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

宫中,熊槐刚将内心惶恐不安的太子横安抚下来,就见一个侍者前来禀报:“大王,刺史令求见。”

“请。”熊槐应了一声,然后看了看一旁的太子横,笑道:“太子,刺史令此时来求见寡人,想来那些贼子的身份已经弄清楚了。”

“父王英明。”太子横闻言立即应了一声,同时,脸色也稍稍舒缓。

如果陈轸能查清那些盗贼的身份,证明盗贼跟乐君他们毫无关系,证明他跟乐君他们毫无关系,既没有联合乐君也没有出卖乐君,那就太好了。

熟话说,知子莫若父,虽然他相信自己的父王是了解他的。但是,相同的道理,知父也莫若子。

从年少轻狂少不更事到现在,他已经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也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二十年来的默默观政,太傅十几年的教导,身边的辅臣的提点,现在的他,已经对楚国的现状有了很深的感触,他同样也对他的父王的决心知之甚深。

从二十多年父王率领五国大军伐秦失败,再到父王与已故令尹昭阳两次清查楚国人口失败,这三次国外国内的大挫败,让他的父王下定决心改变楚国,要在楚国进行变法。

而二十年前屈原等人的第一次变法,在国中贵族封君的强烈反对下,以失败而告终。

但是,那一次的失败,不仅没有打掉他父王的变法决心,反而让他的父王更加坚定了变法决心。

然后,十几年后,屈原唐昧卷土重来,汉北江东两地的先行,对江汉封君的打压,无不表示父王变法的意志已经不容改变。

而面对这种情况,父王在他行冠礼的时候,就给他一个静字,让他学习庄王,默默观望朝政,他的老师太傅环渊也让他大行无为之为。

最初,他对父王与太傅的心意并不理解,但当他真正静下心来,他却明白了。

虽然父王已经下定决心变法,甚至为了变法已经准备了十几年,但是,父王依旧对变法能否成功没有信心。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这个太子就是楚国未来的保障。

只要他安安静静的观政,既不表现出倾向于变法,又不明确表示反对变法,那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储君。

若是变法成功,那就什么都不用说,待父王之后,他只需直接享受胜利的果实便可。

若是变法失败,那他这个奉行无为的太子,这个楚国的合法继承人,便可轻易拉拢一大批楚国贵族,然后收拾残局,休养生息,避免楚国因变法而四分五裂,以为将来再度复兴楚国。

而这一切的前提,那就是他不偏不倚,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不能轻易入局。

否则,那他这个储君就不是父王想要的,也不是楚国所需要的合格储君。

现在,城中的探子三番两次的将他和乐君他们扯到一起,要么说他联合乐君他们,要与父王决裂了,要么说他出卖乐君谄媚父王。

如是种种,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在断他的根基。

要是他与乐君等人有勾连,明确的站到父王的对面,他相信,这情况只要属实,那他父王一定会废了他的。

对此,他丝毫不怀疑父王的变法决心,哪怕他这个太子也不行。

若是他出卖乐君紧紧的与父王保持一致,这更加不行,楚国有一个一心变法的楚王已经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再添上一个太子。

若是他这太子不能给楚国一个稳定的保障,他相信父王也不会介意换一个太子的。

且不说的他的那些弟弟,就说他的嫡长子公子平,再等两年就要行冠礼了。

所以,之前他一听说那些冲击太子府的人是乐君的人,说是他出卖了乐君司马等人,他就立即进宫来了,来向他父王解释,他还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就在太子横思绪百转之时,他见陈轸快步进入宫殿,见此,他立即收拢思绪,然后紧张而期待的向陈轸看去,他可不希望父王这里出现任何对他不利的言辞。

接着,太子横听着陈轸将城中刚刚所发生的事情一一道出,听到陈轸将所有的事情全都推给了各国奸细,这才松了一口气。

此时,陈轸禀报完,又拱手道:“大王,经此一事,各国安插在我楚国的情报网络必将被摧毁。但是,此时城中大量暴露的奸细纷纷出城逃亡,为了避免走漏奸细,同样也是为了避免谣言范围扩张,影响郢都以外的区域。

是故,臣请大王下诏关闭郢都城门,并封锁郢都附近的道路。”

熊槐略加沉吟,便点头道:“可。”

接着,熊槐下诏让郢都城门守将关闭城门后,又见陈轸呆在原地欲言又止,想要离去却又迟迟不肯离去。

见此,熊槐心中一疑,问道:“陈卿,你现在这是怎么了,你我君臣数十年,难道还有什么话不便对寡人说的吗?”

