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举贤荐能

此时,昭雎看着楚王脸上的笑容,听着楚王的询问,感觉到身后一道道如利箭一般炽热的目光,这一瞬间,他算是真正的体验了一把如芒在背。

接着,昭雎不禁停顿了一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才开口道:“大王,江东不久前才出现动荡,当地百姓对我楚国还有顾虑,而且用我楚人取代吴侯越侯,很容易就会引起江东动荡。

是故,臣以为,这吴郡与会稽郡的第一任郡守,不能选择楚人,而应该用江东人,以安民心。”

说着,昭雎拱手道:“故,臣以为将军吴炳可为会稽郡守,而沅君公孙海可为吴郡守。另,司马唐昧久在江东,通晓江东之事,且江东新附,可为特例,可以让司马依旧镇守江东,统领江东两郡。”

熊槐一听昭雎的答案,顿时一愣,这两个人全都出乎熊槐的意料之外。

尤其是吴炳这个人,熊槐想了想,这才反应过来。

这吴炳本是吴国公室,吴国灭亡之后家族便没落,沦为地方豪强。之前楚国灭越,吴炳投靠将军昭滑,立下不小功勋。

不过因为季氏在吴地的声望更高,实力更强,所以之前决定立吴侯的时候,才选择了季氏季歆,而没有选择选择吴炳。

让吴炳去做会稽郡守,身份地位,倒也足够了。

而且,吴炳本是吴人,他去会稽郡做郡守,没有楚国的支持,他很难在会稽立足。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吴炳会在会稽搞事,他只会一心一意的为楚国办事。

至于沅君公孙海,因在楚越决战中拿着越王无强的人头求降,这才被封在荒芜的沅地,做为越国亡国的靶子,吸引越人的仇恨。

若是用他去做吴郡守···

公孙海弑君的消息早已传遍江东,他做吴郡守,当地的吴人肯定不会依附他,而且吴郡的越人肯定大部分都不会依附他,甚至恨不得他去死。

所以,就算他做了吴郡守,也只是一个无本之木。

他在吴地能干什么,什么也干不了,甚至不仅干不了,而且还得时刻小心来自仇恨他的越人的刺杀。

故,公孙海到了吴郡,除了紧紧的抱住楚人的大腿,寻求楚人的保护,其他的就别想了。

而且,自从公孙海带着部分越国降军前往沅地垦荒后,从沅地那边传来的消息,似乎哪里的越人对楚国多有不满。

能用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将公孙海与他的附属分开,免得他们一天到晚没事干,总是唉声叹气怨声载道,想东想西想这想那。

所以,用这两个人做郡守,而且依旧让司马唐昧统领江东大局,对现在的江东而言,基本上没有任何变化。

若是两人主动效力,那就好办,要是两人有其他心思,不过是多了两个傀儡罢了,他们根本没有反抗的於地。

熊槐也不用担心江东郡变成两个郡之后,新任郡守会阻碍江东变法。

不仅如此,现在就将江东分成两郡,等将来江东变法完成,就好处理多了。

此时,殿中的其他人,虽然大多数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但也有一些想明白了用文雀公孙海二人做郡守的好处。

“大王,令尹言之有理,臣附议。”屈原最先开口附和。

熊槐一听,见屈原也同意这两人做郡守,心中再无疑虑,立即拍板道:“善,准令尹所奏。传诏,以将军吴炳为会稽郡守,以沅君公孙海为吴郡守,让他们立即上任。”

