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

这声音来的突然,魏王立即向殿中看去,却见上大夫如耳从群臣中走出来,在殿中拱手行礼。

“大王,正如相国所说,齐藤两国的好意我们魏国不应该拒绝,应该派出大臣前去滕国担任相国。以此警告残暴的宋国不要再打滕国的主意。但是,关于滕相的人选,臣以为还要有待商榷。”

听见如耳对公子宁担任滕相有异议,田文立即开口道:“上大夫,不知你是认为公子宁才能不足以担任滕相,还是我魏国之内还有更好的人选呢?”

魏王闻言立即迟疑的看着如耳。

公子宁乃是他喜爱的公子,饱受儒家熏陶,才能出众,怎么可能才能不足。

至于更好的人选,除了魏王喜爱的公子宁,更好的人质自然就是太子。

但让太子去做齐国做人质,这究竟是齐国有求与魏国还是魏国求齐国,齐国付出的代价,还不足以让魏国的太子做出牺牲。

还是说如耳反对齐魏两国交好?

想着,魏王的眼神顿时一变。

“不敢。”如耳向田文一拱手,接着开口道:“以公子的才能,做一个滕相自然是游刃有余的事情。只是,在下之所以说公子宁不适合,而是另有原因。”

说着,如耳走到议题的主角公子宁面前,拱手行礼道:“公子,在下并非是质疑公子的治国之能,而是有一个问题要请公子赐教。”

公子宁巍巍有君子之风,并未因如耳的反对而恼怒,而是平静的问道:“上大夫尽管询问。”

如耳点了点头,问道:“若是公子担任滕相,遭到他国重兵来攻,公子如何应对。”

滕国四周,不是齐国就是宋国,若是宋国来袭,甚至楚宋联军来袭,怎么办?

公子宁张口道:“滕国实力弱小,周围俱是大国,若是敌国来袭,滕国定然无法对抗,只能将百姓安置在城中,然后死守滕城以待援军。”

如耳再问道:“若是援军被他国牵制,公子困守孤城,而援军久久未至,则如何?”

公子宁理所当然的道:“那本公子自然是与滕城共存亡了。”

殿中众人闻言全都点了点头。

虽然公子宁回答并无出彩之处,但是一个共存亡,却表达了魏国公子的气节。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君辱臣死,这是应该的。

如耳从公子宁口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点了点头,没有继续问下,而是向公子宁拱手道:“公子高义。”

说着,不待公子宁回礼,便再次回到殿中,向魏王行礼道:“大王,这就是臣担心的地方,不担心公子不能治理滕国,只担心公子在滕国遇险。”

说完,如耳脸色露出忧色,向魏王拜道:“大王,那滕城现在还处在齐楚双方的对持中,危险匆匆,若是公子去了滕城,万一事有不协。大王,那宋王可是已经将仁义之名遍传天下的滕君都杀害了的,他连滕君都不放在心上,更何况是滕相呢。那宋王可是出了名的····”

如耳的话充满着担忧之色,好像一副全然为公子宁考虑的样子,魏国的大臣认为这是应该的。

但,仇液身为宋使,听到如耳在宋使面前诽谤宋王,立即剧烈的咳嗽了两声,打断了如耳的话。

魏王听到如耳的话,接着又听到仇液的咳嗽神,看了看如耳,又看了看仇液,接着目光投向公子宁。

看着公子宁清秀的面庞,魏王顿时一滞,陷入迟疑中。

公子宁见魏王迟疑的看了过来,立即行礼道:“大王,滕国现在战云密布,正因为如此,才需要魏国的支持,以振奋人心。臣身为魏国公子,在魏国的地位可以说的上很高了。只要臣到了滕地,必能极大的鼓舞滕地百姓的抵抗之心。如此,滕国有了齐魏两国的支持,必能坚定的抵抗来自任何地方的攻击。”

顿了顿,公子宁又开口道:“再说,若是魏国一听说滕国危险,就换下了魏国公子,然后用魏国大臣替代,这件事情若是传出去了,臣背负胆小不孝之名事小,魏国以及大王背负不仁之名事大,请大王详查。”

