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

“什么?”熊槐瞬间变了脸色。

越国与齐国的关系一直都不好,这次越国有意出售粮食给齐国,明显就是在向齐国示好。

若是越国投向齐国,再加上已经被齐国拉拢的魏国,齐楚周边的国家,就只剩下宋国了。

想着,熊槐眼中冒出一道寒光,厉声道:“越王这是想干什么?”

“莫非以为齐国拉拢了赵魏两国,就比我楚国强大了,想要背楚连齐。莫不说三晋还没有背叛楚国,就算三晋背叛了楚国,难道寡人打不过齐国,还收拾不了越国?”

说着,又冷哼一声,恨声道:“让越国在嚣张两年,寡人迟早要请越王来郢都坐坐。”

对于越国明知齐楚两国关系不好,还打算对齐国出售粮食的行为,陈轸同样不满,应道:“大王英明,越国露出交好齐国的倾向,必须打压下去。否则,一旦楚越交战,齐国插上一手,这对楚国很不利。”

“而且越国对齐国售粮迟迟不决,昭滑全力阻挠,必将让齐国仇视楚国,这明显是在齐楚两国之间制造事端,不可不防。”

熊槐点了点头,开口道:“给公子玉传个消息,让他也全力出手阻拦越国对齐售粮。”

“唯!”

陈轸离去后,熊槐默默感叹。

齐国借粮犹如一块试金石,瞬间就将各国的心思全都试了出来。

燕赵两国虽然有与齐国交好的心思,但是依然对齐国戒备甚深。

魏国已经打定主意要交好齐国,同时交好齐楚;宋国依旧站在楚国这边;而越国,目前来看,恐怕也起了别样心思了。

楚国一家独大的局面,从此一去不复返。

想着,熊槐心中不由有些烦躁,顿了顿,开口吩咐道:“司空,通知魏美人一声,就说寡人想要听琴!”

······

两日后的下午,就在熊槐忙里偷闲观看道家典籍时,李秋走来禀报道:“大王,令尹求见!”

熊槐点了点头,目光没有离开木简,应道:“请令尹进来。”

“诺。”

不多时,景鲤缓步走了过来,见楚王正在看书,便放轻脚步,走到一边停下,静静的等待。

直到楚王看完这卷木简,将木简放下,景鲤才开口行礼道:“大王。”

熊槐问道:“令尹所来何事?”

景鲤应道:“大王,越国密使来访,请求大王召见。”

“越国密使?”熊槐一怔,前两天才知道越国打算借粮给齐国,意图交好齐国,不想,现在竟有越国密使来楚。

熊槐目光一凝,莫非越国暗中算计着什么。

迟疑间,熊槐开口问道:“令尹,越国使者是谁,还有,可知越国密使所来何事?”

景鲤应道:“大王,这次出使楚国的乃是越国重臣公师隅,至于越国的目的,似乎与齐国有关。”

“与齐国有关!”熊槐闻言立即开口道:“请公师隅秘密入宫一会。”

“诺。”景鲤应了一声,然后转身离去。

不久,景鲤便带着一个身穿楚人服饰的人走了过来,此人正是越国重臣公师隅。

到了近前,公师隅行礼道:“外臣公师隅拜见楚王。”

“免礼!”

等公师隅坐下后,熊槐好奇的问道:“不知越王派先生前来楚国有何赐教吗?”

“不敢!”公师隅应道:“大王,寡君派臣来楚,就是想问问,不知大王对齐国粮草被烧一事怎么看。”

“怎么看!”熊槐看了一眼公师隅,虽然恨不得齐王现在就去死,但是在外人面前,他堂堂楚王,自然不是那种其他国家发生灾难,就幸灾乐祸的人。

于是,熊槐一本正经道:“对于齐国所遭遇的不幸,寡人深感哀悼,只是楚国实力不足,所以只能心中默哀,而不能出手相助。”

说着,熊槐有意无意道:“寡人听说齐王派使者前去越国求援,越国打算支援齐国粮食呐!”

