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动

“这···”翟强顿时一僵,甘茂此人贤名传于天下,现在来魏国被魏王如此信任,并打算将大梁的防务交给他,这让他很不安。

大王会不会让甘茂取代他,任命甘茂做相国呢?

想着,翟强立即拱手道:“大王,此事有些不妥,甘茂虽然贤能,但是他毕竟初到魏国,心意未明,不可贸然将兵事尽数托付于他。

况且,大将倪良,精通兵事,昔日与齐国名将声子作战,取得了上风。并且在不久前的伐楚之战,他还成功将军队带回国中,此为善用兵者。

是故,臣以为倪良接替犀武,执掌兵事。”

魏王遫见翟强反对,也没有强求,点头应道:“相国说的是,倪良的确可以为将。不过,对于甘茂寡人还是相信的,甘茂的老师曾经是我魏国重臣,而且甘茂也一向亲近魏国,自他担任秦相后,秦魏两国便一直交好。

现在甘茂来魏,寡人也不得予以重用,以明心迹。所以,只要甘茂愿意留下辅佐寡人,寡人愿重禄待之。”

“大王英明。”

数日后,甘茂抵达大梁,魏王遫不惜亲自在大梁城外迎接甘茂,然后两人同乘一车,一同返回大梁。

接着,魏王的王车驶进大梁,又进入魏宫,最后魏王遫与相谈甚欢的甘茂进入一座偏殿中,待二人坐定,魏王遫开口道:

“先生不以寡人愚钝,愿意留下来辅佐寡人,寡人甚是感激。只是,魏国新败,实力大损,且寡人即位不久,国中人心浮动。

值此危难之际,楚国陈兵数十万于南方,窥视我国都城大梁。而此时大梁城只有十余万残兵败将,论实力远远不是楚国的对手。

当此之时,不知先生以为该怎么办?”

甘茂闻言笑了笑道:“大王何必为楚国担心呢!魏国乃是大国,带甲之士数十万,虽损兵于淮北,但这也并没有动摇魏国的根本,只是有些损伤罢了,并不影响魏国的大局。

所以,臣以为,楚军攻打大梁,这不仅不是大王的危机,相反,这还是大王的机会啊。”

“寡人的机会?”魏王遫一怔。

“不错,正是大王机会。”甘茂点头道:“现在天下的局势是,楚国大败五国联军,楚王的威势几乎达到了顶点,天下各国全都畏楚如虎,秦齐两国接连与楚国结盟,韩宋两国恨不得立即到楚国去朝拜楚王,这就是明证。

只是,大家都只看到了楚国打赢了淮北之战,却忽视了楚国在接连遭到三次攻伐之后,国力已经大为虚弱。这次楚将唐昧屯兵三十万于淮北,面对空虚的大梁却没有进兵,反而坐等魏军回援大梁,这就暴露楚国外强内虚的事实。

而且,臣还听说,楚王在汉北慰死吊孤,并还免去了汉北郡五年的税收。楚王的这一举动,不仅说明了楚王已经无心征战,而且同样也暴露了楚国国力虚弱,将士疲惫,百姓凋敝的事实。

所以,臣以为现在楚国虽然在陈地声势浩大,但是现在的楚国根本就无力对各国展开报复,更加没有实力北上攻打大梁。”

魏王遫听着甘茂的分析,大为惊讶的道:“所以寡人现在根本就不用为楚王的报复而担忧!”

“正是如此。”甘茂点了点头,然后拱手道:“大王,现在就是你的机会到了。如今天下各国全都畏惧楚国,魏国群臣百姓同样也对楚国又怕又恨,当此之时,大王应该坚定不移的对抗楚国,表明自己对楚国绝无惧意,以收取国人之心以及天下人的声望。

只要现在大王能逆天下潮流,大张旗鼓的将魏国各地之兵调来大梁,并向天下人表明对抗楚国的决心。

如此,楚王见大王已经在大梁城做好了准备,同时又顾忌楚国的虚弱,则楚王必定不敢出兵伐魏。

那时,陈地的楚军不战而退,而大王你则在大梁不战而胜。这样,天下各国之君全都畏惧楚国,纷纷结交楚国的行为,与大王目光如炬一眼看透楚国虚实的情况一对比,则大王与各国之君贤愚已分。

彼时,大王必定能在天下间获取巨大的人望,到了那个时候,大王还会忧心国中不稳,忧心他国来伐吗?”

