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皇孙允炆

李维正骑马来到府东街,新店铺门前已是锣鼓喧天、爆竹声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顾英请来的一队舞狮队正上下翻飞,周围百姓围着大声喝彩,几个伙计端着盘子在人群中散发糕饼品尝,惹来一群孩子蹦跳跟随。

顾记糕饼店看来生意不错,一些最近去过苏州的京城人都知道顾家糕饼的名气,这还是其次,最关键是能在府东街的繁华处开店,这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店铺里人声喧杂,近百名欲买半价优惠糕饼的客人挤成一团,顾英在店铺内帮忙派货,忙得满头大汗,根本没有看见李维正过来。

李维正见他们忙碌,便转过弯来到旁边的铅笔店,相比糕饼店,他更喜欢这家铅笔店,这可是他发明的新鲜事物,更重要是东家兼掌柜可是倩倩,他就感觉这家小店就仿佛是他的家一样。

铅笔店的客人不多,大多是一些年轻的女子被店铺鲜艳的颜色吸引,又惊讶于铅笔的新奇实用,纷纷挑了各自喜欢的花色铅笔。

李维正转到小店前,对店里的秋月笑道:“给我来一支玉玲珑!”

玉玲珑就是最昂贵的铅笔,用玉包裹,笔尾镶有一颗红宝石,要价两百贯,听说有人要玉玲珑,不仅秋月吓了一跳,连在整理货物的倩倩也站了起来,待看清是他,倩倩没好气地道:“我说是哪个败家子出手这么阔绰,原来是东家来了。”

她又见李微正站在店前,几个想来买铅笔的女子也吓得不敢上前,连忙笑道:“快进来,你这么大的块头堵在那里,把客人都吓跑了,我给你准备了吃的东西。”

“好!我从后门进来。”李维正刚要走,却似乎听见有人在叫他,他回头,却一眼看见了朱权,他站在街对面,正向自己抱拳拱手。

李维正对朱权的印象非常不错,不仅仅是因为他送店铺,而是他对自己的欣赏,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百户,朱权却对他独具慧眼,一心结交,而且他还事先得到了太子的准许,不让自己为难,正是这种被人看重的感觉让李维正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正要过马路去,朱权却向他摆摆手,指了指天色,表示自己没有时间了,李维正理解,便停住脚步,向他躬身施礼,感谢他来捧场。

朱权向他眨了眨眼睛,随即上了马车,迅速离开了府东街,李维正一直目送他马车走远,这才从后门进了小店。

铅笔店是被木板隔开,是一个长条形的狭长空间,只容四人并肩站立,中间用一幅帘幔将小店一隔为二,前面是店铺,后面是休息和存货处,靠墙放着一排架子,上面放着各种铅笔存货,架子对面则摆着一张小小的桌子,前后各有一张凳子,此时正是大暑天,小店铺里显得格外闷热。

“这里窄了一点,你就乖乖地坐着别动。”

倩倩挑开帘子钻了过来,从地上的食盒里取出一碗冰镇绿豆粥放在桌上,抿嘴笑道:“快喝吧!不知还凉不凉。”

李维正替她擦了擦脸上的汗水,用手背触摸一下,入手冰凉,便将碗推给她笑道:“我不热,你喝吧!”

“我和秋月都喝过来,这是为你准备的,你就别客气了。”

倩倩将碗端给了他,李维正笑了笑,端起碗‘咕嘟咕嘟!’将绿豆汤一饮而尽,他用袖子擦了嘴角,大呼过瘾,倩倩见他喝得香甜,心中欢喜,便道:“喝完了,我就要赶你走了,这里太热了,你先回家歇着去。”

李维正也觉得这小店里确实太热,便道:“要不我去买点冰块吧!放在小店里降温。”

倩倩连忙摆手,“不要不要,这里本来就窄,再弄冰块来碍手碍脚,又弄得满地湿漉漉的,我不喜欢,其实店铺前面有风还凉快,因为你在这里我才过来。”

倩倩说着便赶他走,这时,前面的秋月忽然道:“公子,有人找你。”

李维正挑开帘子一角向外望去,只见外面站着几个人,他一下子站了起来,外面来的竟然是太子朱标。

他慌忙走出后门,快步来到朱标面前躬身施礼,“属下参见太子殿下。”

从龙门所回来后,他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朱标,虽然没见面,但朱标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和他保持联系,他微微笑道:“我听十七弟说你的店铺今天开业,所以特来看看。”

“殿下,这是我表妹的店铺,就是殿下在苏州帮助过的顾家店铺,我其实是来帮忙。”

“原来江南第一糕也到京城来了。”

朱标笑了笑,他回头一招手,走上来一名华服少年,年约十三四岁,眉目还算清秀,只是头型显得有些扁平,像半边月似的。

“这是我儿允炆,我今天特地带他出来考察民情,知道你在这里,便来看看你。”

