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

另一边,公子旺财却僵在原地,脸色不断的变换,迟迟没有动笔。

他刚刚一听父王让他评说名满天下的孟尝君是否是真的大贤时,便立即从孟尝君身上联想到自己身上。

因为这两天他的名声才是最高的,满城热议,世人吹崇···

所有人都在说,他的贤能已经超过了孟尝君。

能让父王对孟尝君有所触动的,除了他这个与孟尝君相比的人外,难道还会有其他人吗?

所以···

公子旺财缓缓地抬了抬有些麻涨的脑袋,看了一眼王位上闭目养神的父王,然后扭了扭僵硬的脖子,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兄长。

此时,他哪能不知道,其实父王的这个问题,不是问孟尝君是否贤能,而是问他自己是否贤能。

可···如果自己真的贤能,父王根本就不会问。

所以,父王的看法,肯定是我错了······

这一刻,公子旺财想到了许多许多,并且想着想着,汗水便打湿了衣裳。

良久。

公子旺财拿起案上的笔,然后在纸上写到: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写完,公子旺财立即放下笔,然后见公子彘还在写,便微微一叹,接着闭上眼睛,开始自我反省起来。

另一边,公子彘洋洋洒洒的写满一张纸,才停下笔。

放下笔后,公子彘抬头一看,却见父王在闭目养神,嫡亲长兄正微笑着看着他,而一同参与考核的兄长也在闭目养神。

见此,他以为众人都在等他写完,便拱手行礼道:“父王,儿臣已经写完了。”

此时,公子旺财一听到公子彘的声音,立即跟着道:“父王,儿臣也完成了。”

熊槐一听到声音,立即睁开眼睛,然后对太子横道:“太子,将他们的文章呈给寡人。”

“是,父王。”

太子横应了一声,然后走过去收走二人的感想,并上呈于王案。

而后,熊槐正了正衣襟,率先拿起公子旺财的答案,一扫而过后,将纸张传给站在一旁的太子横,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横接过纸张后,立即应道:“父王,书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熊槐闻言看了一眼低头垂听的公子旺财,点头道:“善!”

接着,熊槐拿起公子彘的文章,快速的看了一遍,然后面无表情的传给太子横。

太子横接过公子彘的文章,快速扫过一遍,然后皱起眉头,接着抬头看了一眼正紧张的看着他的公子彘,而后又将文章细细品读了一遍。

看完,太子横却是轻轻一叹。

刚刚他本以为,父王以孟尝君为题说事,这是为了惊醒旺财不要骄傲忘形。而之所以拉上弟彘,是为了凑数,也是为了给旺财留点面子。

至于把自己拉上,也是提醒自己,自己身为长兄太子,见到弟弟有错,也要加以提醒。

但此刻,他看了弟彘的文章,他才发现,好像孟尝君真是一个混账,而齐王地也好像不怎么贤明。

从弟彘的文章里,他发现自己对齐王地与孟尝君田文的认识变模糊了。

想着,太子横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双手轻轻的将公子彘的文章放在王案上。

此时,熊槐看到太子眼中的怀疑,心知他这一次肯定是被他弟弟的文章给动摇了。

容易动摇,这一直都是太子横的大缺陷。

心中虽然失望,但依旧面无表情的问道:“太子,如何!”

太子横闻言,摇头道:“弟彘的文章,似乎见解独到,发人深省,还请父王点评!”

熊槐面无表情的看了太子横一眼,然后点了点头。

接着,熊槐将目光转向公子彘:“子彘,到中间来。”

公子彘闻言,立即从席上起身,然后走到大殿中间站立。

此时,熊槐看着公子彘道:“子彘,你的文章为父也看了,你以李克论相的观点以及管子论人的角度,论说孟尝君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相邦,甚至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大贤,而是一个欺世盗名之人。

那寡人问你,孟尝君以礼贤下士闻名天下多年,天下如魏子、骈子等大贤多有归之。当年孟尝君当任魏相时,贤能之士纷纷聚集于魏,魏国以强。后孟尝君当任齐相,贤能之士有聚集于齐,齐国以胜。

使其居一地,则贤者聚,国家以强,如此人物,都不算贤良之士,那你以为什么人才算贤吗?”

公子彘听到自己父王质疑,面上不显丝毫急迫,微微一拱手,面色从容的用略显稚嫩的声音应道:“父王说孟尝君礼贤下士,这的确是这样,父王说天下贤士多有归之,这也是真的。

可是,孟尝君在齐魏两国为相多年,贤能之士纷纷聚集在他身边,而他却从未向齐王魏王推荐这些贤良之士。

那些聚集在他身边的人,一般人以及有一些才能的人,全都被他揽为门客。真正的大贤,他又厚币待之,与之为友,却从不推荐给君王。

而他推荐给齐王魏王的人,却全都与他交好的两国门第显赫的宗亲贵族,并贬斥那些与他不合的宗亲贵族。

如此,若是孟尝君不能识人,这就是他有眼无珠,虚有其名,若是孟尝君能识别大贤,而不推荐给君王,这就是他作为臣子不忠。

一个要么虚有其名,要么不忠君王的人,怎么配得上贤良之士的美名。”

熊槐闻言,快速的瞥了一眼在一侧旁听的公子旺财,点头道:“子彘你说的似乎有些道理,但如果孟尝君真是这样,那为何天下人都在传说他的美名呢。”

公子彘闻言,张了张嘴巴,然后飞快的看了一眼四兄旺财,接着便闭口不言。

熊槐见状,不悦道:“在为父面前,在你两位兄长面前,你难道还用害怕说错吗?即便你说错了,也没关系,为父以及你两位兄长会指正你的。

有了错误,而旁人能及时指正,这难道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吗?”

公子旺财一听,立即拱手道:“父王教训的是,非吾而当者,当贺!”

说罢,公子旺财转头看向公子彘道:“彘,你尽管说便是,说得对,这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公子彘闻言,点了点头,然后拱手道:“父王,儿臣曾听说,齐相邹忌上书齐王云: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孟尝君门客数以千计,与他交好的大贤为数众多,受其恩惠的宗室贵族不在少数。由此观之,其美名传于天下,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里疾离都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七百一十八章 广告与封神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国北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国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战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国惨败第七百章 风波再起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九十二章 还有一招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齐 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围而出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满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战第二百七十七章 轻取西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触手可及第八百五十章 编户分田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剑指江淮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一千零四章 定计淮北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来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国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
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一章 楚国怀王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两百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天命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二百五十一章 樗里疾离都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九百五十五章 承诺第一千两百五十三章 示警鄢陵第七百一十八章 广告与封神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越国北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纷飞第八十一章 大梦初醒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七百四十章 游说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四百零四章 突如其来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破镜难圆第九百零九章 邹衍到楚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六百九十一章 强取强送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主动出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为国分忧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国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战七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尝君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国惨败第七百章 风波再起第九百零二章 时局艰难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九十二章 还有一招第一千两百八十一章 魏相田文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赏赐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在齐 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军至第二百九十四章 勒索第一百八十二章 惊闻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围而出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九百一十二章 苗头初现第一百四十章 两个秘方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诈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巴歌满城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间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战第二百七十七章 轻取西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触手可及第八百五十章 编户分田第三百七十三章 游说第一千两百四十二章 君不密则失其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剑指江淮第三百一十八章 迟疑第一千零四章 定计淮北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九百三十五章 军议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九百三十章 希望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二十章 野人逃亡(求推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桀宋纣齐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争 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来第一千两百零二章 君臣父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众叛亲离第一千两百三十七章 送子出国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三百零八章 连秦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国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