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

郢都。

熊槐看着昭雎送回来的战报,轻声囔囔道:“五国改变攻城策略,齐魏宋三国主攻东北两面,而秦韩两国主攻西面。”

说着,熊槐皱了皱眉头,然后看向陈轸问道:“陈卿,这五国既然改变了攻城方式,难道他们就没想过改变策略,不再强攻陈城,转而避实击虚,突袭我空虚之地吗?”

陈轸摇头道:“大王,不是他们没想过,而是没有采用。据内应传来的消息,秦韩两国本有意沿着颖水汝水南下伐我楚国,但是,这一提议却被齐魏宋三国否决了。”

熊槐一听,不由遗憾的叹了口气。

楚国在五国来势汹汹的情况下,不仅在陈城北部施行了坚壁清野,而且将颖南很多地区的士卒都抽调一空,并全部集中在陈城。

如此做为就是为了给韩国,不,应该是给秦韩两国以可乘之机。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分裂五国联盟。

一般来说,要想瓦解敌方的联盟,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重礼收买其中一个或两个,只要收买成功,那联盟就很容易破裂。

同样,联盟自我分裂的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分赃不均。历数以往的所有联盟,其中大部分分裂反目的原因,不是因为目标不一,就是因为分赃不均。而且,其中大部分反目成仇的,都是因为分赃不均的缘故。

当年三晋刚刚从晋国独立,三国依旧好的跟一个国家一样,但仅仅只是一代人,短短二三十年间,到了三晋的第二代,三晋就开始反目了。

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赵国分的好处太少。

所以,这次楚国分化五国联盟,就是同时从这两处着手。

收买联盟的国家,这是楚国早就开始干了,甚至五国还没有调兵的时候,楚国就开始收买五国中的大臣了。

战争开始后,楚国刻意留下颖南,并让昭雎率重兵拦住齐魏宋三国,这就是为五国联盟制造矛盾,促使他们更快的分化。

只要秦韩两国一去颖南,并获得大片颖南土地,以韩国的实力,根本就没办法拿出自己的土地来答谢其他四国。如此,只要联军长时间无法攻破陈城,必然心怀怨气,眼红韩国。

这就是楚国破坏联盟的机会。

至于颖南的土地,就凭韩国的实力,不是楚国看不起韩国,只要楚国不是遭到天下各国针对,即便韩国有秦国或者魏国的援军,那楚国要想从韩国手上夺回颖南,还是很容易的。

这就是楚国快速瓦解联盟的办法。

可惜的是,计划没成功。

想着,熊槐甩了甩脑袋,好像一瞬间就将遗憾甩了出去。接着,熊槐又开口问道:“陈卿,收买五国大臣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陈轸点了点头道:“收买五国大臣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无论是齐相田文季子,还是秦相甘茂,亦或者是韩相张开地,他们对我楚国送上的礼物全都笑纳了。”

“只是···”陈轸遗憾的摇头道:“只是他们虽然收了礼物,但是却没有为我楚国说话。”

熊槐笑了笑道:“不急,如今五国伐楚才没多长时间,各国之君全都在期待伐楚的战果,此时还不到时候。”

说着,熊槐笑着看向北方:“不过,寡人想来用不了多久,游说各国的事情,就会迎来一个有利的时机。”

陈轸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道:“大王英明。”

五国伐楚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

六月,韩相张开地病死,亲秦派大臣韩辰接替韩相。

七月初,魏太子政病死,魏国亲齐派公子,公子遫继任太子。

七月中旬,韩国因旧粮即将耗尽新粮还未收获,而陷入青黄不接。

于是,韩国一面派人向秦魏两国借粮,一面派人向两周征粮。

数日后,楚国收到韩国内应传来的韩国缺粮的消息。

“机会来了。”

熊槐一听到韩国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接着立即将在朝的重臣招了过来。

楚宫。

熊槐将韩国缺粮的事情公布后,喜道:“诸卿,之前我们一直都在收买以及游说五国,但是却收效甚微,其原因所在想来大家都清楚。现在,韩国出现缺粮,这正是我楚国离间五国的绝好机会。”

“已经等这个消息等了很久了。”

群臣一听这个消息,全都露出兴奋之色。

早在各国伐楚之前,楚国就已经开始针对韩国进行布局,如今韩国遭逢危机,这就是他们苦等良久的机会。

此时,熊槐顿了顿之后,看向屈原道:“左徒,寡人要你立即发动我楚国所有的齐魏两国力量,务必要借这次韩国缺粮的机会,让齐魏两国同时向韩国施加压力,逼迫韩国全力伐楚,以离间齐魏两国同秦韩两国的关系。”

“唯。”屈原立即应道。

而后,熊槐看向昭常吩咐道:“左尹,之前游说秦国的事情一直都是卿在负责,这次瓦解五国联盟最重要的事情,让秦国退兵的事情,还是交给卿来处理。”

说着,熊槐沉吟了一下,面色沉重的道:“此次游说秦国,若是秦国同意以汉中十座的代价,从陈地退兵,这是最好不过了。若是秦国不愿,那寡人的底线就是汉中之半,汉中的长城一定要控制在我楚国手中。”

昭常用力的点了点头,应道:“请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负大王所托。”

接着,熊槐的目光从剩下的群臣中扫了一眼,然后将目光放在咸尹范环身上:“咸尹。”

“臣在。”

“不久前韩相张开地病死,新任韩相韩辰接替不久,其在韩国的地位并未稳固。寡人要贤卿去一趟韩国,携重礼恭贺韩辰任相。这次恭贺的目的,乃是趁其立足未稳,要他进一步分裂韩国与齐魏两国的关系。”

范环闻言,迟疑的道:“大王,韩辰一向与我楚国不太对付,臣担心韩辰未必会听我们的。”

熊槐笑了笑道:“无妨,寡人也知道韩辰不会听的,所以,这次贤卿去韩国的时候,顺便给公仲带一封家书回去。

公仲在我楚国做了多年的人质,想必也想家了。”

范环一怔,接着露出一丝笑意,拱手道:“大王英明。”

不久,群臣离去后,熊槐又将公孙衍之孙,继承了公孙衍临海君爵位的公孙泽召来。

“临海君,这次寡人找你来,是有一件重任托付于你···”

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六百九十三章 浑水摸鱼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军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四百零三章 送马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谣言再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围攻秦国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军到来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二百二十六章 连楚伐齐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一千零九章 卒飘如风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五百三十六章 决战 一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乐极生悲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进谏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韩结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二百四十七章 议分兵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锅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齐王崩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陈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县许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
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魏国求和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六百九十三章 浑水摸鱼第八百五十二章 颁布爵位 中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四百二十七章 援军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四百零三章 送马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不战自崩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谣言再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围攻秦国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帮一把第一百九十一章 互通第九百一十八章 趁风放火第四百三十四章 惊魂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五百六十八章 援军到来第七百一十五章 垦荒招安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九百四十二章 以退为进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军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二百二十六章 连楚伐齐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借兵之约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坛第七百九十一章 归意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九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一千零九章 卒飘如风 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地方第五百九十二章 分封第八百一十三章 驾临吴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游说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祸相依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五百三十六章 决战 一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六百二十三章 图穷匕见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乐极生悲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四百六十四章 剑指濮阳第七百四十四章 汉北三分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十九章 声王悼王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九百六十九章 进谏第六百七十九章 楚韩结盟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人缺二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顺手牵羊第二百五十七章 谣言第二百四十七章 议分兵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锅第六章 燕国灭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令尹之才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齐王崩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谣言再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剧恶变第九十二章 攻破秦营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六百二十七章 在陈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百九十四章 庸县许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两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