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制枪造炮

大明王朝对匠户的控制异常严格,尤其是制造火器的工匠几乎全部集中在京城,由宝源局统一管理,辽东几乎找不到一个会制造火器的工匠,在朝廷的档案里,辽东是绝对不可能制造出枪炮来,但李维正却秘密建立了一个枪炮厂,确切的说,枪炮厂并不在辽东,而是在原来被朝鲜占领的大明土地上,朝鲜李成桂退兵后,李维正便在原安边城的位置上建立了铁岭卫,征集四万高丽民夫耗时近三个月,将安边城加高加固,并疏宽了安边河,使海船直接可以从大海抵达安边城下。

铁岭卫是李维正一手建立,他从辽东六万军中挑选了一万最精锐的士兵,并亲自从低级军官中提拔了一大批有能力的百户、千户,这些军官都是他一手提拔,对他皆忠心耿耿,可以说铁岭卫就是他李维正直属军队。

李维正任辽东总兵以后,用了三个月时间对辽东军队进行了大整顿,用此涨彼消的办法大大强化了他能控制的军队,一个也是刚刚成立的旅顺卫,即辽东水师,扩充到五千军,其次还有金州卫、复州卫和建州卫这三个他亲任指挥使的军卫也得到了加强,与此同时,他禀报朝廷以分散女真人为借口,将女真人居多的定辽三卫压缩成一卫,另外,他将大部分老弱之兵调整到沈阳卫和海州卫,这样一来,他实际掌控了四万辽东精兵。

但李维正掌控得最牢的还是新成立的旅顺卫和铁岭卫,尤其是铁岭卫,位于最偏远的朝鲜北方,这里信息闭塞,远离朝廷中枢,朱元璋基本上是得不到这里的情况,所以李维正便将他的秘密兵工厂设在铁岭卫。

兵工厂在安边城内,由两个大院子二十几间屋组成,有五百名亲兵严密防守,任何人都不得进入,确切一点说,现在还不是兵工厂,只是个火器研究所,杨二田带着三十几名徒弟在这里研制遂发枪,遂发枪的原理和思路是李维正提供,杨二田根据他说的思路和原理绘制了图样,他和徒弟们就照图研制前来,没有样品,没有先例,他的研制格外艰难,但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终于在十二月造出了第一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遂发枪。

十二月底,得到消息的李维正赶到了铁岭卫。

此刻,他们并不在安边城内,而是在城外森林中的一处靶场,这里是铁岭卫士兵们练习射击火铳的地方,靶场中已经没有旁人了,三百名亲卫在周围巡逻,不准任何人靠近,靶场里只有李维正及三十几名亲兵,杨二田和他的一名徒弟在指导李维正射击第一枪。

其实杨二田在十一月初就研制成功了火绳枪,但火绳枪最大的问题还是点火不便,耗费时间,而是骑兵也不易射击,所以当李维正告诉了他燧发枪的原理后,他立刻放弃了火绳枪的改良,全心全意投入到燧发枪的研制之中去。

作为穿越人士,李维正见过火绳枪的图片,但他也没有见过燧发枪,不过顾名思义,燧发枪就是用火石点火,李维正想到了以前的老式打火机,用齿轮摩擦火石起火花,从而把气点燃,他知道的就这么多,其他的就要靠杨二田来设计并制造。

有火绳枪为基础,杨二田只需要一个思路就足够了,他把夹火绳的铁夹子改成夹一块火石,通过扳机上的弹片,将铁夹子向后拉到有足够的反弹力时,猛地砸下,火石撞击到火药盖上,这时火药盖被撞开,而撞击产生的火花就会飞溅到火药池,从而点燃火药。

原理很简单,但是实际制造起来却困难得多,其中的难点是火石撞击到火药盖上这个环节上,如何保证有火星飞溅进火药池,一次偶然成功不算什么,关键是要稳定,十次中至少有八次成功才行,杨二田和他徒弟们试验了上百次,才终于摸索到了一套成熟的工艺。

但也有遗憾的地方,那就是膛线,李维正提出制作膛线的方案,事实上杨二田他们也做成功了,但最后不得不放弃,原因是枪管所用材质的硬度不够,在射击十几次后,膛线就会因磨损而变形,反而会严重影响射击效果,明初的科技和工艺加工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制作膛线的程度。

