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议宋

熊槐闭目沉思了一段时间,然后睁开眼睛道:“宋国截断颖水的事情,大可不必担忧,如今宋军主力正在淮北攻城略地,待时间一长,宋军兵力分散在我淮北各地,无力继续征伐之时。让柱国率军北上救援便可,那时以宋军的实力,根本无法阻止柱国。”

说着,熊槐又问道:“犀首,彭城的宋军现在如何了?”

公孙衍应道:“大王,苏贺率领的宋军自彭城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已克符离、蕲等数县二十余城。而且,苏贺的宋军还在南下,恐怕用不了一月,宋军就会杀到淮水北岸。”

说到这,公孙衍顿了顿,接着开口道:“大王,宋军出兵一月,已经夺取我淮北之地超二百里,再等一月,等宋军后继乏力之时,臣顾及,宋军占领的我楚国,将会超过五百里。若是我军不幸,那么不久后,恐怕宋国还得再度起兵夺取我楚地。”

熊槐闻言脸色一沉,宋王如此藐视楚国,的确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难道宋王就料定楚国这一战输定了吗?

正想着,左成从人群走出来,拜道:“大王,臣有罪,建言不查,谋略失当,以致局势败坏于斯,臣死罪!”

此时,上官大夫立即跟着走出来,行礼道:“大王,那宋王射天鞭地,胆大包天,根本就不是宋国群臣就能控制的住的。左大夫不明事理,意图收买宋臣以对抗宋王,这不仅让我楚国损失了数千金,还让左尹至今下落不明,并且贻误战机,让我楚国联络齐魏两国的时间大大推迟。

故,臣以为大夫左成,误国大焉,其罪当诛。”

左成闻言全身一僵,这上官大夫竟然欲置其于死地。

想着,左成立即将头上的头冠取下,哭丧着连连拜道:“大王,臣死罪!”

上官大夫脸色一正,拜道:“大王,请诛杀大夫左成!”

熊槐面无表情的看着殿中跪拜的两人,待左成拜了数拜,头发已经散乱,披头散发的样子,十分狼狈。

不由微微摇了摇头。

虽然联络宋国群臣的建议是左成提出的,也是左成率先开始行贿的,但是拉拢宋国的事情,熊槐自己早有决断。只不过,熊槐的本意是拉拢直接行贿宋王,结果被宋王拒绝了。

接着,便按照左成的建议,大肆行贿宋国群臣。

结果,还是失败了。

而且也因为宋国群臣的声势浩大,最终引起宋王的忌惮,不仅搭上了数个亲楚宋臣,而且还导致左尹昭常也陷在商丘,下落不明。

不过!

熊槐心中反复权衡利弊,这一次贿赂宋国大臣,还是一次很成功的外交行动。

最起码,宋国的出兵时间滞后一月之久,这就是楚国的重大胜利。

反正,死的的那些大臣都是宋国大臣,楚国又没有直接损失。

想着,便叹了一口气,道:“群臣建言,何罪之有,举措失误,决断失察,其错在寡人,与群臣无关。左大夫,请起,宋国一事,贤卿有功无过。宋国迟迟未能出兵,这就是贤卿建言之功。

至于宋国大举伐楚,这是因为宋王的野心超出了天下人的预料,非是贤卿之过。况且,多行不义必自毙,宋王伐齐攻魏破楚,天下迟早会给他一个报应。”

左成闻言大喜的拜道:“谢大王!”

接着,熊槐又对上官大夫道:“贤卿,出言献策,这是群臣之责,即便策略有误,也是寡人不查之过,寡人岂能以言罪人。故,请贤卿休提此事!”

上官大夫眼中露出遗憾之色,拜道:“是,大王!”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贤卿昔日的建言,寡人虽然未采纳,但是如今想来,贤卿说宋王射天鞭地,野心太大,有吞象之意,却是有理。

故,寡人决定赐百金,望贤卿再接再厉,建言献策!”

上官大夫大喜道:“谢大王赐!”

