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

甘茂的话音一落,那边,公孙奭发出一声讥笑:“连横齐魏,弱赵削楚,伐魏不如伐韩···呵呵。”

甘茂听到公孙奭的嘲笑,脸色一冷,冷冷的看着公孙奭道:“怎么公孙以为在下的计策这么好笑么?”

“不敢。”公孙奭摇了摇头,接着笑道:“恐怕丞相不知道,韩王几瑟已经决定去楚国朝拜楚王了,若是丞相执意伐韩,在下担心到时候我秦国不仅会面临赵国的援军,可能还会面临楚国的救韩联军。”

“什么?”甘茂大惊,韩王入朝楚国的消息,他还没听到半点风声,就在他以为公孙奭刻意隐瞒情报的时候。

此时,坐在甘茂对面的楼缓轻轻咳了两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后,才缓缓开口道:“大王,臣刚刚从宋相仇液哪里得到消息,宋王病重无法理事,现在宋太子贞已经掌握了宋国国政,并已经开始与楚国讲和。”

“什么?”

这次发出惊讶声的不仅是甘茂,甚至连秦王荡以及殿中其他大臣也在驺然听到这个消息时候,不由自主的发出惊呼声。

接着,秦王荡立即追问道:“丞相,这个消息确定吗?”

楼缓点头道:“大王,这个消息千真万确,虽然宋太子贞为了避免遭到齐国的报复,而可以隐瞒了宋国内情,但是仇液身为宋相,还是打探到了隐情。”

说着,楼缓拱手道:“大王,臣也是刚刚得到消息,正欲在朝后向大王禀报,结果现在右丞相打算联合宋国,是以臣才匆匆将这个消息道出。”

秦王荡闻言,心中立即浮起一个疙瘩,楼缓虽是秦相,但是却始终心向赵国啊。

若不是现在秦国还需要联合以及稳住赵国,这楼缓的左丞相位置,早就该换了。

想着,秦王荡笑了笑道:“无妨,左丞相的消息正是时候。”

“谢大王。”楼缓行了一礼,然后直起身侧,接着有意无意间似笑非笑的看着对面脸色铁青地甘茂。

之前甘茂领军在外,朝中非议甘茂的声音如潮水一般向秦王涌去,察觉到秦国内部暗流涌动的他,此时却也不介意再推甘茂一把。

毕竟甘茂在秦国之中,也算是才能出众的了。

此时,甘茂察觉到楼缓眼中的笑意,不禁在心中冷哼一声。

不过,他心中清楚,这个从赵国来的左丞相一直都没有被秦王荡信任,也不是他的竞争对手,他的真正对手,是公孙奭公孙郝以及司马错。

只是,现在楼缓在这个时候,将宋国的消息说出来,却也是狠狠的算计了他一把。

如果说韩王朝拜楚王的消息,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伐韩计划,那么现在宋国倒向楚国,却让他的连横伐韩计划成为泡影。

现在楚国获得了韩宋两国,再加上若即若离的赵国,以及北面那个极为亲近楚国的燕国,连横计划已经难以成功了。

就在甘茂惊疑间,此时,向寿拱手向甘茂道:“丞相,还有一个消息你可能也不知道,就在刚刚,在下秘密访楚归来,楚王已经答应与我秦国和谈,并且已经派出了和谈使者。

想来用不了几日,楚国使者就会赶到咸阳。”

“秦楚讲和了???!”甘茂一听,大惊失色,这么重要的消息,他身为秦国右丞相,竟然还不知道。

想着,他立即转身向秦王荡求证道:“大王,此事当真。”

秦王荡闻言,先是尴尬的点头,然后又狠狠的瞪了向寿一眼,埋怨他不该此时将这个消息道出,搞得好像秦国上下全都在针对甘茂一样。

只是他见向寿被自己瞪了一眼后,立即将头缩了回去,不由摇了摇头,向寿与甘茂不和,甚至公孙奭等人也与甘茂不和,这是由来已久的问题,想要他们不对甘茂落井下石也难。

想着,秦王荡只好自己向甘茂解释道:“丞相,向卿也是刚刚访楚归来,寡人一得到楚国的和谈意向,就立即召集群臣前来商议伐魏之事,所以秦楚议和的消息,寡人还没有来得及向卿等公布。”

甘茂一听这个消息是真的,心中顿时生出阵阵寒意。

韩国的消息,宋国的消息,甚至是楚国的消息,这些关乎外交决策的重大消息,他全都不知道。

在这一刻,他这个秦国百官之首的右丞相,似乎成了秦国朝议的局外人。

想着,甘茂有些心灰意冷的拱手道:“大王,臣知道了。”

此时,魏冉见甘茂瞬间消沉了下去,心中不禁冷冷一笑。

他在向寿出宫后,便急急忙忙进宫游说秦王,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现在他在甘茂心头扎下一根刺,稍后再在大王心上扎下一根刺,如此,大王与甘茂之间必然不复原本之信任。

