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章 大势

熊槐一听景邵有反对意见,立即问道:“上大夫有何看法。”

景邵正色道:“大王,对左司马的建议,大部分臣也是认同的,但是对于左司马对秦韩魏三国的分析,臣有不同看法。

众所周知,上一次大战中,左尹出使秦国讲和,秦国本有意与我楚国讲和,但因为魏国从中作梗,秦楚议和失败。

不仅失败了,而且本来没有出全力甚至没有出力的秦国,也在魏国的说和下,开始全力攻打陈城。而陈城攻下之后,秦国却只从韩国哪里得到区区五十里地,且并没有从魏国获得尺寸之地。如此,魏国凭什么能说服秦王呢?

况且,秦国上一次的付出与收获并不对等。而现在,秦国却再次出兵二十万伐楚,而且还是由秦相甘茂亲自率军。臣以为以秦国的贪婪与野蛮,肯定不会为了其他国家而拼尽全力的。”

说着,景邵沉重的拱手道:“大王,就如同臣刚刚所说,臣以为这次五国伐我,其中的主力必然是秦国,而韩魏两国则是秦国的羽翼,五国进攻的主要目标就是汉北之地。

是故,臣以为方城叶郡一线只有十万大军还远远不够,必须要二十万大军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二十万大军!”司马翦发出一声惊呼,然后大声质问道:“上大夫说的轻巧,可是多出来的十万大军从哪里来?之前陈城之败,我楚军战损十几万大军,现在为了防备各地要点,即便是尽力压缩西线以及东线的情况下,都已经征发江北所有的百姓。

再次征兵十万,哪怕耗尽全力,将江南的百姓全都征发,也不够十万人啊。”

景邵自然也知道江南的情况,洞庭彭泽贫瘠,人烟稀少,即便是全盛时期也难以凑齐十万大军,更别说现在江南已经进行正常征兵的情况了。

可是,方城叶郡一线,仅仅只有十万大军实在太少了。

不仅因为秦国那边实实在在的危机,更是为了增强司马景缺的实力。

接下来这一战是楚国的关键一战,同样也是司马景缺不久后入朝的关键一战,十万大军连防守也很勉强,更别说是主动进攻了。

力挽狂澜,扭转战局的功劳,其他人想要,景缺更想要。

想着,景邵毫不退让道:“既然没有足够的兵力,那边从其他地方调。只要秦魏韩三国主攻汉北,那仅凭齐宋两国之力,就难以威胁淮北。所以,我们可以从巨阳黄城两地调兵,两地各调五万楚军去方城,巨阳留下十五楚军,黄城留下五万楚军,则足以应对齐宋两国。”

景邵的话音还未落下,左尹昭常、左徒屈原、咸尹范环、廷理孙浩、左司马司马翦等十余位重臣异口同声的反对道:

“大王,上大夫之言乃是误国之言,万万不能听从。”

景邵见除了几个景氏势力的大臣,其他的大臣全都开口反对,顿时勃然大怒道:“本大夫一心为国,全是出于一片公心,如何是误国了?

韩国虽然实力有所残缺,但韩国元气犹在,现在韩国仅仅只是出兵五万,而且还是由韩忧率领,这分明就是一支疑兵,其主力必然是由暴鸢率领,正在国中窥探我楚国方城。

而且秦国那边也一样,秦国虽然出兵二十万,但是秦国乃四塞之地,只需极少的兵力就可以守住关中。而秦国带甲之士数十万,仅仅只是让国中一半的百姓家中出兵一人,就足以凑出三十万大军。

所以,秦韩联军必然还有一只规模接近二十万的大军,正在窥探我楚国汉北之地。

二十万秦韩联军,再加上魏国的十五万大军,这接近四十万的大军,仅凭方城叶郡的十万楚军,要想守住两百余里的防线,这如何守得住。”

说完,景邵见其他大臣脸上或多或少露出沉重之色,以为他已经说动群臣,心中一松的同时,立即看向屈原,开口道:

“左徒,汉北三郡新政数年,不仅乃是左徒你的心血所在,更是我楚国核心江汉地区的重要防线。汉北一失,不仅左徒你的心血尽毁,阻断我楚国的新生,更会让我江汉地区甚至郢都都会常常受到秦韩两国的侵扰。

所以说,汉北之地不容有失,唯有二十万大军才能保住方城汉水。”

屈原一听默然的摇了摇,他何尝不想确保汉北之地万无一失呢!他也舍不得汉北三郡有丁点损失。

只是,现在楚国耗尽全力,兵力依然有所不足,如此,那就只能让汉北三郡做出牺牲。

如果秦韩两国真的再次拿出二十万大军,那他也只能放弃叶郡,让叶郡守昭滑率军退守方城,然后会同司马景缺,以十万大军镇守汉北郡。

屈原想来,方城山上有一条楚国经营多年的长城,山下的要塞方城同样坚固非常,如此,以景缺昭滑只能,必能保住方城一线不失。

只是,这样一来唯独就可惜了叶郡!

