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

“黄歇?”昭浪微微一怔,这个人的名字他之前没听说过,不过,既然是黄君的儿子,而且还是令尹昭雎的学生,更是大王身边的谒者,那他就得见见。

“请。”

“诺。”

很快,黄歇进入府中,来到会客大厅,然后,他一见昭浪,便立即笑着行礼道:“恭喜将军,贺喜将军,歇特来给将军道喜来了。”

昭浪一怔,他本以为黄歇来见他,是令尹有什么吩咐,或者是替他父黄君交好他,又或者是单纯的拜见自己给自己送礼的,但没想到,黄歇一开口就向他道贺。

昭浪想了想,自己最近好像也没啥喜事发生啊,这黄歇怎么无缘无故向他道贺,莫不是这是一个脑疾人士。亦或者是年纪尚轻,骤然见到我这个上将军,所以语无伦次了?

虽然他满脸狐疑的看着十分年轻的黄歇,但是念及黄歇身份,还是开口问道:“黄谒者,不知本君有何喜事?你为何向我道喜呢?”

黄歇笑道:“歇刚刚听说,今日大王召集群臣议事,商议迁都寿县,是故,歇一听说这事,就立即来向上将军道喜来了。”

昭浪脸色一僵,用警惕的目光瞥了黄歇一眼,语气冰冷的道:“这算什么喜事,大王打算将都城从千里之外的郢都迁来寿县,劳民伤财不说,还会引起国家的动荡。

你身为大王身边的谒者,不去进谏大王也就罢了,还前来向本君道贺,这岂是君子所为。”

“上将军教训的是!”黄歇直接拱手一礼,然后开口道:“虽然迁都寿县有种种不便,但是此时对上将军有百利而无一害,是故,歇还是要向上将军道贺的。”

昭浪一怔,迁都寿县对我百利而无一害?我怎么觉得百害而无一利呢?

想着,昭浪迟疑的看着黄歇:“你这是什么意思?”

黄歇没有回答,而是问道:“敢问上将军,不知你祖父是何人,身居何职?”

昭浪虽然奇怪黄歇的问题,但他听到黄歇问及先祖,还是一脸傲然地应道:“我祖父乃是渤海君昭阳,祖父戎马一生,官至令尹,更曾侍奉三代楚王,破齐、破魏、破越,名镇天下,曾被先王赏赐和氏璧,又被大王赐美谥山子。”

“山子的确令人敬仰。”黄歇露出一脸的钦佩,然后又问道:“不知上将军祖父的祖父又是何人,官居何职?”

昭浪依旧傲然地道:“祖之祖乃江君昭奚恤,官居令尹,侍奉宣王有功,名镇秦魏,有功,故宣王封我祖为江君。”

“江君陈宝于秦使,扬我国威,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的事迹至今依然使人心生向往啊。”黄歇感叹了一句,然后又问道:“敢问上将军,不知将军之父是何人,官居何职。”

“···”昭浪脸色一僵,讪讪的道:“我父渤海君,心系渤海,是故未曾在朝用事。”

“是啊。先渤海君身在渤海,是故未曾在朝担任职务。”黄歇喟然长叹,然后开口道:“不仅先渤海君未曾在朝任职,而且,上将军的同宗兄弟,现任江君,乃至前代江君,前前代江君,他们都不曾在朝任职。”

“敢问上将军,为何江君与渤海君全都名镇天下,但是他们的后裔却大都默默无闻,这是因为才能不足的原因吗?”

“不,不是这样的。”昭浪猛地摇头否认。

“对。”黄歇立即点头道:“在下也以为肯定不是这样,或许江君之后才能比起江君有所不如,但要说才能不足以在朝任职,那肯定不是这样的。

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下窃以为这是因为封地远离朝廷的缘故啊!”

说着,黄歇见昭浪陷入沉思,立即开口道:“百余年来,昭景屈三族在朝中的大臣层出不穷,我楚国令尹不是出自昭氏就是出自景氏。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这难道是因为其他家族的人才全都不如昭氏景氏吗?

不,情况显然不是如此,在下就拿上将军为喻,之前数十年,上将军一直都是渤海君,未曾在朝中任职,然后一旦江淮有变,将军立即从诸多封君中脱颖而出,被大王封为上将军。

这是何故,难道是因为将军之前四十年才能不足,而现在才能突然有了吗?

不,肯定不是如此,因为才能不是一朝一夕便突然具备的。

那为何将军之前名声不显,而现在名显朝野呢?

