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齐王之争

青州府,齐王宫,齐王朱榑烦躁地背着手走来走去,他一个月前接到长安暗探发来的消息,朱允炆命大将盛庸和户部尚书铁铉率二十万大军向山东这边开来,而他刚刚又接到最新情报,盛庸和铁铉的大军已经抵达了兖州府,进军异常迅速。

虽然朱榑也知道,朝廷军队的最终目标是北上攻燕,但他们不会暂时停留在山东,如果停留,他们又会停留多久?这就是他心中异常烦躁地原因。

从京城祭奠父皇回来后,朱榑也加快了招兵买马的步伐,昼夜不停地打造兵器,他已经看出来了,秦晋结盟,必然是要对付燕王,为了在将来能争到更多的利益,他必须要有更强大的实力。

以前他招兵买马都是偷偷摸摸,而现在,所有的藩王都已经公开化,他当然也不例外,不过朱榑有一件最遗憾的事情,他下手晚了一步,蓬莱水师的数百艘战船被李维正抢先夺走了,甚至还有整个山东半岛,现在也是在他的控制之下,这就让他深恨不已,为什么李维正占领山东半岛,朝廷就默许,为什么他动一动,朝廷就派人来警告,大明江山到底姓什么?

现在东面的山东半岛被李维正抢占了,而朝廷大军即将进入济南府,这就等于他的东面和西面都被人占领了,他被挤夹在青州这条长长的地界里,而且前些年,青州这边发生了连续的严重旱灾,很多百姓都逃到山东半岛那边去了,使他的藩国内人口锐减,他费尽心机地招兵买马,也才招募到五千人,加上他本身的四万护兵,他手中有军队不过才四万余人,而秦晋燕他们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军队,他将来还能有称帝的希望吗?

“殿下也不必太发愁了,事情不到最后一步,谁也不知道结局如何?说不定又会有契机出现。”劝慰他的是幕僚孔源,举人出身,也算是朱榑的军师。

听孔源这样说,朱榑不由叹了口气道:”无论是燕王攻打朝廷,还是朝廷进攻燕王,都要从山东走,这来来往往,我怎么能静下心来练兵发展呢?我现在很后悔,早知道别理会朝廷说什么,直接占领山东半岛,这样,我也有块安稳之地,你说李维正会不会再向东走,吃掉我?”

孔源想了一想便道:“我认为李维正不会,有殿下在中间隔着,他就不会和朝廷军队接触,这样朝廷也感觉不到他的威胁,这应该是他所希望的,相反,我倒有点担心朝廷。”

“为什么?”

“因为我感觉到盛庸和铁铉的大军走得太快了一点,按道理燕王并非是南下山东,他们应该没有这么紧迫,相反他们应该一边行军,一边整顿军队才对,可他们这么急冲冲赶来,我怀疑是不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朱榑大吃一惊,“难道是对付我来的吗?”

“现在我也不能肯定,但我们要有所准备才对!”

“那依先生的意思,我该如何应对?”

孔源沉思良久便道:“殿下,我建议可以采用金蝉脱壳之计,暂时外出避难,若朝廷不动殿下,那一切无事,若朝廷要趁机削藩,那殿下可立刻率军入河北投靠燕王。”

这天晚上,齐王宫的侧门忽然大开,灯火通明,数百精骑护卫着一辆马车冲出宫门,向北疾驶而去,宫门随即关闭,门前又陷入到一片黑暗中,而就在这时,一里外的一棵大树上,一个黑影正举着千里眼注视着大队骑兵的奔行,他紧紧地盯着那辆黑漆漆的马车,马车和骑兵在千里眼中仿佛近在咫尺,车帘忽然掀开了,露出一张惨白的脸,他正向后面的宫殿方向眺望。

大树上的黑影放下了千里眼,他飞快地写了一张纸条,塞进鸽信专用的信筒里,从树上的一只笼子里抓住一只鸽子,小心地将细细的信筒插进鸽子腿上的扣环里,他将鸽子向天空一扔,鸽子立刻展翅向西北而去。

蓬莱港的一艘宝船上,李维正正坐在船舱里仔细地研究着一副巨大的沙盘,沙盘是大明江山图,长宽各三丈,中间可以分合,便于查看中间的部位,沙盘上关隘、城池、驻军、山势、河流等等皆一目了然,整个沙盘做得栩栩如生,极为精致,这是李维正派出近千名士兵扮着商贾、旅客赴全国各地,耗时整整三年,直到两个月前才完成,将成为他做出战略决策的有力依据。

此时,他也是在察看盛庸和铁铉的大军走势,和齐王的猜测不同,他已经从齐泰的口中得到了朱允炆将削齐王藩的决定,是以他知道盛庸和铁铉此来的一目标并不是河北,而应该是青州府齐王宫。

