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

熊槐在王位上做好后,将鄢陵君他们的上书快速的看了一遍,然后看向群臣问道:“诸卿刚刚就是在为这事争论。”

太子横身为监国之人,听到楚王的询问立即应道:“回父王,正是如此。因鄢陵君等人上书询问,而乐君他们尚无消息传来,是以儿臣与诸位大臣商议,打算等几天再做回复。”

熊槐闻言,笑着摇了摇头:“封君上书询问乐君他们的事情,这也并非大事,直接回复了便可,何需再等几天。”

景邵知道乐君等人事不好回复,他正要开口劝说楚王早做回复的大臣,以逼一逼楚王,但不想,楚王却主动开口说要立即回复。

见此,景邵露出一丝喜色,拱手赞道:“大王英明。”

接着,许多大臣虽不知楚王为何如此轻易的答应立即回复,但是听到景邵的话,亦全都拱手赞道:“大王英明。”

熊槐闻言,看了看群臣,轻轻一笑:“诸卿不必多礼。”

说完,熊槐安坐王位,不在说话。

过了一会儿,昭常见楚王答应回复之后,却坐在王位上没有动静,心中迟疑了一下,忍不住开口询问:“敢问大王,不知大王打算如何回复鄢陵君他们。”

此时,熊槐见群臣在昭常开口之后全都看了过来,笑了笑道:“诸卿稍安勿躁,待寡人处理了乐君他们的事情,再做回复不迟。”

“处理了乐君他们的事情?”昭常心中一惊,目光快速的扫了一眼楚王,又快速的移开。

难道屈署已经找回乐君他们了?

这不可能啊,屈署明明已经往广陵去了,他不可能遇到乐君他们的。况且,就算屈署遇到了乐君他们,以屈署的身份,恐怕也难以将乐君他们劝回。

此刻不禁昭常听了楚王的话后惊疑不定,其他大臣亦在心中暗暗纳闷。

就在群臣迟疑间,一个侍者快步走进殿中:“大王,乐君他们已经到宫外了,正欲求见大王,想当面向大王请罪。”

群臣一听,顿时忍不住的发出阵阵惊呼声。

“乐君他们到宫外了?”

“这不可能···”

瞬间,殿中就全是群臣惊呼的嗡嗡声。

“咳咳···”

熊槐轻咳了两声,打断了群臣的惊呼后,没有理会群臣惊疑地目光,一脸正色道:“让乐君他们进来。”

“唯。”

不久,当群臣见乐君等十五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的走进殿中,全都露出骇然之色。

太意外了。

前一秒整个楚国还因为乐君等人的逃亡,而陷入风雨飘摇之中,下一秒,乐君他们就主动投案自首了。

这简直是···要命啊。

尤其是昭常,此时看着乐君他们,如同见了鬼一般,面无血色。

此时,乐君等人没有理会群臣骇然的目光,甚至看也看殿中群臣,径自走入殿中,然后一脸灰败的长拜道:“大王,臣等有罪,请大王赐罪。”

熊槐闻言,沉着脸,语气中带着怒火,大怒道:“现在才来请罪,你们不觉得有些晚了吗?”

乐君等人闻言,虽然他们已经知道楚王对自己的惩罚了,但此刻一听楚王的话,依旧忍不住有些颤抖,半是配合半是恐惧的长拜道:“臣等知罪,请大王降罪。”

“哼。”熊槐闻言,冷冷的一哼。

此时,群臣看了看殿中跪拜请罪的乐君等人,然后又偷偷看了看楚王,顿时满腹迟疑。

这剧本好像不对啊!

乐君等人逃亡之后,现在又幡然醒悟,主动回来投案自首。

此时此刻,楚王不应该加以安抚吗?

如此冷淡苛责,难道楚王就不怕乐君他们一怒之下,又跑了···

直到此时,依旧有许多大臣还以为乐君他们是主动回来的。

另一边,熊槐冷哼之后停顿了一下,厉声道:“你们应封地失守,特意离开巨阳回郢都向寡人请罪,这本来也没什么。封地失守,这是各国势大,非战之罪也。离开巨阳返回郢都,因各国已经暂时退兵回国,而且你们也将军队留在巨阳,这也不是罪过。

但是,你们离开巨阳之后,本应快马加鞭地返回郢都,但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说到这,熊槐见乐君等人全都深伏在地,不禁大骂道:“可是你们却在离开巨阳后,一路缓行,这就是你们返回郢都向寡人请罪的态度吗?”

