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汉北

楚宫中。

君臣相见,景翠等人见楚王一改今日之态,笑容满面,相互一望,立即恭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熊槐笑呵呵的应道:“诸卿免礼。”

待四人坐好后,熊槐笑道:“诸卿,寡人今日喜获两子,本欲打算在宫中庆贺一番,但是王后劝寡人与国中百姓同喜,寡人深以为然。

而且,这一年来,百姓为支持国战,实在付出巨大。故,寡人决定,借此机会,施惠于民,在国中赐税一年,今年秋收,以及明年麦米收获,免去全国百姓田赋,并且,今年冬天,免去国中百姓徭役。”

斗由一听,急忙劝阻道:“大王,此事万万不可,经过之前一年的大战,太府钱粮耗费无数,若是全国免税一年,一旦有事,臣恐大王无钱粮可用。”

景翠亦道:“大王,臣以为太府尹所言甚是,如今天下征战不断,全国免税,臣以为不妥。若是大王一定要免税,何不免去今年秋收的田赋。”

此时,屈原看着楚王,不由露出沉重之色。

与斗由景翠为防备各国不同,屈原却想着如何防备各地贵族在国中煽动百姓,这才是未来几年里,楚国最有可能出现危机的地方。

而想要预防此时,只要百姓心中有楚王,而不是各地封君贵戚,如此,国中勋贵即便对大王不满,也掀不起大浪来。

争取民心,这才是当务之急。

想着,屈原便在景翠话音落下后,立即开口道:“大王,老子云:大兵之后,必有灾年。臣以为此言甚是。

之前我楚国为了应对各国,调用近百万大军,尤其是为了防备郢都,更是将江汉丁壮征召已空,为此,许多地方都耽搁了春耕,只靠壮妇老弱在家中耕作。而在汉北诸地,更是沦为战场,百姓遭到秦韩两国掠夺,不仅春耕耽搁了,连往年的积蓄也被夺去。”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对屈原的话极为赞同。

公孙衍在击退秦韩两国时,从敌军中缉获大量钱粮,这些钱粮从哪里来的?

如果说粮食秦韩两国还会自带,那么那些钱财,无疑便是从楚国百姓身上获得的。

而这些,便足以说明汉北百姓的苦难,若是不进行免税,恐怕这个冬天,耽搁春耕后的百姓,会出现大量破产逃亡,然后依托贵族的情况。

此时屈原见楚王点头,立即接着道:“故,臣以为免税之举,势在必行,因为春耕之故,仅仅免去今年秋收的田赋,恐怕难以让百姓缓过劲来,必须还得免去春夏之际的麦米之税。

不仅如此,臣以为汉北诸地,遭到秦韩两国蹂躏,仅仅只是免税一年,恐怕百姓依然贫困难定。故,为了让百姓满怀希望的留在汉北,臣请大王特在汉北免税两年。”

斗由一听,屈原要在土地肥沃的汉北诸地免税两年,顿时怒气冲冲的道:“左徒,你可别得寸进尺,免税一年,太府压力本来就大,若是汉北免税两年,一旦有事,粮食从哪里来?”

“大王!”景翠跟着道:“屈原阿谀大王,讨好百姓,邀名取望,臣请治屈原一个不忠之罪。”

熊槐闻言,好奇的向屈原看去,屈原在他的提议上,更进一步,要在汉北免税两年,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屈原见楚王看过来,立即坚定的拱手道:“大王,臣对大王一片赤胆忠心,请大王明鉴。”

说着,屈原长拜道:“大王,臣请在汉北之地免税两年,全是出于为国为民,请大王三思。”

熊槐一听,想了想,虽然还没有想明白屈原在特意在汉北免税两年的用意所在,但是既然屈原已经两度想请,出于对屈原的信任,还是点头道:“好,准左徒所请,在汉北免税两年。”

屈原闻言,心中一热,再拜道:“大王英明。”