拜了拜后,上官大夫直起身体,眼中的仇恨之色一闪而逝,然后拱手道:“大王,如今宋国已经出兵攻略淮北,且兵分三路,首位南顾,在我淮北之地数百里范围中肆虐。故,臣建议,我楚国应该趁此良机,让柱国率军北上,突袭宋军,各个击破。”

说着,上官大夫抬高了声音道:“大王,只要宋军一败,那么我楚军不仅可以趁势收回淮北地,而且还可以杀入宋国,以武力威逼宋国倒向我楚国,然后以楚宋之力,威胁齐魏两国,逼迫齐魏两国从陈地退兵。

如此,各国伐楚之局将会立即破解,请大王明察。”

上官大夫话音一落,许多人露出意动之色。

虽然前线还未传来挡不住的消息,但是大战两月,各国带来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若是能速战速决,自然大善。

此时,熊槐听到上官大夫的建议,不由微微摇头。这建议不仅与楚国之前群臣的战略规划背道而驰,而且太过于想当然。

正想开口否决,只是一见一些大臣露出意动之色,顿时沉默了一会儿,而后见景鲤等重臣露出一脸的不妥。

于是,笑了笑,开口道:“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景鲤闻言眼睛的余光立即瞥向公孙衍,见他紧紧的闭上了嘴巴,眼睛虚闭,好似什么也没有听到一般,分明不想率先开口。

于是,景鲤开口道:“大王,臣以为此时让柱国伐宋十分不妥。臣不担心柱国无法战胜宋军,只担心一旦柱国从淮水北上,战胜宋国之后,齐魏两国不为所动,继续强攻陈城。一旦陈城失守,柱国在宋,齐魏赵三国顺颖水南下,那么我楚国淮南,将顷刻倾覆。”

景鲤开口后,公孙衍立即拱手道:“大王,令尹所言极是,臣更担心,这恐怕会是各国计策,目的就是引诱我楚军弃守淮水。若是宋国一见柱国北上,便立即撤回国中,那时,臣担心柱国将会在淮北之地进退两难!”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对上官大夫道:“贤卿的建议,寡人需要慎重的考虑一番。而且,此时宋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涨,锐气正盛,还不是柱国出兵的良机。”

上官大夫见楚王不许,不由遗憾的道:“这···大王英明。”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诈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三百七十九章 谣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书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树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计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七百三十三章 农家墨家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触手可及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二十章 战起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六百八十章 为人软弱公子稷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群臣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两百三十五章 罢免田骈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国祭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反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弃河东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诈第一百零五章 威逼利诱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福无双至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达吴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巴地皆反第三百零六章 现情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八百六十九章 北地烽火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访第四百四十二章 议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势大转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二百六十八章 求见第三百七十九章 谣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吴城第五百零九章 别无选择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书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为进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备第一千两百三十二章 不寒而栗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军第三百五十九章 阴雨第二百四十三章 伐秦弱楚第七百四十五章 开始第三百一十三章 笼络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树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七百六十一章 城守府外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分道扬镳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动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反应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颁布爵位 上第八百六十八章 进退两难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相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国使者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计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三百二十三章 亲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第七百三十三章 农家墨家第一千两百三十四章 屈原到齐第六十一章 再议巴国第七百零二章 信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触手可及第七百四十一章 荐贤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不出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动散布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中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国使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北涯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降第六百三十七章 国家乱有忠臣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三百二十章 战起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问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辞封第九百八十一章 太子第六百零八章 宋国内争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苏代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六百三十六章 襄阳宛城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庸之战 二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第六百八十章 为人软弱公子稷第一百五十章 戒心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群臣第五十五章 秦国之忧第七百八十八章 二政第一千两百三十五章 罢免田骈第八章 今时往日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国祭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起第一千两百二十四章 气郁于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东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学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忧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辙第四百零九章 邀战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东风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重压之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计江淮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件礼物第七十章 愿行中策第三百零四章 “孙子”第八百七十七章 攻敌所必救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五百三十七章 决战 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联姻第九百三十八章 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