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

楚宫中一间侧殿。

熊槐静静的坐在一个王位上,沉默不语。

殿中摆放着四个坐席,一群侍者正在案上放置酒肉果脯。

不多时,一个浑身散发着儒雅之气,十分稳重的青少年走了进来,见熊槐正在上方安坐,立即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王。”

熊槐看了一眼来人,正是三子公子子青,脸上立即浮现出一股笑容:“寡人的子青来了!”

说着,熊槐指着左手首位的位置道:“坐下说话。”

“谢父王!”子青看了看周围的四个座位,心中顿时闪过一丝疑惑。

原本,他一大早就得到父王召见,还以为父王是要找他说话。但现在,父王不仅仅只是召见了他一个人。

只是这里有四个座位,他也想不通父王找他有何事。

熊槐见子青坐下后,笑道:“子青,你今年也年满十六了吧!”

子青闻言立即应道:“是的,父王。”

“年纪不小了。”熊槐微微颔首,顿了顿,开口道:“寡人今日召见你,乃是有三件事情要对你说。”

“请父王吩咐!”子青闻言立即拱手行礼道。

熊槐看着子青清秀的面庞,不由想起他的母亲来,想着,叹了一口气道:“这第一件事,寡人打算封你为淮阴君,封地为淮阴城以及南面的白马湖。”

子青一听,顿时一愣。

此时他还未行冠礼,按规矩,在父王尚在的情况下,理应成年以后才会分封。只有父王不在,兄长即位,为显示新王仁义,才会封未成年的兄弟为君。

此时熊槐的决定,不合常理。

而且,一旦分封,封君就不能无故留在都城。

父王这是要赶我走?

想到这,子青心中突然浮现出一个不好的想法:难道是王后?或者说太子?

想着,子青立即面带悲色,急忙长拜道:“父王,儿臣年纪还小,还想在父王面前侍奉父王,请父王暂缓分封。”

熊槐摇了摇头,正色道:“子青,这次封你为淮阴君,并非寡人宠爱你,提前进行分封,而是你为国分忧的时候到了。”

子青一怔,疑惑的看着熊槐,行礼道:“不知父王的意思是?”

熊槐解释道:“想必齐魏宋三国昨日威胁寡人的事情,你也听说了吧。”

子青点了点头,接着想起昨日就传的整个郢都都沸沸扬扬的伐宋争议,脸色顿时一变,然后急忙开口道:“父王可是要对宋国用兵,故而让儿臣去镇守淮阴,以防备齐国?”

说着,子青迟疑了一下,然后鼓起勇气,行礼道:“父王,儿臣有一言,请父王一听。”

熊槐见子青突然露出坚定之色,并摆出一副大无畏的神情,微微一愣之后,正色道:“但讲无妨!”

子青立即拜道:“父王,儿臣闻老子云: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之前一战,我楚国为对抗六国的攻势,调用了百万大军,将士死伤数十万,钱粮耗费无数,国家百姓已经力竭。故而,当此之时,儿臣以为不宜对宋用兵。”

熊槐微微一愣,目光紧紧的盯着他,想要从他眼中看出,这究竟是真的为国家考虑,还是因为心中害怕,不敢去淮阴就封。

三个呼吸之后,熊槐见子青在他的注视下面无异色,便笑道:“那依你之见,我楚国应该如何?”

子青应道:“父王,宋国不过是一区区小国,地不足千里,人口不足三百万,这次贸然吞下我楚国淮北之地四百余里,这就是以小吞大,以弱搏强。以宋国的实力,想要获取淮北的地力人力物力,非数十年不可。

是故,儿臣以为此时还不是对宋国用兵的时候,只要稍等数年,待我楚国实力恢复,那时,再攻打宋国,收回淮北,则易如反掌。”

说罢,子青立即拱手道:“请父王三思!”

熊槐闻言好奇的看着子青,他方才所言虽然与自己的所谋相距甚远,但是以目前的形式来看,确是十分稳重。

想着,熊槐笑了笑,问道:“子青,方才所言,是你自己所想吗?”