“这···”魏王遫听着甘茂的诉说,不禁有些意动。

之前相国翟强这么说,现在甘茂同样也这么说,他自己仔细想了想,他也觉得是这样。

接连三次伐楚之后,似乎楚国的损失更加大一些。析邑之战楚国惨败,陈城一战楚国再次惨败,汉北之战楚国虽胜犹败。所以,这三次大战下来,楚国的损失远远超过魏国,以楚国之虚弱,魏国虽然遭遇了淮北惨败,但是他魏国也完全没道理要怕楚国啊!

想着,魏王遫大喜道:“不错,现在寡人完全不用惧怕楚国的报复,只要楚人敢来,那寡人就敢与楚人在大梁城下与楚国决一死战。”

说着,魏王遫看着甘茂笑道:“先生之言令寡人茅塞顿开啊,秦王不用先生,真是秦国之失啊。待寡人击退楚人,稳定国中之后,寡人一定拜先生为相。”

甘茂闻言立即大喜的拱手道:“谢大王!”

当日,魏王遫又在宫中设宴,并邀请群臣与会,一同欢迎甘茂的到来。

宴会之后,甘茂回到魏王遫赏给他的府邸中,看向西方沉思起来:

“我这一路东行,路过汾阴时,见汾阴的守备已经有所不足,而且汾阴以东,蒲阳、知地、安邑全都空虚非常,只要秦军能从夏阳(少梁)突袭汾阴成功,则必能轻取魏国蒲阳甚至安邑。

现在魏王已经被我鼓动起抗楚的决心,准备从各地继续调军队来大梁,如此,则河东将进一步空虚。秦军这一次,说不定就能尽取河东,彻底突破三晋对秦国的封锁。”

想着,甘茂精神一振,立即坐在案边,拿出帛布毛笔来,然后飞快的将自己这一路的见闻以及自己的对策想法写下来。

接着,甘茂招来自己的门客蔡遂道:“快,立即将这封密信传回秦国,并告诉大王,就说魏王已经被我鼓动起来了,支援魏国的第二批粮食可以开始准备了。”

“诺。”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举大事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二百零三章 举兵伐齐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七百零一章 毫无退让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一千零五章 中计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庄辛第三百三十一章 质疑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八百七十章 宋国已定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阳之外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一千两百一十八章 忧思至今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七章 为之奈何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举与考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战胜于朝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杀机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
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举大事第九百七十八章 舍得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二百零三章 举兵伐齐第七百五十九章 大火起兮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乱其心志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垂死挣扎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准备好了吗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十一章 齐国之辩第九百五十章 定计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七百零一章 毫无退让第八百四十五章 赏赐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义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一百二十章 秦韩退兵第一百零九章 张仪进谏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辙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二百一十五章 赵国惨败第一千零五章 中计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七十二章 惊闻庄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庄辛第三百三十一章 质疑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六百七十五章 石磨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方有佳人第八百七十章 宋国已定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襄阳之外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一千两百一十八章 忧思至今第二十二章 再议变法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七章 为之奈何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临城下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举与考核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战胜于朝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五百四十六章 安抚第六百零六章 策对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七百八十九章 联赵伐秦?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八百七十二章 齐国出兵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九百七十五章 抓捕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一千两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子子青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八百三十七章 三见文雀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战端再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国第八百二十九章 吴侯之死第四十五章 楚宫反应第二百三十三章 苏代使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杀机第十五章 静夜《柏舟》第四百一十章 贿赂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