不过,为了拉拢淮南淮北封君,避免他们离心,为了收复失地,为了稳住令尹昭雎,就算牺牲叶郡,那也是值得的。

有襄阳汉北两郡在,他的新政依然可以持续下去。

想着,屈原冲景邵摇了摇头:“上大夫,这数年来,我楚国在淮北已经失地上千里,这么大的地盘,是万万不能拱手让人的。所以,为了能收复失地,巨阳黄城两地不容有失,在下赞同左司马的方略。”

景邵闻言,脸色一僵,接着,他又看向与昭雎龌龊不断的昭常:“左尹,在下以为以令尹只能,只需十五万楚军就足以顶住齐宋两国的压力,不知左尹以为如何。”

昭常闻言轻轻一笑。

虽然他跟昭雎有矛盾不假,但是他跟淮南淮北的封君可没有矛盾。

且不说不久前两淮封君联合给他送了一笔重礼,就说巨阳黄城乃是两淮封君最关心的地方,是他们要全力死保的地方,就凭这,他就不能开口从巨阳黄城两地调兵。

想着,昭常笑着安抚道:“上大夫,巨阳黄城乃是韩魏宋三国的心腹之患,在下以为韩魏宋齐必然主攻这里。所以,上大夫以为五国将主攻汉北,在下以为上大夫是太过担心了。”

景邵闻言脸色一黑,接着看也不看昭常,然后将目光范环。

只是,范环见他看过来后,不等他开口,就直接摇了摇头。

见此,他的脸色更黑了。

而后,景邵向群臣看了一圈,见无人出面支持他,不由心头一黯。

接着,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突然看见在群臣中一直默不作声地右司马邓陵光,不由希翼的道:“右司马,不知你以为是否应该增兵司马呢!”

邓陵光一怔,没想到景邵会突然向他询问。

方才司马翦所言的策略,可是他与司马翦两人多方商议的结果,他怎么可能反对自己呢?

再说了,景邵从淮北调兵去方城的策略,也太不切合实际了。

淮北一失,不仅楚国将来收复淮北困难重重,而且也会让淮南直面各国兵锋。调兵,整个两淮地区的封君都不会同意的。

若是楚军主力防守淮北,那么两淮地区的封君必然会为了自己而发挥十二分的战力。

而主力集中在方城···那两淮地区的封君能发挥一半战力都不错了。

而且,他与司马翦还很怀疑,若是让封君去守方城,一旦齐宋联军强攻巨阳,那些封君们会不会忧心忡忡,然后在秦韩联军攻击方城时,会趁机逃亡。

他们会呢还是不会呢。

想着,邓陵光冷冷回应道:“上大夫,在下以为左司马说的是。”

“你···哼···”

景邵见邓陵光拒绝了他抛出的橄榄枝,不由冷哼一声,然后猛地一甩衣袖,脸色铁青地回到原位,不在开口说话。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八十四章 庄辛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于死地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三百七十九章 谣言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八百六十章 宋宫之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袭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四百八十六章 异心同声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八百一十八章 吴侯献女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计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八十二章 秦齐之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五十九章 犀首说楚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九百九十二章 还有一招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战不出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一百八十四章 庄辛第六百八十一章 骑虎难下宋王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八百章 退意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七百七十八章 上庸之战 六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七百七十六章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韩联军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两百九十一章 太子夜宴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二百八十一章 置之于死地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三百七十九章 谣言第七百三十章 举荐何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八百六十章 宋宫之中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桥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七十四章 兵力配置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袭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四百八十六章 异心同声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八百一十八章 吴侯献女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一百二十八章 增长人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后的朝议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计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八十二章 秦齐之重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出卖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一千两百章 决意迁都第五十九章 犀首说楚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三百三十二章 难易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公子到来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六百三十五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五十六章 诱秦攻齐第五百六十章 威逼三事第九十三章 田氏之鉴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罚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九百九十二章 还有一招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战不出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