事实上,齐王早就是他的目标了,当然他并不是看中青州,他看中的是齐王的四万护兵,这可是朱元璋从山东军卫中挑选出来的精兵,清一色的青州子弟,如果他能得到这支精兵,这将对他控制山东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早在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两年前,他便通过山东军中的人脉秘密和齐王护军中的几名指挥使联系上了,并许与重利,但齐王尚在,这些大将军并不敢轻易背叛他,一个个的态度都模棱两可,李维正也理解这些大将们的难处,也不勉强,只是逢年过节进行打点,尤其关照他们的家庭,经过两年多的渗透,他已经和这些大将们达成了一种默契,齐王在,他们不叛,但齐王不在,他们愿意效忠李维正。

所以朝廷决定削藩齐王的这一天,李维正已经等了整整两年,现在便是最关键的时候了,他在半个月前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出大量探子前往青州、济南、东昌、兖州一带,随时注意朝廷军队和齐王的动向。

现在他已经得到确切消息,朝廷大军的前锋已经到了兖州的曲卓以东,那主力也并不远,已到了邹县,那么他们下来的路线该怎么走?

李维正仔细地观察着沙盘上的线路,朝廷大军为了不打草惊蛇,肯定不会直接进入青州,而是进济南府后分道,那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莱芜分道,这里位于济南府和青州府之间,而且穿过原山峡谷的青石关,只须两天半便可以抵达青州府。

而现在朝廷主力在邹县,就算已经到了曲阜,那从曲卓到莱芜还需要三天,这样算起来,朝廷大军最快五天后便可抵达青州府,二十万大军,不是齐王的四万护军能够抵挡得住的,也就是说,他李维正还有三天的时间。

既判断出这一点,李维正立刻下令道:“急传我的命令给赖永国,调两百艘遮洋大船到莱州湾清河入海口附近等候,两天内必须抵达。”

书令官立刻写下命令交与李维正加印,随即亲兵匆匆去蓬莱港传令了,就在这时,门口忽然传来报告声:“禀报大人,青州府和乐安县有紧急飞鸽传信。”

“快拿进来。”

李维正知道,必然是齐王那边也有动静了,一名军士进来,递上了两份报告书,李维正先后打开来看了看,他顿时惊喜万分,齐王竟然藏匿到清水湖中去了,而且身边只有五百军士护卫,真是天助他也,李维正立刻在沙盘上找到了清水湖,这里离清河入海口只有八十里,李维正不由得意地笑了起来。

清水湖位于青州府乐安县以北,距离小清河约四十里,北阳水、女水、淄水从南面注入湖中,大湖北面又流出一条河流注入小清河,这一带地势偏僻、沼泽密布,人烟十分稀少。

而在清水湖的湖心则有一个岛屿,叫做东清岛,岛屿方圆一里,岛上林木茂盛,土地平坦,住着十几户渔民,此刻,岛上却非常热闹,齐王朱榑在五百侍卫的保护下躲上了岛,他已经做了一切准备,他的护军都集中在东北方向的博兴县,如果朝廷大军真的进入青州府,他就将立刻率军投奔河北。

此时,他上岛已经三天了,侍卫们给他搭建了一座木屋,三天内,他几乎每天都在木屋里查看地图,考虑着如果自己投靠燕王后,将来燕王会给他什么待遇?肯定会比周王好得多,周王削藩后居然被抓进京囚禁起来了,朱榑真的不明白朱允炆是怎么考虑的,囚禁周王,那天下藩王们谁还会乖乖地被抓进京,只要有可能都会投靠燕王。

现在朱榑也看清楚了,秦晋二王绝不是燕王的对手,将来的天下要么是朝廷灭了燕王,要么就是燕王灭了朝廷,不会有三种可能,自己也不会有希望。

就在朱榑想着怎么样在燕王那里捞取最大的利益时,忽然外面传来了一片惊慌的喧哗声,不等他反应过来,一名侍卫几乎是扑进来大喊:“殿下,船!无数的战船!”

朱榑大吃一惊,他立咧站起身向窗口走去,走到窗边,他顿时惊呆了,只见北方的湖面上,有数不清的战船正向岛疾速驶来,足有三四百艘之多,朱榑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三天后,青州府齐王宫外,大将盛庸正脸色阴沉地听着士兵的汇报,齐王早在六天前便潜逃不见了,而他的军队也是一片空营,数万军队在五天前被调动二百里外的博兴县,也就是说,他这次率十五万大军疾袭齐王宫,竟然扑了一个空,齐王已经看透了他们这次假道灭齐的策略。

不用说他也猜到齐王大军此时也不会在博兴县了,齐王在他们进青州之后,便率军北上了,盛庸心中不由一阵懊恼,这下他怎么给皇上交代。

就在这时,一骑报信兵飞驰而来,在马上大声禀报道:“禀报大将军,辽东总兵李维正派三百人押送齐王而来,正在城外等候交接。”

盛庸一愣,李维正怎么冒出来了,虽然齐王送来使他能够交差,可是他心中十分疑惑,他不知道李维正在中间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事,连忙问道:“那齐王的军队呢?”