这个少年原来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建文帝,李维正肃然起敬,也向他恭敬行了一礼,“参见小王爷。”

朱家子弟从小接受大儒培养,个个知文懂礼,虽然朱允炆年少,但他却少年老成,没有半点皇族子弟的架子,他深深向李维正回一礼道:“我多次听父亲提起过李先生,今日一见,允炆倍感荣幸。”

朱标见儿子懂事,他慈爱地抚mo着儿子的头,指了指铅笔店对李维正笑道:“王妃也有一支这种笔,很是方便,允炆也一直想要一支,我今天带他来,一是来看看你,另外也想给儿子买几支这种铅笔。”

“殿下何不早说。”

李维正立刻让倩倩取出几支最好的玉玲珑、星月等铅笔,递给了朱允炆笑道:“你尽管用,没有了再问我要,我这里应有尽有。”

这时,朱标却深深地看了郭倩倩一眼,意味深长地对李维正笑道:“我听王妃说过,这就是你的义妹,姓郭,是吧?”

李维正从朱标的口气中似乎听出了什么,他又见朱标看郭倩倩的眼神颇为感慨,便立刻明白过来,不用说,朱标也猜到了郭倩倩是郭恒之女。

“殿下,臣这个义妹从小遭遇坎坷,臣只希望她能平平静静的生活,不要再有波折。”

“我明白你的苦心,我什么也不知道。”朱标笑着答道,他见旁边人多,便将李维正拉到一旁,低声对他道:“皇上最近有没有召见你?”

“回禀殿下,暂时没有。”

朱标一颗心略略放下,他沉吟一下便道:“我很担心皇上会找你问那封信之事,你要记住了,那封信的内容是蓝玉请我替他向皇上求情,让他回塞北和北元作战,还有那封信就说是我让你烧掉,记住吗?”

“属下记住了。”李维正犹豫一下又道:“可是我担心燕王有这封信的抄写件,毕竟他的人曾经得过这封信。”

朱标微微笑了,“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没有原件,他是万万不敢把抄件拿出来,除非他想自寻死路。”

停了一下,朱标转到了今天的话题上,又道:“你可知道蓝玉之子被处斩了?”

李维正点了点头,“早上蒋指挥使已经告诉了我。”

“那你是怎么看此事?”

“这件事让臣想起了当年皇上下令杖毙宰相胡惟庸之子,由此可见皇上对凉国公已经快忍无可忍了,杀蓝绰只是试探之举,凉国公命运堪忧啊!”

朱标叹了一口气,他也看出这是父皇蓄谋已久的事,试探蓝玉的反应,可是蓝玉却似乎懵懂不知,至今还迟迟不进京向皇上请罪。

李维正和朱标在这边商量蓝玉之事,而朱允炆却在店铺前一支一支地挑选铅笔,郭倩倩虽然对朱家人没有好感,但来的是她唯一不反感的太子,她十分和善地对待与她同龄的朱允炆。

她见朱允炆对那些装饰华丽的铅笔颇有兴趣,便劝他道:“公子,铅笔在于实用,这些铅笔珠玉镶嵌,反而失去了铅笔的实际的用处,我建议你还是选择有花纹的普通香樟木铅笔,如果你喜欢,我还可以帮你把名字刻在笔身上。”

朱允炆已经挑了几支上好的紫檀木铅笔,听倩倩劝他,他的脸不由一红,把紫檀木铅笔放下了,重新取了几支普通的香樟木铅笔,低声道:“多谢姑娘提醒,是我不对。”

倩倩见他知礼听话,心中倒对他有了一丝好感,便取过一张白纸和铅笔,对朱允炆笑道:“你把名字写下来,我帮你刻在笔身上。”

朱允炆犹豫一下,接过铅笔,像拿毛笔似的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朱允炆。

倩倩见他拿笔的姿势颇为有趣,不由轻轻笑了,她拾起刻刀,在笔身上刻下了三个娟秀的小字:朱允炆。

“给你!”倩倩把几支铅笔递给他,笑道:“一共四百文钱。”

朱允炆的脸更红了,他慌忙在身上摸了半天,一文钱也没有,便对旁边的侍卫道:“你身上有钱没有,借我四百文钱。”

倩倩忍不住笑了起来,“我只是说着玩的,哪能真要你的钱,那样,大哥会骂我死的。”

“不行!我怎么能白要。”朱允炆把铅笔又放了回去,可刻有自己名字那支笔他又舍不得,便喃喃道:“要不,我就拿一支吧!”

倩倩见他老实较真,又连忙解释道:“我不给你昂贵的铅笔是为你好,你可别以为我小气啊!”

朱允炆连忙躬身施礼道:“姑娘说的对!祖父常教导我节俭兴国,可我居然忘了,实在惭愧,要不是姑娘提醒,我几乎犯下了大错。”

倩倩抿嘴轻轻一笑道:“你说得太严重了,一支铅笔可担不起这么重的责任。”

朱允炆听她字字珠玑,不由大感惊讶,抬头向她望去,却正好看见倩倩俏丽甜美的笑容,朱允炆呆了一下,连忙低下头,不敢看她,并暗暗告诫自己:‘非礼勿视....非礼勿视!’

