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

熊槐一听太子横要推荐州侯为将,心中不禁微微一失神。

接着,等熊槐反应过来,他先看了一眼同样震惊失神的看着太子横的群臣,接着又用好奇狐疑的目光看向太子横。

而此时,太子横察觉到群臣异样的眼光,又见自己的父王用探寻的眼光看过来。

对此,他面色丝毫不变,只是用探寻的目光回望坐在王位上父王。

虽然寿郢守军的兵权他想要,但他更想要的却是父王的态度。

之前,父王总是对自己说他老了,他身体不行了,他行将就木了等等。

而之前宋夫人怀孕的消息,却是明白无误的告诉自己,父王身体好得很,不仅好得很,而且比自己的身体还好。

所以,兵权他虽然想要,但他更想要知道父王内心的真实想法。

父王是不是真的觉得自己老了,并打算交出权力了?

亦或者说,父王其实是另有打算!

而这才是对他最重要的东西。

另一边,熊槐见太子横在自己的注视下不仅没有半点退缩,反而还敢跟自己对视。

见此,熊槐不仅微微一怔。

他发现太子横变了。

以前的太子横微微有些发福,看上去威严有些短缺,跟他说也感觉到有些小心翼翼,无论是在面对自己这个父王的时候,还是面对群臣的时候,全都有些软弱。

但是,大病初愈的太子横,看上去有些消瘦,可这却并不让人觉得这是病态的瘦弱,反而给人一种精悍之感,而且已经有了许多锐气。

以前的太子横,每次看他这个父王的眼神,有些孺慕也有些惧怕。

但现在,他却没有从太子横的眼中看到哪怕一丁点的惧怕,有的却是满满的坚定。

要知道,以前的太子横,极少在朝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一直都是附议居多。

但是,今天,太子不仅第一次发出了与所有人全都不同的看法,而且他还主要提出要兵权了。

太子横竟然要兵权了,而且还是守卫寿郢的兵权。

这对其他人而言,这只是一块跳板,但对太子而言,这却很敏感,尤其是不久前被楚王痛骂殴打的情况下。

即便是这样,太子横还是开口要了兵权。

太子横变了。

熊槐不知道太子横在这个短短几天里发生了什么,以致让他觉得太子横换了一个人一般,似乎变得有了一些君王该有的样子了。

不过,如此冲动直接的君王,也仅仅只是有了君王之气概,却没有君王之智慧。

现在的太子横,依然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熊槐注视太子横许久,在大殿中空气将要凝固的时候,突然笑了笑:“太子所言甚合寡人之意。”

шшш .тт kдn .℃ O

说罢,熊槐立即看向群臣中间边缘地方的州侯道:“州侯。”

州侯立即从席上站起来,然后走到大殿中间行礼道:“臣在!”

熊槐笑道:“既然太子举荐你,那守卫寿郢的两万大军,寡人就交给卿了,希望卿不要让寡人失望。”

州侯赶紧应道:“谢大王信任,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与此同时,太子横听到父王答应自己请求的话,并当场任命州侯为将后,心中情不自禁的泛出阵阵感动。

“父王将守卫寿郢的军队交给了我,这交出的不是军队,而是父王的安危与信任啊!”

“看来父王真的是觉得自己老了,真的打算要将楚国托付于我了,所以不仅让我监国,而且还将寿郢的守军也交给了我!”

“父王还是宠爱我的!”

想着,太子横眼睛一阵模糊,然后立即低下头,没让任何人察觉他此时的情绪。

与此同时,无论是昭景屈三族的大臣,还是江淮的贵族,见楚王将寿郢守军交给了太子,他们心中全都无话可说。

不过,殿中大部分的群臣,也从最近楚王的一系列动作中,已经清晰的感觉到。无论是之前楚王深居后宫,并让太子监国,还是现在交给太子军队。无不在说明楚王已经开始放权,并着力培养太子了。

想到这,群臣看向太子横的目光顿时变了。

另一边,熊槐宣布完守军主将后,微微等了一下,见群臣全都偃旗息鼓,没有任何反对声音。

见此,熊槐便开口道:“诸卿可还有事要禀报寡人?”