报信兵取出一封信,递给盛庸道:“这是李维正交给大人的亲笔信。”

盛庸慌忙拆开,只见信中写道:“齐王已事先探知朝廷有意削齐王藩,他率军北上欲投靠叛王燕,李维正报效朝廷,特来拦截齐王,献齐王于朝廷,其手下部众,皆已被李维正全歼,朝廷可安心矣!”

第288章 红参案(三)第183章 辽王朱植第82章 蓝家出事第100章 逐步收网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262章 停战议和第267章 调粮事件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119章 银案收网第33章 意外收获第291章 内外交困第194章 双妻有喜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103章 紫童进门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189章 家有内鬼第122章 一身轻松第61章 借刀杀人第127章 出发前夕第163章 最后争斗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10章 明月初升第26章 巧遇王妃第251章 奇袭容城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88章 早朝前夕第8章 父亲遭祸第118章 首战倭寇第23章 初入京城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211章 权力染缸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第224章 京都风云(二)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80章 第二步棋第246章 异曲同工第19章 绝境求生第258章 小露锋芒(上)第224章 京都风云(二)第5章 孤女无助第168章 苏童进门(下)第40章 叶家姐妹(上)第145章 蓬莱纷乱第61章 借刀杀人第271章 眉资大战(中)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14章 神秘路人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43章 无忌其人第35章 各路神仙第27章 苏州舅舅第126章 顺水人情第3章 衙门当差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70章 太子施恩第71章 京城买房第109章 出发前夕第48章 目光渐聚第147章 远方来客第231章 战争准备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225章 京都风云(四)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256章 再出诡计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153章 小琉球岛第182章 大棒萝卜第115章 罗家盛宴(下)第167章 苏童进门(上)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35章 各路神仙第24章 朱氏父子第224章 京都风云(二)第22章 父子夜谈第182章 大棒萝卜第264章 景隆复出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283章 大明变天第138章 出使日本(三)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121章 返回京师第213章 一石二鸟第241章 反间之计第255章 圣旨之下第73章 龙颜震怒第133章 消除误会第151章 兵发琉球第228章 京都风云(七)第275章 述职前夕第221章 风云疾变(中)第121章 返回京师
第288章 红参案(三)第183章 辽王朱植第82章 蓝家出事第100章 逐步收网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262章 停战议和第267章 调粮事件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119章 银案收网第33章 意外收获第291章 内外交困第194章 双妻有喜第150章 阴谋阳用第103章 紫童进门第49章 王府夜宴(一)第189章 家有内鬼第122章 一身轻松第61章 借刀杀人第127章 出发前夕第163章 最后争斗第52章 王府夜宴(四)第110章 夜遇黑船第10章 明月初升第26章 巧遇王妃第251章 奇袭容城第199章 东征日本(二)第88章 早朝前夕第8章 父亲遭祸第118章 首战倭寇第23章 初入京城第279章 杂剧周报第227章 京都风云(六)第166章 远方来客第211章 权力染缸第270章 眉资大战(上)第224章 京都风云(二)第173章 故伎重施第280章 第二步棋第246章 异曲同工第19章 绝境求生第258章 小露锋芒(上)第224章 京都风云(二)第5章 孤女无助第168章 苏童进门(下)第40章 叶家姐妹(上)第145章 蓬莱纷乱第61章 借刀杀人第271章 眉资大战(中)第156章 初次述职第287章 红参案(二)第14章 神秘路人第170章 重出江湖第43章 无忌其人第35章 各路神仙第27章 苏州舅舅第126章 顺水人情第3章 衙门当差第165章 平衡之术第50章 王府夜宴(二)第106章 菊池兄妹第120章 京城小聚第70章 太子施恩第71章 京城买房第109章 出发前夕第48章 目光渐聚第147章 远方来客第231章 战争准备第259章 小露锋芒(下)第225章 京都风云(四)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149章 危机悄现第128章 船厂风波第256章 再出诡计第114章 罗家盛宴(上)第153章 小琉球岛第182章 大棒萝卜第115章 罗家盛宴(下)第167章 苏童进门(上)第129章 软硬兼施第35章 各路神仙第24章 朱氏父子第224章 京都风云(二)第22章 父子夜谈第182章 大棒萝卜第264章 景隆复出第154章 路遇同僚第283章 大明变天第138章 出使日本(三)第123章 意外兼任第121章 返回京师第213章 一石二鸟第241章 反间之计第255章 圣旨之下第73章 龙颜震怒第133章 消除误会第151章 兵发琉球第228章 京都风云(七)第275章 述职前夕第221章 风云疾变(中)第121章 返回京师