太子朱标和李维正谈了片刻,他见时辰已不早,便准备叫儿子回宫,就在这时,不远处忽然一阵大乱,无数百姓惊恐万状地向这边奔来,“快跑啊!有惊马冲来了。”

围在顾记糕饼店门口的人顿时四散奔逃,十几名舞狮者也躲进了饼店。

远远地传来了一阵杂乱的马蹄声,只见二十几名骑士簇拥着一人飞快驰来,人数虽不多,但他们行事却十分嚣张,在大街上横冲直撞,马鞭左右乱抽,大声斥骂,根本就不把民众的死活放在心上,虽只有二十几人,但造成的影响却如几百几千骑兵进城一般,中间男子约五十余岁,身材高大魁梧,古铜色皮肤,脸上皱纹深刻,一双阴鹜的眼睛里流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悲愤。

............

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219章 高丽内乱(下)第53章 最后争夺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21章 决定辞职第81章 贵人相助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194章 双妻有喜第38章 初见叶女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20章 取舍之间第285章 奇袭关中第79章 解开心结第43章 无忌其人第7章 有了牵挂第61章 借刀杀人第225章 京都风云(四)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258章 小露锋芒(上)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146章 齐人之福第95章 上任首日第117章 风云聚合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273章 张翼抉择第139章 出使日本(四)第174章 辽东事变第239章 齐王之争第88章 早朝前夕第188章 牛刀杀鸡第205章 东征日本(八)第47章 各自出招第169章 宁王再来第27章 苏州舅舅第162章 人心难测第8章 父亲遭祸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212章 拜访宁王第80章 新店选址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241章 反间之计第234章 名正言顺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113章 巧遇海商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35章 各路神仙第43章 无忌其人第44章 顺藤摸瓜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9章 扑朔迷离第61章 借刀杀人第205章 东征日本(八)第285章 奇袭关中第88章 早朝前夕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92章 两个副手第27章 苏州舅舅第79章 解开心结第196章 毒秀士劝第296章 喜讯传来第267章 调粮事件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17章 惊天内幕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65章 燕王朱棣第39章 意外发现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43章 无忌其人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69章 返回故里第285章 奇袭关中第127章 出发前夕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2章 何去何从第64章 生死之间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253章 致命错误第230章 京都风云(九)第115章 罗家盛宴(下)第180章 潜龙出海(下)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282章 危机再现第238章 高熙出逃第143章 离开日本第117章 风云聚合第97章 千户受伤第295章 远方来客第291章 内外交困第26章 巧遇王妃第277章 深远布局第32章 偶遇故人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第41章 叶家姐妹(中)
第51章 王府夜宴(三)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292章 收网前夕第219章 高丽内乱(下)第53章 最后争夺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21章 决定辞职第81章 贵人相助第67章 保定春色(上)第194章 双妻有喜第38章 初见叶女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20章 取舍之间第285章 奇袭关中第79章 解开心结第43章 无忌其人第7章 有了牵挂第61章 借刀杀人第225章 京都风云(四)第六十章 冤家路窄第258章 小露锋芒(上)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第261章 奉旨入朝(下)第146章 齐人之福第95章 上任首日第117章 风云聚合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273章 张翼抉择第139章 出使日本(四)第174章 辽东事变第239章 齐王之争第88章 早朝前夕第188章 牛刀杀鸡第205章 东征日本(八)第47章 各自出招第169章 宁王再来第27章 苏州舅舅第162章 人心难测第8章 父亲遭祸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212章 拜访宁王第80章 新店选址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241章 反间之计第234章 名正言顺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113章 巧遇海商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35章 各路神仙第43章 无忌其人第44章 顺藤摸瓜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9章 扑朔迷离第61章 借刀杀人第205章 东征日本(八)第285章 奇袭关中第88章 早朝前夕第197章 皇上有恙第92章 两个副手第27章 苏州舅舅第79章 解开心结第196章 毒秀士劝第296章 喜讯传来第267章 调粮事件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17章 惊天内幕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65章 燕王朱棣第39章 意外发现第281章 燕王之怒第43章 无忌其人第142章 出使日本(七)第69章 返回故里第285章 奇袭关中第127章 出发前夕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161章 剑拔弩张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2章 何去何从第64章 生死之间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253章 致命错误第230章 京都风云(九)第115章 罗家盛宴(下)第180章 潜龙出海(下)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282章 危机再现第238章 高熙出逃第143章 离开日本第117章 风云聚合第97章 千户受伤第295章 远方来客第291章 内外交困第26章 巧遇王妃第277章 深远布局第32章 偶遇故人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第41章 叶家姐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