子青点头道:“不敢欺瞒父王,儿臣方才所说,正是这些时候听大臣议论时,自己捉摸所得。但有不当之处,请父王赎罪。”

熊槐微微颔首,心中并没有对子青所说有所怀疑。

因为他此刻还未行冠礼,并没有参政的资格,若不是熊槐临时召见,他的声音也不会传到自己耳中来。所以,也不会有人刻意教他说这些。

此时,熊槐看着子青暗暗感叹了一句:这子青自幼失去母亲,母子不相见,却是少年老成,比起急功近利的太子来,更要稳重一些。

顿了顿,熊槐开口道:“不错,子青,你方才所言正合寡人心意,寡人今日召见你来的第二件事,便是打算稳住宋国,让宋国保持中立。”

子青微微一怔,便不由大恐的看着熊槐,暗道:难道父王要将我送到宋国做人质,淮阴白马两地是补偿?

只是,去宋国做人质,这可是极其危险的事情,一旦楚宋两国在未来某个时间交战,那么身为人质并且只是楚王寻常公子的他,则极有可能会被宋国杀掉泄愤。

想着,子青脸色变换之后,然后眼中露出坚定之色。

此时,熊槐看这子青脸色变换,直到他眼中露出决然之色,便知道他已经下定决心。

果然,熊槐没等多长时间,子青便长拜道:“父王,为了稳定宋国,儿臣愿前往宋国为质!”

见此,熊槐点了点,再次在心中微微称赞一句。

子青年纪虽小,但是在国难面前却不推脱,能挺身而出,主动提出为质,这比当年同样大小的子兰有担当的多了。

想着,熊槐感叹了一句,然后笑这摇头道:“楚宋两国因为淮北的缘故,短时间矛盾无法调和。故,若要拉拢宋国,表明楚国的诚意,还得需要另一个国家居中调和。而这个国家便是赵国。

这第二件事便是楚赵联姻,寡人欲为你向赵王求取王女为夫人,并与赵国互换人质。”

“赵国?不是宋国?”子青一愣,一时间竟没有反应过来。

“当然是赵国!”熊槐笑着点头道:“以区区宋国,还没有与寡人交换人质的资格。”

此时,子青微微松了一口气,楚赵两国没有利害关系,去赵国可远比宋国安全的多。

想着,立即行礼道:“儿臣愿尊父王之令。”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嘱托道:“这次去赵国,除了做人质以外,寡人还特意为你找了一位大贤作为老师,希望你在赵国,不要自甘堕落,荒废了学业。待日后回国,再为为父分忧!”

子青用力的点了点头,然后期待的问道:“父王,不知是哪位大贤?”

熊槐笑道:“乃我楚国名士鹖冠子。”

“鹖冠子?”子青一怔,这个人他没听说过。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零五章 中计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时候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零四章 定计淮北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国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八十五章 会师丹汉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三百三十四章 抢功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七百六十七章 剑指水师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盟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亲卫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题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坟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袭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七百八十六章 举国动员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六十章 目标霸业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五百零二章 议楚盟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计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
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八十六章 渡河之议第一千两百一十七章 出面调停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一千零五章 中计第二百八十九章 渡河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师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三百三十八章 迷信第二百九十一章 死的不是时候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三百九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零四章 定计淮北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国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奔齐第七百九十章 赵国之乱第二十八章 难以决断第六百七十八章 战争结束第二百七十一章 求和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请降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一百三十二章 农家许行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论楚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二百五十二章 暗流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尊一杀第八十五章 会师丹汉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彼来我往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三百三十四章 抢功第八百三十章 各有所志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二十四章 昭氏内争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强赵国第七百六十七章 剑指水师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会盟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三十章 犀首使楚第六百九十章 条件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三十三章 张寿被刺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一百零一章 死不旋踵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六百三十三章 凛冬将至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亲卫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娲皇纸第一百九十九章 难题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定策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城 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末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势如破竹第七十五章 昭滑说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杀第二百零四章 劫掠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一百零四章 恐吓韩国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动来降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六十七章 见招拆招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坟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袭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一千两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渐激烈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应第九百四十六章 楚国的破绽第九百零八章 滥竽充数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二百三十章 齐国援军第七百八十六章 举国动员第一千两百零九章 惜哉!年幼!第八百七十九章 祸不单行第六十章 目标霸业第八百六十三章 暗潮涌动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晋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第三百三十六章 方术士第四百六十一章 韩国响应第五百零二章 议楚盟第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九百零五章 巧舌如簧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军到来第八百四十章 钱塘江畔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计第五百四十五章 冲突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