魏王听公子坚持要去藤国,不禁心里一僵。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他自己的儿子,魏王还是了解的,脾气倔的很,说与滕国共存亡,就肯定说到做到的。

若是公子宁死战不退,那么后果会怎么样。

一想到宋王的为人,魏王顿时心中打了一个寒碜。

话说宋王这个人,可是胆大妄为,年轻的时候十分勇武,号称力能屈伸铁钩,因对做宋公的哥哥不满,于是直接起兵赶走了做了四十一年宋公的哥哥宋剔成,自己做宋公。

后来,各国相互尊王,连中山国都称王了,但没有带宋王一起。于是,宋王怒了,趁各国正在组织围攻秦国,自己称王了。各国虽然对宋国此举不满,但是因为正准备攻打秦国,只好捏鼻子认了。

滕君声名远播,在滕国声望甚高,但是宋王毫不顾忌,不仅没有用滕君收买百姓之心,而是直接把他做掉了。

对于这样一个百无禁忌,喜好全凭一心的宋王,魏王心中还真有一些担忧。

万一齐魏联军与楚宋联军的对战中战败,宋国重新夺回滕城,那么在滕国的公子宁说不定就真的被宋王一刀砍了,以对魏国进行报复。

想着,魏王的目光便从公子宁身上转向如耳,问道:“滕城虽然危险,但是寡人哪里会舍不得自己的儿子,而用其他大臣代替呢,此言不妥。”

此话一出,公子宁松了一口气,而田文面色一僵,被魏王注视的如耳更是露出大喜之色。

此言不妥四字,道尽魏王的心声。

用其他大臣代替公子宁的事情,魏王答应了,但是不能用滕国危险这个理由,他魏王不是舍不得儿子的人。

如耳立即拱手道:“大王,如今滕薛之地,数十万齐楚大军正在对持,战事一触即发。而齐国乃是我们的盟友,而楚国同样也是我们的盟友,我们魏国此刻向滕国派出一位大臣,目的是为了保住滕国,接下来就是对齐楚两国劝和。

所以,臣以为现在应该派出一个经验丰富,老成谋国的重臣前去担任滕相,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们魏国的诚意。”

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君臣试探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叶障目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难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忧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零三章 举兵伐齐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一千零七章 卒飘如风 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四十二章 初议军功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军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四十二章 初议军功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六百一十三章 谣言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三百八十二章 奸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二百二十四章 访齐联越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二百五十九章 义渠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
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五百八十一章 来者不善第三百四十四章 煽风点火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齐相周最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独行之始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一千两百二十八章 垂死病中惊坐起 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韩国第一百二十五章 熙熙攘攘第九百四十五章 两难抉择第八十八章 战船上岸第四十六章 似曾相识第一千两百六十一章 君臣试探 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韩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五百二十三章 一叶障目第六十二章 秦楚之难第四百七十六章 景鲤使秦第一千零七十章 风起邓县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三十八章 悲伤楚王第六百四十四章 成败第四百零八章 开始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辞第三百一十五章 窒息第九百一十四章 序幕第五百九十九章 说庸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动员全郡第五百一十四章 宫变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权宜之计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献地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忧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二百九十六章 结盟第二百零三章 举兵伐齐第九百九十三 自刎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铁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两百八十章 失魂落魄第九百九十一章 治罪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一千零七章 卒飘如风 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国人暴动第一百二十二章 税收改革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突如其来第四十二章 初议军功第一千两百七十章 不居其华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军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一千两百九十九章 陈轸之死 下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七十七章 越国使者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六百八十九章 倒戈第一千两百一十四章 两手准备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雨至第四百九十二章 景鲤归来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二百七十四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图赵第一千零八章 卒飘如风 中第四十二章 初议军功第六百六十八章 形势第四百二十九章 突围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五百六十九章 攻城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崩塌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协第九百八十五章 赐死第三百五十六章 试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二百零二章 秦齐联盟第六百一十三章 谣言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三百八十二章 奸情第三百六十一章 狐疑第二百二十四章 访齐联越第三百二十七章 应变第八百八十七章 齐国退兵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议第二百五十九章 义渠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典籍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试之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