说着,熊槐等了两个呼吸,见群臣无人开口,正欲宣布退朝。

此时,太子横的声音再次从殿中响起。

“父王,儿臣有事要说!”

熊槐微微一怔。

今天的太子究竟是怎么了,不仅第一次开口要兵权,而且还第一次主动开口说事了。

今天的太子横与以前的他可是完全不同啊!

心里虽然奇怪,但熊槐还是飞快的应道:“太子要说何事?”

“父王。”太子横拱手道:“虽然我楚国已经都城从郢都迁到寿郢,但是目前留在寿郢的贵族百姓依然极多,这对郢都极为不便。而且,郢都西接巴蜀,北靠秦韩,乃是战略要地。

是故,儿臣以为,为了稳定郢都,为了防备秦韩两国,郢都那边理应有一位重臣驻守。”

“郢都!”熊槐看着太子横心中一沉,现在太子横不仅想要寿郢的守军,而且还想要郢都。

“这该怎么办?”

熊槐在心中默默一问,然后又自问自答道:“当然是成全他了。”

想着,熊槐立即点头道:“嗯!太子所言极是,郢都那边的确需要一个重臣前去镇守。”

说着,熊槐问道:“不知太子心中可有人选。”

“父王。”太子横立即拱手道:“儿臣以为将军景阳镇守江东多年,而江东丝毫不见动乱,由此可见,将军景阳不仅精通兵事,而且也熟知政事。

是故,儿臣愿举荐将军景阳镇守郢都。”

“景阳!”熊槐轻轻嘀咕了一声。

州侯是太子的心腹,而景阳则是太子的好友。

若是他同意太子横的请求,那郢都与寿郢就全部留在太子横手中了。

不过,江东距离寿县也太近了,而且江东常年驻扎着三万楚军,并且还有两百余万百姓,顷刻间便可聚集数十万大军,乃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地方。

之前他本来也有意将景阳从江东调走,现在太子横的请求,却是正中下怀。

想着,熊槐略一沉吟,便点头道:“善,准太子所奏。”

“传诏:令将军景阳立即与副将交接,然后前往郢都镇守。”

太子横一听父王再次同意了自己的请求,心中大松。

此时,熊槐沉吟道:“江东越人复国之心不死,若是没有重将坐镇江东,寡人担心江东可能会有反复。”

说着,熊槐立即下诏道:“传召给将军庄蹻,让他立即将军队交给副将,然后前往江东镇守。”

说着,熊槐又看着襄成君疾道:“襄成君,方城乃是我楚国最重要的防线,卿既然与韩王交好,那镇守方城的重任,寡人也一并托付于卿了。

稍后,卿出使韩国后,不必返回寿郢回复,直接去方城上任吧。”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拒绝参与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赏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归来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千零三章 夏泽无水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议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二百九十二章 布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计重施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阳君薨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五百零二章 议楚盟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四十二章 初议军功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八百一十七章 疯癫若狂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绝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抚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证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纵联盟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会稽城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使入楚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五百一十五章 将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第七百章 风波再起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袭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国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六百零五章 备战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寿县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一百七十六章 说越
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不瞑目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谋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拒绝参与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军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赏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九百三十六章 貌合神离第一百七十五章 昭滑归来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一千零三章 夏泽无水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议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二百九十二章 布局第二百八十八章 估计重施第四百八十章 战前准备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五百三十一章 淮北第一千两百五十四章 江水浩浩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乱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阳君薨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四百四十一章 复建滕国第五百零二章 议楚盟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四十二章 初议军功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齐国伐宋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风起兮 上第八百九十八章 小钱大钱第一千两百三十八章 王孙乂归第八百一十七章 疯癫若狂第四百一十八章 顺势而为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与纸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绝第四百六十章 议定婚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迟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抚第二百六十七章 暗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证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四国齐至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合纵联盟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五百六十七章 会稽城中第四百五十三章 退兵之议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将领调动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使入楚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六百三十章 伐宋第四百四十八章 内忧外患第五百一十五章 将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访吴第一百二十九章 舂米制面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第七百章 风波再起第九百七十七章 责罚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袭第八百八十六章 楼缓使燕第七百五十三章 战事起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国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六百零五章 备战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寿县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七百三十九章 新年至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请辞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一百七十六章 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