而只要秦国伐魏成功,那么甘茂两个外部最重要的外援,楚国与魏国那就全都断了。

对上不得大王信任,对下不能团结群臣,对外又没有他国之援,如此,甘茂岂能在秦国立足。

只要甘茂一走,那么他身为亲楚派大臣中的官职最高者,必然能得到来自楚国的全部支持。

接着,只要再加上伐魏之功,那升任丞相的道路算是平坦了。

想着,魏冉不禁为这次驱逐甘茂的计划暗暗得意起来。

不过,就在他暗暗得意见,他突然间见秦王荡带着歉意看向甘茂,似乎打算安慰甘茂,见此,魏冉立即开口道:“大王,如今韩国与宋国已经倒向楚国,而我们也与楚国结盟,且齐国也在淮北之战中被削弱,魏国已经没有援军了。

是故,臣以为,当此之时,正是我们秦国夺取河东的最佳时机。

故,臣虽不才,愿为大王攻取河东。”

秦王荡一怔,然后转头看向正在请命的魏冉。

攻打魏国的事情是魏冉最先提出的,联络楚国的事情也是魏冉筹划的,现在伐魏的大局已定,那么伐魏的主将,理所当然的就是推动此事的魏冉了。

想着,秦王荡立即按捺住安抚甘茂的心思,然后点头道:“可···”

朝议之后,秦王荡回到后宫,然后找来跟甘茂没有多少矛盾的弟弟公子壮道:“贤弟,刚刚为兄在殿中议事,因为寡人未能及时告知丞相秦楚议和之事,导致寡人与丞相之间有了一些误会,所以寡人打算让贤弟去安抚丞相。”

秦王荡说完,等了一会儿,却不见公子壮回复,不由迟疑的看向公子壮:“贤弟,寡人跟你说话呢,你为何不回复寡人?”

公子壮闻言,想起公孙奭的言语,心中一狠,立即拱手请罪道:“大王,臣弟刚刚想丞相的事想的出神,未能及时回应大王,臣弟有罪,有罪。”

秦王荡一怔:“贤弟想什么,竟然如此出神?”

“大王,臣弟刚刚一直都在想,眼看楚国大破齐魏宋三国联军,五国联盟已经瓦解,连横弱楚的机划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至少在魏宋两国实力未恢复之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以丞相之贤能,这么明显的事,臣弟都能看出来的事,为何丞相看不出来。”

秦王荡一愣:“这···”

公子壮见秦王荡愣住,沉默了一下,然后忐忑不安的道:“臣弟苦思许久,心中有些怀疑,怀疑丞相在失去了楚国的支持后,肯定是不愿再失去魏国的支持。

所以丞相明明已经知道伐魏之利,却依然极力反对出兵伐魏。丞相此举,这是将我们秦国卖给魏国,以获取魏国对丞相的全力支持啊。”

“···”秦王荡闻言不禁狐疑起来,默默的心中问着自己:“有?还是没有?没有?还是有?”

另一边,甘茂回到府中后,便一直等着秦王荡对他的解释,等着秦王荡的赏赐或安慰,以表示秦王荡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他的。

只是,他一直等到天黑,也没有等来秦王荡的使者。

最后,甘茂感叹了一句:“三人成虎,曾子杀人,古人诚不我欺啊。”

感叹着,甘茂又轻声囔囔道:“或许,大王是在埋怨我计略失当,埋怨我不该在上次楚国前来议和的时候,贪图汉北之富,而拒绝了汉中吧!”

数日后,昭常抵达咸阳。

秦宫中,昭常表达了秦楚两国讲和的意愿后,秦王荡笑着开口:“先生来议和,寡人不甚欢喜,为了表达寡人的诚意,先生可以与寡人之相详谈议和之事,甚至是两国结盟之事。”

昭常闻言,看了看一侧的甘茂,摇头道:“大王,臣此次来秦国议和,是带着诚意来和谈的。

但是臣到了咸阳,大王却出一个出尔反尔,食言自肥的无耻小人来跟我谈,大王诚意何在?”

“你···”甘茂一听昭常当面骂他无耻小人,顿时大怒。

此时,昭常听到甘茂的怒吼声,冲他冷冷一笑,然后扭头看向秦王荡,用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道:“若是大王无意和谈,那臣也就不打扰了,告辞。”

说完,昭常转身就向殿外走。

秦王荡见状,心中大急,现在秦国已经在准备出兵攻打魏国河东了。此时此刻,岂能让昭常就这么离开,这不是在深深的得罪楚国吗?

想着,秦王荡急道:“先生且慢···”

甘茂一听秦王荡开口,顿时脑袋一晕,然后深深的陷入绝望中······

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六百一十三章 谣言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齐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十八章 封君贵族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八百一十章 公布石磨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两个机会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顺天应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师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动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诈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齐国灭亡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纵联盟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战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谋越国
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义第一百章 一个机会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内外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六百一十三章 谣言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四百八十五章 相邀伐齐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十八章 封君贵族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八百四十二章 越地之疾第八百一十章 公布石磨第九百二十四章 春耕正急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八百零九章 转封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两个机会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顺天应人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五百七十八章 断交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七百三十七章 观游到秦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对策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七十九章 兵贵神速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五百九十一章 转封 下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九百四十一章 立功心切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一千两百二十六章 出宫慰问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一千两百六十章 君臣试探 上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进大梁第一千两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师第九百八十八章 涌动第五百八十章 淮南封君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诈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惊变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后忧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齐国灭亡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军来援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饶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三十七章 齐国对策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七百六十八章 分兵第六百零七章 战和之辩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纵联盟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军第六百四十二章 恶战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二百一十二章 倪良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万事俱备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谋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