十三章 战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七章 为之奈何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一千零五章 中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应变之策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杀机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零二章 大势第八百五十八章 齐王崩下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题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第五十九章 犀首说楚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
第一百一十章 连横之策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交换大臣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三百三十一章 质疑第一百三十四章 吓晕太府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八百零八章 行赏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零二章 大势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八十五章 会师丹汉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三章 王佐陈轸第一千两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万军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心中不服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三百三十章 献策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姻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各国退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五百二十二章 吴城内外第二百八十三章 战中第六百九十五章 分化瓦解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许行之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筑襄阳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七章 为之奈何第六百四十六章 子兰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手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一千零五章 中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四百五十八章 宣战魏国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七百三十五章 应变之策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杀机重重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杀机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目标 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五百八十八章 恐惧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三百二十九章 橘生淮南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零二章 大势第八百五十八章 齐王崩下第四十七章 昭阳遗言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三百九十章 齐越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题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第五十九章 犀首说楚第六百八十六章 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