陈轸闻言,又迟疑了一下,才开口道:“大王,这次臣能如此快捷的破除各国在楚的情报网,并非是臣的功劳,而是各国探子奸细纷纷主动跳出,让臣逮了一个正着。

可正是因为如此,臣却十分担心。书云:欲将取之,必先与之,各国不惜主动暴露自己经营多年的情报网,其中所谋必大。”

说着,陈轸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楚王,这才开口道:“甚至,臣担心扰乱郢都,离间大王与乐君他们的君臣关系,也不是各国的真正目标。只是他们的目标究竟何在,一时之间,臣也不太清楚。”

熊槐一听,呵呵一笑:“陈卿,这不可不像卿的为人,卿既然已经有所怀疑,又何必拐弯抹角的向寡人警示呢!”

陈轸闻言,立即低头拱手道:“臣愚钝。”

一旁的太子横听到二人打哑谜,不由看了看台上的父王,又看了看对面的陈轸,不知两人在说些什么,更想不出各国主动暴露潜藏的奸细是何用意。

此时,熊槐看到太子横迟疑的目光,想了想,开口道:“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寡人以为孔子说的很对。可是,孔子没有说的是,光读诗学礼这还不够,人还得读史,是以孔子才自己编著《春秋》,以供门人弟子研读。”

说到这,熊槐笑了笑道:“寡人读书数十年,也算略有心得,读史的目的不在于博古,而在于通今。”

陈轸闻言,脸上忧虑顿时尽去,刹那间露出笑容,拱手赞道:“大王英明!”

太子横见状,心中虽然不明所以,但见陈轸拱手夸赞,也跟着拱手道:“父王英明!”

熊槐看着太子横茫然的双眼,知道他虽然已经意识到郢都对乐君等人的影响,但是却还没有意识到这次的动乱,会对楚国后续会造成一系列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熊槐想了想,决定提点一下太子横,于是,便指着自己王案上的竹简道:“太子,这案上的竹简,乃是昔日王子朝奔楚之时所携带的周室史书,其中详细记录了周室旧事。寡人近日读之,略有所得,太子也多看看。”

“是,父王。”太子横应了一声,接着,太子横从侍者手中接过竹简,只是瞄了一眼竹简上的内容,不由心神一震。

只见竹简最显眼的位置上,正是他父王新写的批注:周厉王因谣言而亡国。

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战八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盘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初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如疯似癫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访齐联越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寿县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杀机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动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四百三十六章 内应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剑指子青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诛杀昭常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气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
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谋上庸第一千两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四百八十一章 要求第八百一十四章 以吴制越第一千两百八十九章 田文献薛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来楚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三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楚王入越第四百七十章 赵王调停第七百八十章 上庸之战八第六百八十七章 公子子青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结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盘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宋使仇液第二百六十三章 三国联军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荐之策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联合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战 四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谋宋第四百二十八章 合围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纵救韩第八百六十二章 驱逐出境第二百八十二章 战初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七百五十六章 闭营不出第七十六章 秦使再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渐进第二百五十五章 拜祭第四百九十四章 消息第一千两百九十六章 如疯似癫第五百一十七章 布局第三百二十八章 杀机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改头换面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九百二十七章 计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问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三百六十五章 伐齐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四百八十八章 夜宴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并施第三百八十章 对策第二百二十四章 访齐联越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寿县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杀机第五百九十七章 请辞第五百二十八章 献地第九百九十七章 目标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加速驰援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动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联军溃败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决心第九百四十九章 齐魏会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蓼莪第四百三十六章 内应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第一百一十四章 齐国战败第六百七十二章 断尾求生第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剑指子青第五百四十章 反击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蝉脱壳第四百七十三章 会盟韩国第九百五十二章 急转直下第三百五十章 暴涨第五百一十六章 遗言第七百零五章 黄泉路上等着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九百二十九章 公孙衍薨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来袭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千金之鱼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阴陵族灭第六百七十六章 撤军求和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讲和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属意江淮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围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九十七章 风雨已至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诛杀昭常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怨气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第一百八十章 调回唐昧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缓兵之计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