尽管如此,燧发枪的研制成功,还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维正从杨二田手中接过了他梦寐已久的燧发枪,枪长约四尺,齐到人的胸部,外形和后世的步枪没有区别了,枪全身呈乌黑色,由枪管、枪身和枪托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枪管下面还有一把倒装的刺刀,这样,即使敌人冲到面前,火枪手也能拉出刺刀和敌人贴身肉搏,这个方案也是李维正提出,是个极为实用的附件,另外还有一根长长的管刺,一头尖锐,一头圆滑,用于

装药和装弹。

“大人,请装药。”

杨二田已经将一个袋子挂在李维正身上,这个袋子有点像后世的书包,一分为二,里面衬有木板,防止士兵伏在地上压坏里面的火药包,火药分为两种,一种是燃烧药,另一种是爆炸药,都是定装,李维正在两个月前试验火绳枪时便已经会用了。

他先取出一枚爆炸药,这是用毛纸包好的,他将药塞进枪管,用管刺尖锐的一头捅了下去,尖刺随即刺穿了爆炸药的纸包,药粉便滑进管底,第二步是装弹,子弹是略小于管径的一颗铅弹,形状和后世的弹头完全一样,呈锥形,弹身略长一点点,不过解决气密性的办法已经有了,是用一张纸把子弹包住塞进去,再用管刺圆滑的一头将子弹塞进去顶死,这样就完成了装弹过程。

接下来是向火药池装药,这里面却不能用纸包,一般而言是用装药匙,但杨二田采用的却是长条形纸管,就仿佛后世的雀巢咖啡条一样,李维正摸出一条,直接用牙齿咬开了,将药倒进火药池内,这样装药的过程就完成了,再加上瞄准射击,如果动作熟练的话,一分钟可以射两枪,如果用三段射法,就几乎没有间隔了。

近两百步外已经有一块纸靶竖起来了,李维正慢慢抬起枪,瞄准了远处的靶子,旁边的杨二田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尽管他已经试验了数百次,但到了最后检验的时刻,他还是一点自信都没有,就怕李维正这一枪失败。

李维正慢慢扣动扳机,龙头形状的击铁开始慢慢向后拉动,当扳机到底时,击铁猛地向前击去,击铁上夹着的火石准确地打在火药盖上,‘当!’地一声脆响,火药盖被撞开了,几颗火星迸出,倏地射进了火药池中,瞬间,‘轰!’地一声,一股后座力弹来,枪托顶着李维正的肩窝,枪只是略略一动,子弹已经射出。

片刻,靶子旁一面红旗招展,射中了,所有的人都一阵欢呼,成功了,李维正也捏紧了拳头,兴奋地大喊一声。

“大人,我们成功了。”杨二田更是激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李维正重重在他肩膀上一拍,赞许道:“干得漂亮。”

“大人,下来我们要不要大量制作?”

李维正微一沉吟便问道:“如果我给你五百名工匠,那你三个月能造出多少杆枪?”

杨二田想了想便道:“如果是熟练工匠的话,大家分工合作,由我的徒弟们带领,三个月可以制作出一万杆枪,但要考虑到不合格品和工匠们的熟练过程,稳妥一点的话,三个月我有把握造出三千杆枪,可是,辽东哪有五百名工匠?”

李维正却笑了,事实上,他在几个月前便已经做好准备,从十万户辽东移民中,他找出了几千名有手艺的工匠,其中又从里面挑选出了五百名良匠,许以优厚的待遇,就是为了成立他的兵工厂。

“你放心吧!工匠我已经有了,而且所有的材料和场地我都已准备好,就等你正式研制成功,我们立刻动手。”

“那好,只要大人把工匠送来,我立刻就可以制造,我现在就去关照徒弟们。”

杨二田有些急不可耐地转身要走,李维正却一把拉住了他,“杨师傅,稍等一下。”

“大人还有事吗?”

李维正点了点头,他从怀中摸出一本册子,展开来,竟是一幅图纸,图纸上用炭笔画了一门火炮,他微微一笑道:“杨师傅,你能看出这门火炮的特殊地方吗?”

杨二田看了半天,这是一门短炮,可以放在马背上托行,但它特殊的地方是在后面没有底座,竟是个空炮管,而在旁边画了十枚炮底座,每一枚炮底座上都装好了火药,只要把底座装上炮管便可,射击完后再换另一枚底座,杨二田呆住了,他不由喃喃地自言自语道:“定装火药!”