在下窃以为,这是将军距离郢都太远,距离大王太远的缘故啊。

将军之前虽有其才,但才能却无法得到施展,是以默默无闻,然后天下有变,将军却能一朝名镇江淮。”

说到这,黄歇见昭浪点头,一副我很认同的模样,便继续道:“现在,将军已经名镇江淮,江淮贵族大都以将军为首,若是大王再迁都寿县。

如此,以将军的才能,以将军在江淮的名望,以将军对大王的忠臣,大王岂能不重用将军。到时,别说区区上将军,那就是司马柱国,将军也大可当得,甚至连百官之首的令尹,将军也不是不可能啊。”

此时,黄歇感叹道:“若是有朝一日,将军被楚王任命为令尹,那就是将军接替了山子的功业,继承了将军的事业,延续了昭王的功德啊。

到那时,将军即便到了九泉之下,也能坦然面对昭王、江君、山子了。而不像当代江君一样,空有祖先的余德,却不能像江君一样名显天下,反而封地为各国所破,遗笑天下矣。”

说着,黄歇见昭浪露出一脸自傲且不屑于江君为伍的样子,再开口道:“可是,若是上将军满腹才华,却因为远离郢都远离大王,使得才华无法施展,落到跟寻常封君一样的际遇,那在下心中为将军十分不值,为将军的满腹才华不值。

大丈夫顶天立地,理应名扬四海,名留青史才是,岂能坐困家中,做一个区区田舍翁!”

昭浪听到这,立即赞同的点了点头,他被黄歇说得热血沸腾了。

此时,黄歇拱手道:“是故,刚刚在下一听大王迁都,要迁到距离我黄国以及渤海极近的寿县来,便忍不住前来向将军道贺啊。

恭喜将军,贺喜将军,将军现在可以继承祖先的事业了。”

“欸!”昭浪一听,立即埋怨道:“你这个小家伙在说什么啊,官至柱国令尹,对我来说根本就不重要。本将心中想的,岂是一直都是如何为大王尽忠,如何为国效力,才不负大王对我的恩德呀!”

“失言,失言,是小子失言了。”黄歇立即陪笑道。

昭浪闻言哈哈一笑:“黄家侄子,本将觉得跟你有缘,不如今日留在本将府中用晚膳如何!”

黄歇闻言立即摇头:“叔父相邀,本是歇的荣幸,奈何歇还要拜访钟离君,是以不便久留。”

昭浪一听黄歇要去拜访钟离君,立即明白他这是要去串联江淮封君,赞成大王迁都。

若是之前,说不得他就拉着黄歇不让他走了,但是,现在得知迁都寿县的好处,想着未来他也有继承祖父以及祖父的祖父的功业的机会,当即笑道:“既如此,那贤侄请便,稍后本将也要邀请钟离君、逯军、六义君、六君、曲阳君等人来此聚会。”

黄歇一听,立即明白昭浪不仅同意迁都,还打算亲自出面拉拢江淮一带的贵族。而昭浪这一动,比他自己去游说强多了,可以说,昭浪召开夜宴后,他游说群臣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想着,他立即笑着拱手道:“既如此,小侄告辞。”

“贤侄,叔父我亲自送你出府!”

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风起兮 下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二百八十三章 战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计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九百六十七章 群臣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杀机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国疑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赏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六百六十七章 败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一千零七章 卒飘如风 上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华易逝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赏赐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五百九十章 转封 中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汹涌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六百二十一章 诏令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寿县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杀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七百三十五章 应变之策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
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来楚 下第二十一章 国人逃亡(求推荐)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风起兮 下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二百八十三章 战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败得失第五百四十四章 乞降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计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四百七十七章 东进西出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王宫惊变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军归来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举借债第九百六十七章 群臣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九百九十九章 以宋制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杀机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国疑第一千两百五十五章 再训太子第八百七十四章 齐燕决战第七百零四章 动作第一千两百八十八章 广信君田文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一百九十二章 环渊第三十五章 犀首夜奔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义渠求和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行赏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两百七十三章 一字百金第三十一章 连越抗齐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云集第一千两百四十六章 枝疏叶枯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见鄂君第六百六十七章 败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昭常归来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第十章 绝交齐国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锁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蜡第四百四十章 军情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胜天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九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一千零七章 卒飘如风 上第二百零一章 燕王拒齐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九百二十一章 年华易逝第五十二章 鸟毛插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赏赐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郡守人选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九百二十二章 齐聚宜阳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事半功倍第三百二十四 赏赐第五百九十章 转封 中第九百六十八章 定心第五百九十六章 舍与得第七百零三章 朝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齐 下第八百四十一章 海浪汹涌第七百二十八章 德才不兼得第六百二十一章 诏令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寿县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七十三章 兵力集结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质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窄误己第四百零七章 试探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四百七十二章 内外之事 (为盟主暮云_遮加更)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联盟瓦解第五十三章 景鲤请谥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廷争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广而告之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来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风潮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杀人第八百二十五章 当堂晕倒第三百六十二章 齐燕第六百四十七章 消息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四百五十九章 昭常入秦第五百零三章 时机第七百三十五章 应变之策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终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书第二百四十八章 剑指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