说罢,熊槐感叹道:“越王果然是仁义之君啊!”

公师隅听着楚王夹枪带棍的话,立即解释道:“大王,误会,这是楚国对敝国的误会啊!”

“齐国乃是楚国的敌国,越国乃是楚国的盟友,寡君可是一直都牢记着楚越两国的盟约的,每日都牢记在心,不敢有所忘却。所以,寡君怎么可能会撇开楚国,单独与齐国相交,在齐国急需粮草的时候,卖粮食给齐国呢!”

熊槐一听,顿时诧异的问道:“使者,那么贵国的意思是?”

对于公师隅的话,熊槐只是信了一半。

要知道,这两天从越国传回的消息,无论是探子内间还是昭滑这边,全都在说越国打算出售粮食给齐国。

公师隅见到楚王狐疑的目光,向左右看了一样,并未说话。

熊槐见状顿时会意,屏退左右,只留下景鲤李秋二人后,问道:“使者尽管直言,如今这殿中的人,全是我楚国的心腹。”

公师隅点头道:“大王是否已经知道敝国正在与齐国商谈借粮一事了?”

熊槐点了点头。

公师隅见楚王点头,继续道:“大王,这就是敝国的计策,目的就是为了麻痹齐国,以便趁机偷袭齐国!”

“如今齐国遭此大难,国内粮食不足,正是讨伐齐国的良机。”

“故,寡君命臣来楚,就是为了询问大王是否有意伐齐。”

熊槐一怔,不由看向公师隅,见其露出期待的神色,顿时无语。

莫非越国在之前连续三次讨伐齐国的过程中尝到了甜头,现在竟然主动对齐国使诈,并且鼓动楚国伐齐!

想想也是,前面三次伐齐,越国都获得了不少的收获。

而现在的齐国南境的领土,比如郯城琅琊等城池,之前也是越国的土地,尤其是琅琊城,可是做了数十年越国的都城。

现在越国念念不忘伐齐,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是,攻打齐国对楚国有什么好处?

就算打败齐国,也不过是获得一点人口与土地,若是与上次一样,在齐军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无疑会推延楚国伐越的时间,这对楚国的整体战略来说,是一个极大失误。

想着,熊槐摇头道:“齐国现在虽有灾患,但是趁人之危,似乎有不妥。”

公师隅见楚王好像没有攻打齐国的意思,立即开口道:“大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齐国出现缺粮之患,难道不是天赐良机吗?”

“只要我楚越联军大举进攻齐国,必然能吸引齐军前来对峙。届时,无需我们主动进攻,只需我们与齐国相持数月,那么齐国必然会因无粮可用而溃败,这就是轻而易举打败齐国的方法。”

“否则,等齐国度过这次的劫难,在想打败齐国,那就难了。”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主将人选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齐国伐魏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军到来第四百零三章 送马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韩一体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乱而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谣言再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会之变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请杀郑袖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五百三十八章 决战 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乱而退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坟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八百九十五章 举贤荐能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九百六十九章 进谏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第八百二十章 时空错乱第九百零六章 招祸避祸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
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两百三十章 主将人选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齐国伐魏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六百四十一章 前睹后追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军到来第四百零三章 送马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一百五十八章 楚韩一体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八十章 一将功成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乱而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军入越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第三百八十三章 告知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谣言再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势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会之变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千两百二十章 请杀郑袖第一千两百九十七章 广布仁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五百三十八章 决战 三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八百九十章 播下种子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六十八章 景翠东移第八百九十四章 拆分江东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二十七章 张仪归秦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二百九十九章 求援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九百三十九章 韩相韩辰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选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乱而退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七百二十七章 各地贤才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坟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八百九十五章 举贤荐能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九百六十九章 进谏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论第八百八十二章 赵国出兵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第八百二十章 时空错乱第九百零六章 招祸避祸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昭常去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