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关虎进笼

昭雎眼睛一亮,笑道:“大王,此事可成,如今齐国将水师调走,那就无法控制濮水,民船用来作战可能有所不足,但用来渡河却是完全可用。”

“现在齐国之所以能抵抗我们联军,就是因为拒河而守,一旦齐国守不住濮水,那么此战大局已定。”

熊槐道:“好,传寡人之令,征集江淮之间的民船,另派人联合魏国向越国求援,越国身为盟主,不能只喊一个大而空的口号就完事,这种事情上越国必须出一份力。”

陈轸应道:“唯。”

向魏国送船事情安排后,众人顿时轻松起来。

熊槐用手捏着自己的下巴,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对岸方向的秦军大营,问道:“两位贤卿,如今天下的大势已经明朗,齐国战败后,我们怎么处理秦韩两国。”

昭雎答道:“大王,齐国战败后,如果韩国已经没有背叛秦国,那么我们联合赵魏两国,西向进攻秦韩。韩国面对三国的逼迫,只有背叛秦国一条路。”

“但是秦国这边,一旦秦国闭关自守,那么我们很难削弱秦国。”

陈轸赞同道:“大王,秦国那边因为地势缘故,攻破函谷关和武关可能性很低,如果要削弱秦国,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义渠,两面夹击秦国。”

熊槐摇了摇头,对于陈轸和昭雎的回答都不太满意。

无论是攻打秦国函谷关还是武关,都不是上策,损失太大而且难见功效,就是楚国自己也不愿干这种事,三晋那边应该也差不多,不会全心全意攻打坚固无比的秦关的。

至于义渠,牵制秦国尚可,用义渠削弱秦国,几乎不可能,公孙衍已经试过了。

要是义渠被秦国灭掉了,那么对其他国家而言,实在是一件莫大的损失。

秦国一加一减,凭空多出二十万兵力。

熊槐想了想问道:“目前削弱秦国较难,那么有没有可能,利用武关函谷关以及河水,将秦国这头猛虎关进笼子里。”

“就跟以前苏秦干的一样,不,要比苏秦还要更进一步,不是让秦国不敢挥师东向,而是让秦国根本出不来,只能呆在关中。”

昭雎想了想道:“大王,此事可以一试,除了将各国兵力汇聚在一起强行进攻函谷关的方法外,还有另一种攻击秦国的办法,那就是我们和三晋分兵,各打各的。”

“我们楚国兵围于中牵制秦国,然后让三晋进攻秦国的河东地区。”

“秦国夺回被三晋攻占的河西地,不过才二十几年,攻取三晋的河东部分地区,也只是这十几年的事情,若是三晋齐心攻打河东地,秦国在被我楚国牵制的情况下,必然难以抵抗三晋的围攻。”

“只要赵国夺回十几年前被秦国攻取的离石和蔺地,魏国夺回汾阴和陕地,那么秦国的势力就会缩回河西。然后赵魏两国拒河而守,顺着河水筑长城,那么秦国将会重新被压制回河西之地,只能龟缩在函谷关之内。”

“要是我们再怂恿魏国夺回河水西岸的少梁,那么秦国必定会死保少梁,无论谁胜谁负,秦魏两国都将两败俱伤。”

昭雎看了看楚王,迟疑道:“只是这样一来,就是我们楚国在壮大赵魏两国,魏国本来就是霸主遗业,若是东面从齐国获取土地,西面与秦国拒河而守,南面与我们楚国结盟,一旦给了魏国休养的时间,恐怕魏国的实力将会很快恢复,重新盘踞关东,到时又是一个极其强大的魏国。”

“而我们楚国届时难以攻克武关,将会一无所获。”