李维正拿出的图样其实就是后来的佛郎机火炮了,只不过他是从燧发枪的定装火药上得到启发,自己设计了这种火炮,这样不仅省去了炮座冷却的时间,射速极快,而且火药定量,避免了炸膛的危险,这种火炮小巧玲珑,可驮在马背上运输,俨然就是一门自行火炮,而且这种火炮主要是射击霰弹,是燧发枪的极好补充。

李维正见杨二田已经明白过来,他便问道:“这种火炮对我极为重要,我希望你无论如何在三月之前给我造出一百门火炮,如果成功,我就叫他杨氏火炮。”

这种火炮的效果究竟如何,以及燧发枪的正式成军,还有两者之间的配合,他都需要实战来磨练,而明年三月,就将是他将二者第一次用于战争。

第41章 叶家姐妹(中)第205章 东征日本(八)第177章 困兽欲斗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231章 战争准备第267章 调粮事件第209章 朝鲜战略第112章 广州立威第221章 风云疾变(中)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70章 太子施恩第15章 仗义出手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148章 暗流潜伏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219章 高丽内乱(下)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48章 目光渐聚第296章 喜讯传来第122章 一身轻松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190章 双面间谍第31章 失踪两人第273章 张翼抉择第16章 雾里观花第39章 意外发现第78章 哑妹归来第130章 两个千户第182章 大棒萝卜第31章 失踪两人第111章 风吹草动第99章 等待机会第171章 东宫祭灵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216章 视察台湾(上)第186章 奇袭安边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37章 公私兼顾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230章 京都风云(九)第233章 周王请罪第96章 种马意外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183章 辽王朱植第229章 京都风云(八)第83章 皇孙允炆第74章 太子力荐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274章 嫁祸东篱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242章 全力一击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85章 微服私访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29章 太子屈尊第29章 太子屈尊第211章 权力染缸第40章 叶家姐妹(上)第144章 耽罗后裔第83章 皇孙允炆第69章 返回故里第208章 取舍之间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162章 人心难测第215章 高丽杂报第245章 机密文件第201章 东征日本(四)第296章 喜讯传来第9章 扑朔迷离第144章 耽罗后裔第21章 决定辞职第59章 野外露宿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84章 蓝玉请罪第71章 京城买房第278章 各有猜测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221章 风云疾变(中)第70章 太子施恩第36章 生死一线第95章 上任首日第269章 首战嘉定第185章 明暗两线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53章 最后争夺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163章 最后争斗第12章 酒楼偶遇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43章 无忌其人
第41章 叶家姐妹(中)第205章 东征日本(八)第177章 困兽欲斗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203章 东征日本(六)第231章 战争准备第267章 调粮事件第209章 朝鲜战略第112章 广州立威第221章 风云疾变(中)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70章 太子施恩第15章 仗义出手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148章 暗流潜伏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219章 高丽内乱(下)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48章 目光渐聚第296章 喜讯传来第122章 一身轻松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190章 双面间谍第31章 失踪两人第273章 张翼抉择第16章 雾里观花第39章 意外发现第78章 哑妹归来第130章 两个千户第182章 大棒萝卜第31章 失踪两人第111章 风吹草动第99章 等待机会第171章 东宫祭灵第250章 大军北上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216章 视察台湾(上)第186章 奇袭安边第218章 高丽内乱(上)第37章 公私兼顾第272章 眉资大战(下)第230章 京都风云(九)第233章 周王请罪第96章 种马意外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183章 辽王朱植第229章 京都风云(八)第83章 皇孙允炆第74章 太子力荐第132章 蓄势待发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274章 嫁祸东篱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242章 全力一击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85章 微服私访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124章 初为人父第29章 太子屈尊第29章 太子屈尊第211章 权力染缸第40章 叶家姐妹(上)第144章 耽罗后裔第83章 皇孙允炆第69章 返回故里第208章 取舍之间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162章 人心难测第215章 高丽杂报第245章 机密文件第201章 东征日本(四)第296章 喜讯传来第9章 扑朔迷离第144章 耽罗后裔第21章 决定辞职第59章 野外露宿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84章 蓝玉请罪第71章 京城买房第278章 各有猜测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221章 风云疾变(中)第70章 太子施恩第36章 生死一线第95章 上任首日第269章 首战嘉定第185章 明暗两线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243章 蓝玉生乱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53章 最后争夺第108章 南下密命第163章 最后争斗第12章 酒楼偶遇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43章 无忌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