景翠斗由闻言,急道:“大王···”

话未说出,却被熊槐打断。

“此事寡人心意已定,令尹太府尹不必再劝。况且,之前楚国在越国所获良多,以越国千余年的积蓄,我楚国短时间内岂有钱财之虞。若是真的缺粮,到时用钱向各国买麦米便是。”

斗由见楚王打算再次动用越国的财富,顿时微微一叹。

只是一想起越国哪里的钱财还有不少,珍宝重器更多,足够楚国支用数年,想着,便不再劝了。

此时,景翠却在内心长长一叹。

遥想当年,昭阳景鲤担任令尹之时,那是何等风光。不想,等到他自己做令尹之时,却是如此憋屈。上任两日,君臣两度议事,结果,楚王就没有听他的任何建议。

“唉!”一声长叹,道出了内心的无尽无奈。

此时,熊槐没有在关注景翠斗由两人,转而向一直没有说话的昭雎看去,问道:“柱国,不知卿意下如何。”

昭雎闻言,眼睛余光看了看屈原,虽然没有相通屈原特意在汉北免税两年的用意所在,但是对于楚王收买人心的举动却不会返回。

“大王英明!”

“好。”熊槐点了点头:“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么八月初一,祭祀完成后,就请令尹开口吧。”

“唯!”众人一起应道。

众人离去后不久,屈原再度回到大殿中。

“拜见大王。”

“免礼!”熊槐看着屈原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问道:“方才在殿中议事,贤卿两度请求在汉北免税两年,这是何故?”

屈原闻言,立即应道:“大王,臣请在汉北免税两年,正是为接下的变法做准备。”

“嗯!”熊槐若有所思的看着屈原。

“大王,这次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富国强兵,扩大国家的税收来援,增加国家户籍上的百姓。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要与勋贵争夺人口。”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楚国从来都不缺地,缺少的只是人口。

同样,熊槐也知道,楚国人口并不少,只是国家控制的人口少。

百姓之所以少,乃是因为耕种王田的税赋太重,一旦出现意外,则难以承受,不得不托身与贵族,以逃避税赋。

只是,现在天下的情况,各国的重心全都在战事上,而战争尤其是围城战,极耗钱粮,一旦国家贫弱,就会遭到其他的国家打击,轻则兵败地削,重则亡国。

这种情况下,所有国家都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以获取钱粮,免得在征战中出现钱粮不足的情况。

免税偶尔为之尚可,若是用免税来争夺人口,这在兼并战争如此激烈的现在,根本行不通。

想到这,熊槐看着屈原问道:“请贤卿细说一二,如何与勋贵争夺人口!”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抢劫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动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七百七十二章 驰援垫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阳君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锅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级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里疾离都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军大崩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九百六十七章 群臣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一百八十四章 庄辛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三百二十一章 离间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三百零七章 这很犀首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应 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一十八章 舍弃霸业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推行新钱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一百四十二章 貌似抢劫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动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第八百八十九章 血色肥料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冲锋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三百零一章 示弱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礼第七百七十二章 驰援垫江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二百四十八章 宋魏第二百一十六章 单骑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阳君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锅第六百八十二章 越王臼的首级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里疾离都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军大崩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鱼上钩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选定目标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一急一缓第二百七十六章 声东击西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九百六十七章 群臣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乱中有治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一百八十四章 庄辛第二章 满朝恭贺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一千零二十章 异变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三百二十一章 离间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第九百四十章 公孙父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多喜临门第一百四十六章 燕昭王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一千两百二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县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七百八十三章 郇邑之战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八百二十一章 国之宝也第四百九十七章 送礼第六百一十四章 宋国出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城破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流血第一千两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五百四十七章 决策第五百二十四章 北方有变第九百七十章 哑口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上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鸟之飞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四百四十五章 拒而不见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四百三十章 围杀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三百零七章 这很犀首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夜色袭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实施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应 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