熊槐沉思,要么大家都没有收获,要么楚国自己没有收获,似乎是一个选择题。

至于秦国和魏国之间,若是让自己选择一个强大的国家,那么还是魏国吧。

虽然昔日魏国伙同赵韩虐打天下,但是魏国的缺陷太明显了。

秦国变法很彻底,是一个强大的国家,魏国的变法也很彻底,同样也不弱。

只是秦国的变法是逼迫自己的百姓,除了打战种田外百姓毫无出路,秦国的百姓尝到战胜的甜头后,人人都愿意打战,而且打起来很凶残,如狼似虎。

而魏国更多的是收买自己的百姓,魏武卒横推天下数十年,打完秦国打楚国,打完楚国打齐国,打完齐国打赵韩,直到魏武卒被天下打残,难以为继,魏国才衰弱下去,这一衰弱,魏国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这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魏国的地理位置,决定魏国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秦国占据地利,条件有利就出兵攻打关东各国,形势不利,就闭关自守休养生息,这就是帝王基业。

而魏国地处中原,几乎和所有的国家都相连,魏国可以攻击所有的国家,而其他国家也可以攻击魏国,魏国乃是四战之地。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熊槐向昭雎陈轸问道:“强大的魏国,和强大的秦国,那个国家对我们楚国有利?”

昭雎陈诊异口同声道:“魏国。”

熊槐点点头,道:“传令,派出使者前往赵魏两国,打败齐国之后,我们就邀请赵魏逼迫韩国,然后联合三晋接着打秦国。届时兵分三路,我们楚国去夺回自己的商於之地,让赵魏两国出兵夺回各自的失地,一定要将秦国逼回河西,封锁在函谷关以内。”

“寡人打不进去,秦国也休想出来,最好是从此天下就没有秦国这个国家,让秦国和那些蛮夷一起混去吧。”

当然这只是想当然,万里长城拦不住北面的胡人,仅凭河水外加依然被秦国控制的秦关,要想彻底拦住秦国,这只是痴人说梦。

熊槐心中猜测,五年或者十年,应该可以吧。

十年或者五年之后,估计天下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熊槐接着道:“传令上官大夫,若是韩国现在依然不愿意背叛秦国,那就算了,韩国已经无关紧要,寡人决定在齐国战败后,联合赵魏两国逼韩攻秦。”

“唯。”

秦楚前线的事情,最先被韩国得知。

秦王带去增援的军队只有一万的消息传到韩国,顿时引起韩国上下一片哗然。

一万军队能干什么事,打败楚国根本不可能,韩国被骗了。

韩国的两位重臣公仲公叔再次发生争吵,结果还没有分出胜负,病床上的韩王,直接昏死过去。

上官大夫见公叔再次无功而返,韩国依旧没有结论,只好撂下狠话,启程回去向楚王复命。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赵谋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两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忧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粮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国动向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八百五十七章 齐王崩中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师北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陈轸之死 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奸情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国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诏令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惊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汉北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将军赵雍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九百五十六章 调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两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忧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赵谋第一千两百七十九章 知否知否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国叛齐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狱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别人的路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两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忧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六百四十五章 转机出现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厉第一千两百四十一章 君择臣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坟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五百七十三章 秦帝楚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封城分军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粮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二百一十一章 煮枣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国动向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八百五十七章 齐王崩中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师北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一千两百九十八章 陈轸之死 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奸情第九百七十二章 后招第三百六十八章 战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国第九章 目标巴蜀第九十章 重赏三军第三百零九章 议单骑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二百四十五章 离间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一千两百六十六章 如同二君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见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六百七十章 闻战则喜第八百一十六章 吴城暗流第一百零二章 大战结束第五百七十章 攻城 中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无音讯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燕使来楚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诏令第三百四十五章 求援第八百四十九章 合万归一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二百七十章 决心第三百四十章 时机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处罚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交易第八百四十三章 授人以渔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惊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七百一十四章 汉北第九百三十二章 前奏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将军赵雍第五百七十一章 攻城 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瓜分第六百零四章 襄阳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三百九十六章 怨念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拼死一搏第九百五十六章 调兵第五百九十四章 洛邑第一千两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忧第二百三十一章 强攻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发现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虑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