“大王英明。”楚王话音一落,昭雎立即拱手一拜。

直到此时,江东大局已定,那些反应慢的大臣才反应过来,然后难以置信的看着前面的令尹昭雎。

变革派看着昭雎,不仅诧异诧异他没有举荐变法派的人,而且更诧异他没有举荐朝中的大臣,反而举荐了一个越国公族一个吴国公族。

这···对于未来的变法大局来说,不仅不会产生影响,还将楚国在江东的隐患给解除了。

对此,变法派的人全都深深了看着昭雎,然后默默猜测昭雎的用意以及态度来。

而另一边,对于其他人而言,却是很失望。

原本他们以为昭雎在江东打开一个缺口,会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将触手伸进江东。

但是,他们失望了,昭雎举荐了两个江东本地人。

接着,又有人反应过来。

会稽郡吴郡新立,不仅需要郡守,还需要郡丞郡尉。

此时,大夫景邵拱手道:“大王,既然郡守已定,那么郡丞郡尉也需要定下。”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然后再次看向昭雎,他还想继续试探昭雎,想看看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想着,熊槐笑了笑道:“举贤荐德,乃是令尹之职,既然令尹已经举荐了两位郡守,那么郡丞郡尉也由令尹推举吧。”

“臣领命!”昭雎应了一声,然后没有半点迟疑,张口就道:“大王,越地大贤文雀,久在越地,深知越地详情,臣以为其可为会稽郡丞。”

文雀!

文雀虽是越人,但是越地文氏跟楚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文雀本人在越地的威望不小,用他做会稽郡丞,倒也足够了。

而且,文雀与唐昧的关系很好,而与吴人关系并不好,若是文雀做会稽郡丞辅佐吴炳,一可笼络会稽贵族,二可限制会稽郡守吴炳。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文雀的确是一个极佳的人选。

“善!那就依令尹所言,以文雀为会稽郡丞。”熊槐点了点头,立即决定下来。

“至于吴地郡丞,臣以为原朱方县县尹张彤可以胜任。”

“张彤?”熊槐一怔,这个人有些熟悉,仔细想了想,这才回忆起来。

这也是之前被楚国收买的吴人,原越国朱方县县尉,因协助昭滑破越有功,故而越国灭亡后从县尉升任县尹。

可以说,张彤的升迁,全都是站在越国的废墟上的。用他做郡丞,忠心没有问题,也不用担心他跟吴郡守公孙海搅和到一起去。

而且,张彤短短两三年间,从县尉升县尹再到郡丞,升迁速度的确快了些。

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相反,楚国还可借此告诉所有的江东百姓豪强,只要投靠楚国,权势地位全都不是问题。就好比张彤,从一个县尉升到郡丞,已经大夫爵的极限,再立下功劳,更进一步,那就是实权重卿。

这也是拉拢江东豪强的一种手段。

至此,熊槐对昭雎推荐的四个人都很满意。

这四个人,既不会阻碍江东的变法,又能避免楚国的贵族将触手伸到江东,还能安抚并拉拢江东百姓豪强。

对这,熊槐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想着,熊槐立即开口道:“善,依令尹之言,升朱方县尹张彤为吴郡郡丞。”

见楚王全部答应了自己的提议,昭雎顿时松了一口气。

“对于两郡郡尉人选,不知令尹有何建议。”

此时,昭雎又听到楚王询问,不禁笑了笑,应道:“大王,举贤荐德虽是臣的职责,但是兵事调动,乃是司马之职。且司马唐昧久在江东,对江东知之甚详。

是故,臣以为两郡郡尉人选,大王可以下诏询问司马。”

此时,对于昭雎的推脱,熊槐没有半分不快,而是哈哈大笑道:“善,令尹所言极是···”

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一百八十六章 广陵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亦为图存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争辩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战不出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战 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围而出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动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时机已至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八百五十六章 齐王崩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风起兮 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六百八十八章 鹖冠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气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题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群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策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礼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
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百年韭菜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敌我难分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五百二十五章 说越第一百八十六章 广陵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二百六十五章 军成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亦为图存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五百五十三章 公道人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视淮水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核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争辩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六百一十八章 宫中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紧锣密鼓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选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五百零八章 风起吴城第一百九十六章 旺财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战不出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战 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赵雍求教第四百七十八章 张仪猝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粮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围而出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动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个坑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时机已至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八百五十六章 齐王崩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病危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风起兮 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二百章 登门送礼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二百八十章 抵达第六百八十八章 鹖冠子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气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一百七十章 铁剑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二百零七章 求援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剑的问题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题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条路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群臣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二百六十二章 对策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一百四十七章 燕国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礼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