“臣等死罪。”

“死罪?路上缓行只是你们罪责之一。”熊槐冷冷的道:“在郢都谣言四起后,你们本应快速返回郢都消除谣言,但是,你们得知消息,却乘机借谣言向寡人施压,打算借谣言之力减缓自己的罪责,这就你们的罪责之二。”

说着,熊槐大怒道:“这就是欺君之罪。”

殿中群臣全都一怔,然后立即向乐君他们看去。

欺君之罪,这可是重罪,乐君他们怎么可能会认罪。

“臣等死罪。”

乐君等人俯首认罪。

群臣大惊,乐君他们连欺君大罪都认了。

此时,熊槐一双怒目看向乐君,怒道:“乐君,经过寡人查证,卿制司马为齐国奸细,杀害其他封君重臣在先,离间我楚国君臣关系在后,更有散布谣言,致使郢都大乱,陷些弄成大祸,这个罪名你可认。”

“臣甘受大王责罚。”

群臣:“···”

“好。既然你等认罪,那就要接受寡人的责罚。”熊槐脸色稍缓,点了点头,大声道:“轻慢君王,欺瞒寡人,收受奸细,动乱国家,按律当诛,不过,你们皆有封地爵位在身,按律应当以封地抵罪,因你们封地已失,则应用封号抵罪。

不过,念在你们之前在陈城与各国血战,与国有功,且封地也是因为交战不利而失守。是以,寡人决定仍然以封地抵罪,保留封号。不过,乐君识人不明,以齐国奸细为心腹,致使郢都动乱,理应罪加一等,剥夺封号。

而且,念在你们虽然对寡人有所轻慢,但依然能悬崖勒马,前来郢都请罪。是以,寡人决定给予你们戴罪立功的机会。眼下各国对我楚国依然虎视眈眈,我楚国与各国依然还有一战。

只要接下来你们能奋勇作战,为国建立功勋,待楚军收复失地之时,寡人依然可以将你们失去的封地交还你们。

不过,若是接下来···你们作战不力,那就休怪寡人不客气了,即便未来我楚军收复失地,卿等的封地也不将归卿等所有。

卿等可认罚,可有异议?”

楚王话音一落,群臣立即向封君们看去。

但···却见群臣异口同声的道:“臣等认罪,谢大王给予臣等戴罪立功的机会。”

群臣闻言,许多人心中一沉,乐君他们竟没有半点讨价还价。

熊槐看向乐君道:“同样,这事也对乐卿有效,只要乐卿你能戴罪立功,寡人不仅可以重新赐予封号,而且还可以将乐地交还给卿,但只能赐予原本乐地的一半,卿可有异议。”

“大王隆恩,臣感激不尽,之愿以残躯为大王效死命。”

“好。”熊槐点了点头:“好,既然卿等皆认罪受罚,那此事就这样吧。”

说着,熊槐转头看向站在一侧的屈原到:“左徒,有劳卿将此事的处理结果恢复鄢陵君他们,并通报国中父老。”

屈原立即拱手应道:“唯。”

与此同时,苏代等人得到乐君他们突然出现在楚宫门口,打算向楚王请罪的消息,全都惊呆了。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战胜于朝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章 出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动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群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战八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气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九百六十六章 谣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七十八章 丹阳大营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围攻秦国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败退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举大事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国疑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五百一十五章 将死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战胜于朝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战 一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一千章 出兵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剑出鞘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血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战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赵叛齐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动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群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遗赠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国请罪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一千两百四十八章 江上示警第十四章 私门之请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战八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气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见太子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军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信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七十一章 秦国服软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九百六十六章 谣言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始作俑者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七十八章 丹阳大营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一百二十二章 围攻秦国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若有所思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六百六十七章 败退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犹如此案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三十五章 筹谋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营丢失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四十章 欲废肉刑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士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风云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六百七十一章 斩将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人口之议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六百三十八章 智慧出有大伪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举大事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三百七十七章 围城打援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城襄阳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杀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七百八十七章 卖国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九百零三章 启用昭滑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国疑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五百一十五章 将死第八百三十六章 利之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